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橡皮是从他桌上掉下来的。
初一开学第三周,周二下午的数学课。淡蓝色的立方体,带着廉价橡皮特有的刺鼻气味,落在我脚边时还微微弹了一下。
我盯着它看了三秒才弯腰。
捡橡皮的动作必须很慢。
先确认老师还在黑板上写字,再观察四周有没有人注意。低头时头发垂下来,正好遮住发烫的耳尖。指尖碰到橡皮的瞬间,教室后门的风突然吹进来,带着九月初残留的暑气。
他的声音从头顶传来:"谢谢。"
我抬头时,他正俯身伸手,校服领口露出一截锁骨。橡皮交接的过程不超过一秒,但足够我看清他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指关节处有细小的褶皱。
那晚的日记写了又撕。
"9月15日,晴。他的橡皮是蓝..." 不行,太刻意。
"今天捡了..." 太幼稚。
最后只留下一句:"今日无事。"
橡皮屑还粘在指尖,闻起来像化学实验室里的味道。
后来我买了同款橡皮。
文具店老板说这是最便宜的型号,一盒二十个。我每天带两块,一块自己用,一块放在桌角最显眼的位置——万一他也需要捡橡皮呢?
但他再也没掉过。
第一次月考,他坐我斜前方。
答题到一半时,他的橡皮滚到过道中间。监考老师捡起来放回他桌上,他点头道谢的样子和那天一模一样。我的选择题卡在第7题,铅笔在答题卡上戳出一个小坑。
那场考试我故意写错三道题。
排名比他低七位,刚好不用一起上表彰台。
初二换教室后,座位间距变大了。
他的新同桌是周媛,女生总有用不完的橡皮。粉色的、带香味的、印着卡通图案的,偶尔借给他用,归还时总带着牙印状的凹陷。
我的蓝色橡皮渐渐蒙上灰尘,边缘开始氧化发黄。
初三整理书包时,那块橡皮又出现了。
它卡在夹层最底部,已经硬化开裂,像块风化的化石。我用小刀削掉氧化层,露出里面还算柔软的部分,刻下一道凹痕——深度刚好是他当年指甲碰过的位置。
刻下来的橡皮屑没扔,装进装药片的铝箔里。
毕业前大扫除,我在他座位下发现半块粉色橡皮。
印着草莓图案,缺了一角,明显是被咬过的。我用纸巾包着捡起来,扔垃圾时看见周媛正在擦黑板,手腕上的红绳随动作晃动。
蓝色橡皮最终被我扔进了教学楼后的施工地。
打桩机轰鸣中,它被永远埋在了新体育馆的地基下。
高中开学第一天,新同桌借我橡皮。
淡蓝色,同款。我愣了三秒才接过,指腹传来的触感陌生又熟悉。
"这橡皮……''
"怎么了?"
"...没什么。"
我用完立刻还了回去,没让它在我桌上多停留一秒。
现在我的笔盒里没有橡皮。
写错字就用修正带,哪怕老师再三禁止。偶尔半夜做题,会突然想起那块被埋掉的橡皮——不知道水泥有没有腐蚀掉那道刻痕。
就像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
初一那年秋天,
有双手曾颤抖着接过,
他递来的半秒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