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甄嬛与沈眉庄的身影,一前一后,出现在光影里。
甄嬛穿着一身水蓝色的宫装,裙摆上绣着几朵清雅的木兰。
她容貌清丽,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目光流转,灵动而聪慧。
身旁的沈眉庄,则是一身秋香色的长裙,身姿挺拔,气质端庄,宛如一株临风的惠兰。
两人走进来,殿内逼仄的空间,仿佛都明亮了几分。
“陵容妹妹。”
甄嬛先开了口,声音温婉,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听说你病好了,我与眉姐姐特地来看看你。”
夏凝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福身礼。
“劳烦莞答应、惠贵人挂心了。”
她的声音很平,听不出什么情绪。
既没有往日的怯懦,也没有受宠若惊的激动。
沈眉庄的眉头,轻轻蹙了一下。
她打量着夏凝。
眼前的安陵容,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色衣裳,脸上未施粉黛,看着依旧单薄。
可那双眼睛,却不再是低垂闪躲的。
那双眼睛,正平静地,看着她们。
“起来吧。”沈眉庄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审视,“看着气色是比前些日子好些了。太医怎么说?”
“回惠贵人的话,太医说,只是些旧疾,好生养着便是。”
夏凝直起身,示意宝娟上茶。
宝娟端着茶盘,手还有些抖。
她将茶盏,分别放在两人手边的几案上,头都不敢抬。
甄嬛没有喝茶。
她从身后侍女流朱的手里,拿过一个食盒。
“这是我让小厨房,特地为你炖的川贝雪梨。润肺止咳,你身子弱,最是合用。”
沈眉庄也让采月,递上一个小包。
“我那里有些上好的人参,给你拿了些来。补气最好。”
两份礼物,都透着“关怀”。
也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
“多谢两位姐姐。”
夏凝的称呼,从“莞答应、惠贵人”,变成了“姐姐”。
她让宝娟,将东西收下。
她的脸上,带着得体的感激,却不见一丝一毫的卑微。
甄嬛的目光,落在了桌角那匹,湖蓝色的杭绸上。
那料子,光泽柔润,一看就不是安陵容的份例,能有的东西。
“这料子颜色这样鲜亮,妹妹穿着,一定好看。”
甄嬛笑着,看似随口一提。
夏凝的目光,也随之落在那匹绸缎上。
“姐姐说笑了。这是皇后娘娘的赏赐,妹妹哪里敢,随意裁了做衣裳。”
“自然是要,好生供起来的。”
“皇后娘娘?”
沈眉庄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讶异。
她看向甄嬛,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甄嬛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
她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那几片粗糙的茶叶。
“妹妹真是好福气。”
她的声音,依旧温婉。
“才得了太后娘娘的青眼,又得了皇后娘娘的赏赐。”
“不像我们,整日待在宫里,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话,听着是玩笑。
实则,每个字,都像一根针,扎了过来。
夏凝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
她垂下眼帘,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惶恐与无奈的苦笑。
“姐姐,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是要折煞我了。”
“我哪里是有什么福气。不过是,命悬一线罢了。”
她抬起头,看向甄嬛,目光坦诚。
“姐姐是知道我的。家世卑微,性子又上不得台面。入宫以来,缠绵病榻,连皇上的面,都未曾见过。”
“这宫里,拜高踩低。我若再不想想法子,怕是真的,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脆弱。
将自己的不堪与挣扎,毫不掩饰地,摊开在她们面前。
沈眉庄的脸上,露出一丝不忍。
甄嬛的目光,却依旧锐利。
“所以,你就去求了皇后娘娘?”
“不敢说‘求’。”
夏凝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