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华妃  华妃重生     

第三十三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姐姐们来了。”

安陵容坐在窗边的绣架前,指尖捏着根银针,正往一块素色绫罗上绣着兰草。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脸上漾开一抹浅淡的笑,只是那笑意没达眼底,眼角的红痕还未褪尽,像是刚哭过。

沈眉庄走上前,看着绣架上那半完成的绣品,兰草的叶片脉络清晰,针脚细密,看得出用了十足的心思。

她伸手拂过绫罗的边角,轻声道:“还在绣这个?昨儿刚受了委屈,该歇着才是,别累坏了眼睛。”

安陵容放下银针,指尖在绣品上轻轻摩挲着,声音低得像叹息:“闲着也是闲着,绣点东西,倒能少想些烦心事。”她抬眼看向两人,眼眶又红了,“姐姐们,我怕是……没机会了。”

“胡说什么。”沈眉庄握住她微凉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去,“不过是一次不如意,皇上日理万机,哪会真的记恨你?等这阵子风头过了,我和嬛儿在皇上面前提提你,总会有机会的。”

安陵容摇摇头,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滚落:“不一样的……皇上昨晚看我的眼神,满是厌弃。后宫这么多姐妹,他本就没把我放在心上,如今更是……”她哽咽着说不下去,指尖深深掐进掌心,“往后,我怕是要成六宫的笑柄了。”

甄嬛在她身边坐下,拿起帕子替她擦泪,声音温软却坚定:“谁敢笑你?有我和眉姐姐在,断不会让你受委屈。富察贵人那等人的话,你当耳旁风就是,何必往心里去?”她顿了顿,又道,“你放心,等这阵子过去,我们再想办法。你会唱曲儿,绣活又好,这些都是旁人比不了的,皇上总有一天会看到你的好。”

安陵容望着两人真诚的眼眸,心里一阵发酸。

进宫这些日子,唯有她们俩待她是真心的。

可这份真心,反倒让她更觉自惭——她们一个得皇上青眼,未侍寝便晋封贵人;一个端庄稳重,深得皇上敬重;唯有自己,连侍寝都能搞砸,成了全宫的笑柄。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跟着便是富察贵人那带着几分尖利的声音:“哟,这不是惠贵人和莞贵人吗?什么风把你们吹到延禧宫来了?”

三人抬头望去,只见富察贵人穿着身石榴红撒花宫装,珠翠环绕,身后跟着四五个宫女,正摇着团扇,施施然走进来。她目光扫过安陵容,见她眼圈红肿,嘴角立刻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安答应也在。昨儿听说安答应被皇上送回了宫,我还当是谣传,如今看来,竟是真的?”

沈眉庄眉头一蹙,站起身挡在安陵容身前:“富察贵人这话是什么意思?延禧宫是皇上的地方,我们来看望姐妹,难道还要向你报备?”

富察贵人掩唇轻笑,那笑声里裹着刺:“惠贵人别恼,我不过是好奇罢了。毕竟延禧宫如今没主位,我还当是哪位妹妹的地界,原来是我多心了。”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甄嬛身上,语气陡然酸了几分,“不像莞妹妹,一入宫就独占承乾宫,那宫里的事,可不就全凭妹妹一句话说了算?这份福气,可不是谁都有的。”

这话明着是说甄嬛,实则是暗讽她未侍寝便晋封,占了不该有的恩宠。

甄嬛坐在绣架旁没动,只抬眼淡淡瞥了她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锋芒:“富察贵人既知道自己没这份福气,就该安分些。宫里的规矩,言多必失,夏常在的前车之鉴,姐姐该不会忘了吧?”

富察贵人的脸“唰”地一下白了。夏冬春因口无遮拦被赐死的事,是宫里最近最忌讳的话题。她指着甄嬛,气得指尖发颤:“你……你敢咒我?”

身边的宫女连忙拉住她,在她耳边低声劝道:“小主,少说两句吧,莞贵人如今正得宠,犯不着跟她置气。”

富察贵人这才想起甄嬛如今的分量,再看看沈眉庄那冷厉的眼神,知道自己讨不到好,狠狠瞪了安陵容一眼,转身带着人悻悻地走了,裙角扫过门槛,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像是在泄愤。

“都是我不好,连累姐姐们也受她的气。”安陵容看着富察贵人的背影,眼圈又红了。她望着甄嬛,眼里满是羡慕——若自己有甄嬛一半的底气,何至于被人这般欺辱?那底气,是皇上的宠爱给的,是旁人抢不走的。

“跟你没关系。”沈眉庄回身扶她坐下,语气放缓了些,“富察贵人向来骄纵,就是没这回事,她也会找别的由头挑刺。你别往心里去。”

甄嬛拿起那半绣好的兰草,指尖拂过细密的针脚:“你的绣活这样好,等绣完了,我拿去给太后瞧瞧。太后素来喜欢精巧的物件,说不定能得她老人家一句夸,到时候皇上看在眼里,自然会记起你。”

安陵容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太后的夸奖哪有那么易得?皇上的心思更是难测。

她知道,甄嬛和沈眉庄是真心想帮她,可这宫里的恩宠,从来不是旁人能替的。

承乾宫的药味比往日淡了些,檐下挂着的竹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筛进细碎的阳光,落在金砖地上,像铺了层金粉。

小允子正指挥着小太监打扫庭院,见翊坤宫的仪仗过来,连忙放下扫帚迎上去,躬身行礼:“奴才小允子,给华妃娘娘请安!”

