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核冬之下:学生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人性揭露  从零开始     

寒流袭来

核冬之下:学生

寒流来的那天,暖房的塑料板先裂了。

不是慢慢冻脆,是“啪”的一声脆响,像冰面突然炸开。陈夏正给土豆苗浇水,眼睁睁看着一道裂纹从板角爬向中心,白花花的寒气顺着缝往里灌,刚抽芽的绿苗“唰”地蔫了下去。

“快堵上!”老周扔下手头的铁管,扑过来用破布往裂缝里塞。但寒气像长了牙,布刚塞进去就冻成了硬块,裂缝反而被撑得更大。陈冬抱着从废墟里捡的旧棉被冲进来,往塑料板上一盖,棉被接触到板的瞬间就凝了层白霜,硬得像块铁板。

“温度计呢?”赵伯的声音发颤。瘦高个举着个锈迹斑斑的温度计跑过来,红线死死钉在零下五十度的刻度上,指针冻得纹丝不动。

更可怕的是盖革计数器。它不再是规律的轻响,而是变成了持续的尖啸,像有无数根细针在扎耳朵。陈夏把计数器贴在暖房墙上,指针疯狂地往“危险”区冲,红针撞在表盘尽头,发出咔嗒咔嗒的哀鸣。

“是辐射尘。”老周的脸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青,“寒流把高空的辐射带下来了,这浓度……抗辐射体质也撑不住。”他指了指外面,铅灰色的天彻底变成了墨色,连远处废墟的轮廓都看不见了,“伸手不见五指,现在出去就是送死。”

暖房里的热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地热管道的温度在降,原本烫手的管壁现在只能摸到点余温,流出来的水刚到铁桶里就结了层薄冰。那个“河谷”来的女人突然尖叫一声,指着自己的胳膊——她的皮肤泛起了细密的红点,是辐射超标的征兆。

“把所有布料都找出来!”陈冬扯下自己的防寒服,往管道上裹,“堵住所有缝隙,能多存点热气是点。”他转向“秃鹫”首领,“拖拉机的油箱还有多少油?”

“够烧两小时。”男人咬着牙,“但烧了油,以后就没法翻地了。”

“现在顾不上以后!”陈夏突然喊,她正用体温焐着那盆多肉——叶片已经冻得半透明,再冷下去就要化水了。“烧!把油倒在铁盆里烧,能撑一会儿是一会儿!”

油烧起来时,暖房里终于有了点跳动的光。但这光带着股焦味,黑烟顺着塑料板的裂缝往外窜,很快就被外面的黑暗吞了。赵伯突然咳嗽起来,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他摆了摆手,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这是最后点麦种……埋在管道旁边,说不定能活。”

陈冬接过纸包,指尖触到麦粒的硬度,突然想起第一株野麦子抽穗的样子。他没说话,蹲下来扒开管道旁的热砂石,把麦粒一粒粒埋进去,再用手把土按实——掌心的温度透过泥土传下去,像在给种子递一点力气。

外面的风声变成了咆哮。有什么重物砸在暖房顶上,是被风吹动的钢筋块,塑料板又裂了道新缝,寒气裹着辐射尘往里钻,盖革计数器的尖啸像要刺破耳膜。那个女人抱着孩子缩在角落,孩子在哭,哭声细得像根线,随时会断。

“唱歌。”陈夏突然走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她想起赵伯哼过的调子,就跟着哼起来,跑调跑得厉害,却在空旷的暖房里荡出点回响。“以前我妹妹怕黑,我就给她唱这个。”她的声音在发抖,不是因为冷,是因为怀里的孩子突然不哭了,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

老周和瘦高个正在焊铁皮。他们把所有能找到的碎铁皮拼起来,往塑料板的裂缝上焊,火花溅起来,在黑暗里炸开一朵朵小光花。“秃鹫”首领蹲在油盆旁,用铁勺往里面添碎布,火苗窜得更高了些,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有了点红。

不知过了多久,油盆里的火开始发蔫。陈冬摸了摸管道,已经凉得像块冰。他往暖房外看,墨色的黑暗里,突然闪过一点微弱的光——不是他们的,是西边,是“河谷”的方向。

“他们还活着。”陈夏突然笑了,眼泪冻在睫毛上,“他们也在烧东西取暖。”

赵伯慢慢直起身,指着管道旁的泥土。那里竟有个小小的鼓包,是刚埋下的麦粒在顶土。没人说话,都盯着那个鼓包,看着它一点点往上拱,像在黑暗里挣扎的小拳头。

风还在咆哮,温度还在降,辐射尘像看不见的雪,落满了每个角落。但此刻的暖房里,有人在焊铁皮,有人在哼跑调的歌,有人盯着土里的鼓包——那点微弱的动静,比油盆里的火苗更让人心里踏实。

陈冬把最后一块碎布扔进油盆,火苗跳了跳,又蔫下去。但他知道,只要那粒种子还在土里拱,只要还有人记得怎么哼那支调子,这零下五十度的黑暗里,就总有东西冻不死。就像此刻他手心的温度,虽然微弱,却能焐热一小块泥土,等着种子说一声:我还在。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上一章 暖房 核冬之下:学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