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的钟声敲响四下,宋亚轩收拾好书包,装作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后排的刘耀文。自从三天前他们在废弃音乐教室达成"休战协议"后,两人在班上依然保持着距离,但眼神交汇时已不再有敌意。
"宋亚轩!"张真源从后面追上他,"物理小组作业,我们一组吧?"
"抱歉,我今天有点事。"宋亚轩歉意地笑了笑,"明天再讨论好吗?"
张真源好奇地挑眉:"这几天你神神秘秘的,放学就跑,该不会是..."
宋亚轩心跳漏了一拍,生怕刘耀文的秘密被发现。
"交女朋友了?"张真源压低声音,一脸八卦。
"不是!"宋亚轩耳根发热,"就是...有点私事。"
告别张真源,宋亚轩绕到教学楼西侧,确认四下无人后,闪身进了那间废弃的音乐教室。推开门,刘耀文已经在那里了,正调试着吉他弦。
"你来了。"刘耀文头也不抬,声音平淡,但宋亚轩注意到他调弦的手指微微顿了一下。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刘耀文侧脸投下条纹状的光影,勾勒出他高挺的鼻梁和线条分明的下颌。宋亚轩突然意识到,抛开那副总是皱着的眉头,刘耀文其实长得相当好看。
"想什么呢?"刘耀文抬头,黑曜石般的眼睛直视他。
"没什么。"宋亚轩慌忙放下书包,"就我们两个?不是说还有马嘉祺和丁程鑫?"
"他们篮球队训练,晚点来。"刘耀文递给他一张纸,"我写了首歌,你看看。"
宋亚轩接过那张皱巴巴的作业纸,上面潦草地写着歌词和简单的和弦标记。他轻声念道:"《不完美和弦》...当所有人都期待完美演出,我却只想弹错一个音符..."
"很幼稚吧。"刘耀文突然伸手想抢回去,"我就随便写的。"
宋亚轩闪身躲开:"不,写得很好。"他坐到那架老旧的钢琴前,试着按照和弦标记弹了一段旋律,"如果这里改成小调转折会不会更有感觉?"
他的手指在琴键上流畅地移动,即兴改编着刘耀文的简单旋律。钢琴声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竟出奇地和谐。
刘耀文愣在原地,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你...怎么做到的?"
"耳朵比较好使而已。"宋亚轩谦虚地笑笑,"你写的歌词很有感染力,我能感觉到你想表达的东西。"
刘耀文的表情柔和下来,他拿起吉他坐到宋亚轩旁边:"再来一次,这次我跟你一起。"
钢琴与吉他的声音第一次在这间小教室里交融。起初有些生涩,两人时不时会错拍或走调,但渐渐地,他们找到了节奏。宋亚轩偷偷瞥了一眼专注弹奏的刘耀文,发现他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与课堂上那个严肃的纪律委员判若两人。
"你们已经开始啦?"教室门被推开,一个染着栗色头发的男生探头进来,身后跟着个高个子。
"马嘉祺,丁程鑫。"刘耀文放下吉他,"这是宋亚轩,我们的主唱兼键盘手。"
"久仰大名。"马嘉祺——那个栗发男生笑嘻嘻地走过来,"那天你的钢琴表演简直绝了,班上女生讨论了好几天。"
丁程鑫则稳重地点头致意:"听说你还会编曲?"
宋亚轩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略懂一点。"
"别听他谦虚,"刘耀文插话,"他刚才把我那首破歌改得面目全非——但好听多了。"
这句话让宋亚轩心头一暖。刘耀文居然在别人面前夸他?
四人简单认识后,刘耀文拿出几张复印的乐谱:"我根据宋亚轩的建议重新整理了一下,大家试试?"
第一次合练堪称灾难。马嘉祺的鼓点总是快半拍,丁程鑫的贝斯时不时走音,而宋亚轩和刘耀文在副歌部分的配合也屡屡出错。一个小时后,四个人都满头大汗。
"我们真的能行吗?"马嘉祺瘫在地上,"离音乐节只有三周了。"
"每个人单独演奏都没问题,合在一起就..."丁程鑫摇头。
宋亚轩咬着下唇思考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想法。刘耀文,能把你的吉他给我吗?"