年世兰披着件石青色绣金凤凰的披风,鬓边斜插着支赤金点翠步摇,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步走进来,语气平淡:“起来吧,你家小主呢?”

“回娘娘的话,小主刚服了药,正歪在软榻上歇着。”小允子弓着腰回话,眼神却飞快地扫过年世兰的神色——这位主子虽没明说,但谁都知道,皇上那句“闭门谢客”,原就不是给华妃听的。

他连忙又道,“奴才这就去通传,说娘娘来了。”

“不必了。”年世兰抬手阻止他,径直往内殿走,“我自己进去便是,省得扰了她休息。”

内殿里,甄嬛正半靠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手里捏着本《花间集》,目光却落在窗外的海棠树上,心思早就飞远了。

听到脚步声,她回头见是年世兰,连忙要起身:“娘娘怎么来了?快坐。”

年世兰按住她的肩,让她重新靠回软榻,自己则在对面的玫瑰椅上坐下,端起颂芝递来的茶盏,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妹妹如今可是贵人了,我想来承乾宫看一眼,都得看缘分呢。方才小允子说你歇着,我还当见不着了。”

甄嬛知道她是在说皇上“闭门谢客”的旨意,脸上泛起一丝赧然,连忙解释:“娘娘别取笑我了。我是真的刚喝了药,正要眯一会儿,哪敢拦着娘娘?小允子刚当首领太监,有些规矩还没吃透,若是有不周到的地方,娘娘千万别怪他。”

年世兰看着她巧笑倩兮的模样,心里暗暗点头——这丫头是真聪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尴尬,既给足了自己面子,又护了底下人。

她放下茶盏,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吧,我跟莞贵人说会儿话。”

宫女太监们应声退下,殿里只剩下两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百合香,倒也清雅。

“妹妹倒是好本事,”年世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落在甄嬛鬓边的珍珠花钗上,“悄无声息就成了莞贵人,连我都没听到半点风声。”

甄嬛的指尖轻轻划过书页上的字迹,声音低了些:“实在不是有意瞒着姐姐。那日在御花园撞见皇上,原是偶然,我也没想到……皇上会突然下旨。”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年世兰,眼神里带着真诚,“先前若不是娘娘点拨,我怕是还躲在碎玉轩装病,哪有今日。”

年世兰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通透:“我不过是说几句实话,路终究是你自己走的。你聪慧,又讨皇上喜欢,晋封是迟早的事。”她话锋一转,语气认真了些,“不过你也该知道,树大招风。未侍寝便晋封,宫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往后行事,得更谨慎些。”

甄嬛点了点头:“姐姐说的是,我心里有数。这几日闭门静养,倒也想明白了些事,宫里的恩宠,从来都是双刃剑。”

“你能想明白就好。”年世兰满意地点头,忽然对颂芝道,“把我带来的那个锦盒拿来。”

颂芝连忙从随身的包袱里取出个描金的紫檀木盒,递到年世兰手里。

年世兰打开盒子,里面躺着支通体莹白的山参,须根完整,一看便知是上佳的珍品。

“这是我哥哥从关外捎来的老山参,”年世兰把锦盒推到甄嬛面前,“说是能补气安神,最适合病后调理。你拿去炖汤喝,好好将养身子。等你病好了,皇上见了欢喜,你的位置才能坐得更稳。”

甄嬛看着那支山参,眼眶微微一热。

她自然明白年世兰的用意——皇上如今虽宠她,可若总不见面,恩宠迟早会淡。

这山参是让她尽快“痊愈”,好有机会常伴君侧,将这份荣宠延续下去。

“多谢娘娘厚爱。”她起身行礼,声音里带着几分动容,“娘娘为我谋划至此,臣妾……”

“行了,不必谢我。”年世兰扶起她,眼神忽然沉了些,“我对你好,也不是全无目的。”

甄嬛一愣,抬眼看向她,只见年世兰望着窗外的海棠,眼神里带着几分她从未见过的疲惫与怅然,那抹平日里的张扬褪去,只剩下深深的忧虑。

“你也知道,我年家如今圣眷正浓,我在宫里也还算得宠。”年世兰的声音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可这后宫,这前朝,从来都是风水轮流转。今日的荣华,明日可能就是祸根。我年家手握兵权,树敌本就多,保不齐哪一天,就会落得万劫不复的下场。”

她转过头,目光落在甄嬛脸上,那双总是带着锋芒的凤眼里,此刻竟盛满了恳求:“我不敢求你别的,只盼着若是真有那么一天,你能在皇上面前为我年家说句好话。就算救不了满门,也求皇上留我年家一丝骨血,别让年氏一族,真的断了根。”

说到最后几个字,她的声音哽咽了,指尖紧紧攥着锦盒的边缘,指节泛白。

前世年家满门抄斩,男丁无一幸免,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那血海深仇,是她午夜梦回都抹不去的痛。

此刻提起,那蚀骨的恐惧与悔恨,竟让她眼眶都红了。

上一章 第三十二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