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办公室后,林叙言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车水马龙,思绪却仍停留在那个女孩的速写本上。他知道,自己不能仅仅因为一本画册就改变计划,但他也清楚,一个人能用笔触捕捉他人情绪的本质,绝非偶然。
他打开电脑,调出数据库中关于“自由插画师”的资料,输入关键词“心灵疗愈”、“公益展览”,很快,一组信息浮现眼前
“程暖,女,25岁,美院毕业,自由插画师,多次参与社区艺术活动,作品以温暖、细腻著称,擅长通过画面传递情绪共鸣。”
他眯起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她在咖啡馆里翻看速写本时的样子。她说话时语调轻柔,却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力量。那种力量,不是来自言语,而是从每一笔线条中渗透出来的温柔与坚定。
林叙言的指尖在键盘上停顿片刻,随后调出另一个界面。他在搜索框中输入:“儿童心理干预项目”。
几秒后,一则新闻弹出:
【本地公益组织举办“梦想与陪伴”主题插画展,旨在通过艺术形式帮助困境儿童建立情感连接】
配图是一幅色彩柔和的插画,画面中一个小女孩牵着一只纸鹤的手,仰望天空。下方署名:程暖。
他凝视着那幅画,心头某处仿佛被轻轻拨动了一下。那种感觉,陌生而熟悉,像是童年某一刻遗失的记忆碎片,此刻又悄然浮现。
林叙言合上电脑,站起身走到窗边。夜幕初降,城市的灯光如星河铺展,而他的计划,也在这一刻悄然调整方向。
他需要程暖,不只是因为她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与地点,更因为她所拥有的,正是他一直想要却从未拥有的东西——能够穿透人心的艺术力量。
而这股力量,或许正是他接近目标人物的最佳桥梁。
第二天清晨,林叙言约见了一位熟识的策展人。对方在业内颇有口碑,人脉广泛,尤其擅长策划跨界艺术项目。
“我想做一个公益性质的联合展览,主题围绕‘成长与治愈’。”他开门见山地说。
策展人挑眉:“听起来不错,但这类项目通常需要一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作为核心。”
“我已经有了人选。”林叙言微微一笑,“她叫程暖。”
对方怔了一下,随即露出惊讶的表情:“就是那位最近在社区做儿童绘画辅导的插画师?她的作品确实很有感染力,不过……她一向拒绝商业合作。”
“那就让她相信,这不是一场商业行为。”林叙言的声音平稳而坚定,“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交流。”
策展人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如果你能说服她,我可以安排场地,并邀请几家基金会参与。”
“那就这么定了。”
走出会议室后,林叙言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低声说道:“查一下程暖近期的所有行程,尤其是她与公益组织的往来记录。”
挂断电话,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线。风从高楼之间穿过,吹动了他的西装衣角。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找到那个多年前一见钟情的女孩。但他知道,程暖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也许,真正的治愈,从来不是复仇,而是理解与接纳。
而在通往真相的路上,他愿意多走一步,去看看那个女孩笔下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