接过吉他,宋亚轩试了几个和弦,然后开始弹奏一段全新的旋律,同时轻声哼唱。那旋律简单却抓耳,巧妙地避开了他们各自的技术短板。
"我们可以把原曲简化,突出记忆点。"宋亚轩边弹边解释,"马嘉祺的鼓点在这里放慢,丁程鑫的贝斯走这个简单的根音线,而刘耀文的主音吉他和我的钢琴可以交替突出..."
三个人围过来,惊讶地看着宋亚轩在乐谱上快速标注。刘耀文的眼睛越来越亮:"这太神奇了!你怎么想到的?"
"我妈妈...以前带过不少业余乐团。"宋亚轩的声音轻了些,"总要想办法让不同水平的人一起演奏出好效果。"
刘耀文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没多问。四人按照宋亚轩的改编重新尝试,这次效果出奇地好。虽然还不够完美,但已经能听出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了。
"宋亚轩,你真是个天才!"马嘉祺兴奋地拍他的背。
"我们得给乐队起个名字。"丁程鑫提议。
四人七嘴八舌地提出建议,从"四重奏"到"叛逆者",但都觉得不够贴切。最后刘耀文指着乐谱说:"就叫'不完美和弦'吧,就像这首歌。"
"不完美但真实。"宋亚轩轻声补充。
刘耀文看向他,两人相视一笑,某种无声的理解在空气中流动。
排练结束已是夜幕低垂。马嘉祺和丁程鑫先行离开,刘耀文留下来整理乐谱,宋亚轩则坐在窗边,望着渐暗的天空出神。
"你妈妈...是音乐老师?"刘耀文突然问。
宋亚轩点点头:"嗯,在S市艺术学院任教。我爸...以前是地下乐队的吉他手。"
"以前?"
"他五年前离开了。"宋亚轩的声音平静,但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说是去追寻音乐梦想,再没回来。"
刘耀文沉默了一会儿:"所以你搬来这里..."
"妈妈身体不太好,需要安静环境休养。这边的空气对她哮喘有帮助。"宋亚轩勉强笑了笑,"不过她坚持要我继续学音乐,说那是'灵魂的避风港'。"
刘耀文走到他身边坐下,两人肩膀几乎相触:"我爸爸是外科医生,他希望我读医学院。"他苦笑一声,"篮球已经是他容忍的极限了,如果知道我在玩乐队..."
"所以你才这么严格地遵守所有规则?"宋亚轩恍然大悟,"好证明给他看你是个'好学生'?"
刘耀文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脆弱:"从小到大,我考试必须是第一,行为必须无可挑剔。但有时候..."他拨动吉他弦,发出一个不和谐音,"我只想弹错一个音符。"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个男孩身上,为他们镀上一层银色的轮廓。宋亚轩突然理解了刘耀文对他的初始敌意——作为一个转学生,一个不守规矩的"变量",他威胁到了刘耀文精心维持的完美平衡。
"我们一定会让'不完美和弦'惊艳全场的。"宋亚轩轻声承诺。
刘耀文转头看他,眼中闪烁着宋亚轩读不懂的情绪:"谢谢你,宋亚轩。"
那一刻,废弃教室里的灰尘仿佛都静止了,只有两颗年轻的心在寂静中跳动。
接下来的两周,四人几乎每天放学后都秘密排练。宋亚轩和刘耀文的默契与日俱增,有时甚至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想要怎样的音乐处理。他们重新编排了《不完美和弦》,加入了宋亚轩写的一段钢琴间奏和刘耀文创作的歌词桥段。
然而,就在音乐节报名截止前一天,意外发生了。
"什么?你已经报名了?"宋亚轩难以置信地看着刘耀文,"我们说好再练习几天看看的!"
"今天是最后期限。"刘耀文固执地说,"我觉得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但那段双吉他solo还不够熟练!还有我的高音部分—"
"你总是这样!"刘耀文突然提高声音,"永远觉得不够好,永远要追求完美!这就是为什么你爸爸—"
他猛地刹住,但话已出口。宋亚轩脸色瞬间苍白。
"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刘耀文慌忙道歉。
宋亚轩沉默地收拾乐谱,手指微微发抖:"也许你是对的,我太追求完美了。但擅自做决定是不尊重其他队员的行为。"
"我只是不想错过机会—"
"不,你是想证明给你爸爸看。"宋亚轩一针见血,"你想用一场完美演出来反抗他,但这恰恰说明你还在被他控制。"
刘耀文像被击中要害般僵在原地。宋亚轩拿起书包走向门口:"我需要冷静一下。明天再说。"
推开门,外面不知何时下起了雨。宋亚轩没有停留,径直冲进雨幕中。冰凉的雨水很快浸透了他的校服,但他浑然不觉,脑海中回放着刘耀文那句未说完的话。
这就是为什么你爸爸离开了你吗?因为你永远不够好?
雨水混合着温热的液体从脸颊滑落。宋亚轩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后山的小亭子。他坐在湿漉漉的长椅上,抱紧双膝,任由情绪决堤。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脚步声传来。宋亚轩抬头,看到刘耀文浑身湿透地站在亭子入口,手里撑着一把摇摇欲坠的伞。
"你怎么找到我的?"宋亚轩声音嘶哑。
"你提过喜欢来这里看星星。"刘耀文走近,伞倾斜向宋亚轩那边,全然不顾自己半边身子还在淋雨,"虽然今晚没有星星。"
宋亚轩别过脸:"我不想吵架。"
"我也不想。"刘耀文蹲下身,与他平视,"我错了,不该擅自报名,更不该说那样的话。我已经联系组委会撤回了报名。"
宋亚轩惊讶地转头:"但你那么想参加..."
"不是以这种方式。"刘耀文摇头,"你说得对,我一直在试图证明什么给我爸爸看。但乐队是我们四个人的,不应该由我一个人决定。"
雨声渐大,敲打在亭子的屋顶上,像一首无言的歌。宋亚轩看着眼前这个平日里骄傲的男孩此刻狼狈却真诚的模样,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
"其实...我也有错。"他轻声说,"我太害怕不完美了,所以总是犹豫不决。我爸爸离开前常说我的演奏'缺乏灵魂,只有技巧'...我想证明他错了,但越努力越觉得他在对。"
刘耀文伸手,犹豫了一下,最终轻轻搭在宋亚轩肩上:"我们的《不完美和弦》,不就是在说这个吗?完美不重要,真实才重要。"
宋亚轩鼻尖发酸。是啊,他们创作的这首歌,不正是两个不完美灵魂的共鸣吗?
"回去吧,"他站起身,"明天重新报名,我们还有两天时间准备。"
刘耀文眼睛一亮:"你确定?"
"嗯。"宋亚轩点头,突然露出狡黠的笑容,"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
"以后在班上,我迟到不准记我名字。"
刘耀文大笑,雨水从他发梢甩落:"你这个讨价还价的高手!成交!"
两人共撑一把摇摇欲坠的伞走回雨中,肩膀紧贴着肩膀。宋亚轩突然觉得,或许不完美才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它让两个骄傲的灵魂学会了低头,学会了靠近。
音乐节当天,学校礼堂座无虚席。当"不完美和弦"乐队登场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特别是当刘耀文作为校篮球队长出现在舞台上时,不少女生尖叫起来。
宋亚轩坐在钢琴前,深吸一口气,看向身旁抱着吉他的刘耀文。刘耀文对他眨眨眼,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灯光暗下,一束追光打在四人身上。宋亚轩的手指落在琴键上,熟悉的旋律流淌而出。当刘耀文的歌声加入时,宋亚轩感到一种奇妙的共鸣在胸腔震动——这不是完美的音乐,但它是真实的,是他们共同创造的。
副歌部分,按照原计划应该是宋亚轩的高音独唱,但出乎意料的是,刘耀文也加入了和声。这个临场发挥让音乐更加丰满,两人声音的交织创造出一种令人心颤的美。
演出结束,全场起立鼓掌。四个男孩在舞台上相视而笑,汗水与喜悦交织。评委宣布结果时,"不完美和弦"获得了最佳原创奖和晋级市赛的资格。
"我们做到了!"马嘉祺兴奋地抱住丁程鑫。
刘耀文转向宋亚轩,眼中闪烁着比舞台灯光更明亮的东西:"谢谢你没有放弃。"
宋亚轩摇头:"是我们一起做到的。"
在欢呼声中,刘耀文突然凑近宋亚轩耳边,温热的气息拂过他的耳廓:"下周我爸妈不在家,来我家里练习好吗?我...有首新歌想给你听。"
宋亚轩耳根发热,点了点头。舞台的灯光渐渐暗下,但某种新的光芒,正在两个年轻的心中悄然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