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华妃  华妃重生     

第八十七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

甄嬛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语气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温太医,今日之事,还需劳你多费心。”

温实初刚查验完舒痕胶,正将药碟收进箱中,闻言抬头,见甄嬛眼底满是审慎,便知她的顾虑。

“娘娘放心,”他躬身应道,“若是有人问起,臣便说娘娘忧心甄大人的病情,召臣来细问近况,绝口不提舒痕胶一字。”

甄嬛点了点头,指尖捏紧了膝上的锦帕:“多谢温太医。这宫里的事,多一分小心,便少一分祸端。”

她不是不信安陵容,只是经过富察贵人之事,再不敢有半分懈怠。

腹中的孩子,容不得半点差池。

温实初应了声“是”,又叮嘱了几句安胎的注意事项,才提着药箱悄然离去。

殿外的日头渐渐升高,透过雕花窗棂照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这后宫里藏不住的窥探目光。

转眼便到了甄嬛册封莞嫔的日子。

晨光刚漫过宫墙,承乾宫就忙了起来。

宫女们捧着簇新的嫔位朝服,锦绣上绣着五彩祥云,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

甄嬛坐在梳妆台前,由槿汐为她绾发,铜镜里映出她清丽的眉眼,只是眉宇间比往日多了几分沉静。

“皇上特意吩咐了,”槿汐为她插上一支东珠凤钗,轻声道,“今日的册封礼在太和殿偏殿举行,行完礼后,只需去寿康宫给太后请个安,不必去景仁宫向皇后谢恩。”

甄嬛握着梳子的手顿了顿,镜中的自己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皇上这是在刻意冷落皇后,也是在向六宫宣告,如今的后宫,莞嫔才是最受看重的。

她轻轻“嗯”了一声:“知道了。”

册封礼办得风光而简洁。

皇上亲自主持,太后端坐一旁,看着甄嬛身着朝服,一步步走上丹陛,接受金册金宝,眼底露出几分满意。

礼毕,甄嬛依着规矩去寿康宫请安,太后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体己话,无非是让她安心养胎,莫要辜负皇上的心意。

而景仁宫里,皇后正临窗看着阶下的秋海棠,花瓣上的晨露滚落,像极了无声的泪。

剪秋从外面回来,脸色铁青,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气:“娘娘,册封礼都办完了,皇上竟真的没让人来请您……连让莞嫔来谢恩的规矩都免了,这是明摆着打您的脸啊!”

皇后缓缓转过身,脸上却没什么怒色,只淡淡道:“急什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

她走到妆台前,拿起一支白玉簪,细细描着鬓角,“皇上冷落我,无非是还记着富察贵人的事。可这后宫,光靠恩宠是不够的,还得有功绩傍身。”

剪秋一愣:“娘娘的意思是……”

皇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妆奁底层取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用小楷写着密密麻麻的药方。

“温实初的方子虽能治时疫,却太过刚猛,好些体弱的宫人受不住,时好时坏。本宫这张方子,是在他的基础上加了几味温补的药材,更适合内廷之人。”

剪秋眼睛一亮:“娘娘是想……用这个方子立功?”

“不然留着它做什么?”皇后将药方递过去,语气带着几分笃定,“温实初治好了一批人,本宫就治好那些他治不好的。功劳分他一半,剩下的,足够让皇上对我改观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让江福海去办,先从咱们宫里染了时疫的小太监开始试,见效了再往外传。”

剪秋接过药方,躬身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皇后看着她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算计。

温实初风头正盛,皇上对他赞不绝口,她偏要从他的疏漏里抢出几分功劳来。

这后宫,从来都是先有利用价值,才有立足之地。

不过两日,消息就传到了养心殿。

说是景仁宫的方子治好了好几个被时疫缠上、连温实初都束手无策的宫人,效果比之前的方子还要温和稳妥。

皇上正为后宫时疫反复头疼,听闻此事,当即就起了身:“摆驾景仁宫。”

皇后似乎早有预料,听闻皇上驾到,亲自迎到宫门口,屈膝行礼时,姿态谦卑而恭顺:“臣妾给皇上请安。”

皇上扶起她,目光落在她脸上,见她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眼底掠过一丝复杂:“听说你研制出了治疗时疫的方子,效果极好?”

“不过是臣妾闲来无事,瞎琢磨的。”

皇后垂下眼,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轻描淡写。

“前些日子听闻宫里时疫反复,好些宫人药石罔效,臣妾就想着,温太医的方子虽好,却未必适合所有人,便在他的基础上添了几味温补的药材,让宫里人试试,没想到竟真的见效了。”

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脸上露出几分惶恐:

“说来也是江福海多事,他有个同乡在御膳房当差,染了时疫一直不好,求到臣妾这儿,臣妾一时心软,就让他把方子拿去试试……没成想传了出去,还惊动了皇上,是臣妾的不是。”

“你何错之有?”皇上看着她这副深明大义的样子,心里的芥蒂消了大半,甚至生出几分愧疚。

“你为宫里分忧,治好时疫,是大功一件。”

他牵着皇后的手往里走,“你病了这些日子,瞧着清减了不少,如今方子见效,也该松快松快了。”

皇后眼底闪过一丝窃喜,却依旧低着头:“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本分。只是……景仁宫闭宫这些日子,臣妾心里总惦记着宫里的事,却不敢多问。”

皇上停下脚步,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样子,终究还是松了口:“你既已大好,景仁宫便不必再关着了。”

见皇后眼里亮起光,他又补充道:“只是你的身子刚好转,不宜操劳,六宫之事,还是让华贵妃主理,你安心休养便是。”

皇后心里的欢喜瞬间被浇了大半,却依旧恭敬地应道:“皇上说的是,臣妾省得。”她知道,能走出这宫门,已是第一步,剩下的,急不得。

两人走进内殿,皇后让剪秋奉上刚沏好的雨前龙井,又笑着说:“对了,前些日子臣妾病着,没能给莞嫔妹妹送些东西,庆贺她封嫔和有孕,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她对剪秋使了个眼色,“前几日收拾姐姐留下的东西,找着一对玉枕,是当年先帝赏给姐姐的,据说枕着能安神助眠,想着送给莞嫔妹妹,也算臣妾的一点心意。”

剪秋捧着一个紫檀木盒子上前,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羊脂白玉枕,玉质温润,上面雕刻着缠枝莲纹,一看便知是珍品。

皇上看到玉枕,眼神恍惚了一瞬。

这是纯元最爱的东西,当年她常说枕着舒服。

“纯元的东西,自然是好的。”皇上的声音低沉了些,带着几分怀念,“莞嫔定会喜欢。”

“那剪秋,你这就送去承乾宫吧。”皇后特意加重了“这就”二字,就是要让六宫都知道,景仁宫的门开了,皇后娘娘依旧是皇后。

剪秋应声而去,皇后又笑着问:“皇上可要留下来用晚膳?臣妾让小厨房做了您爱吃的糟鹅掌和碧梗粥。”

皇上看着她温婉的笑,恍惚间竟觉得看到了纯元的影子。

他点了点头:“好,朕许久没和你一同用膳了。”

皇后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转身吩咐小厨房备膳,眼底却掠过一丝冷光。

剪秋捧着玉枕去承乾宫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半个时辰就传遍了六宫。

再到傍晚,皇上留宿景仁宫的消息传来,更是让各宫心惊。

皇后这是要东山再起了?

碎玉轩的偏殿里,方淳意正坐在梳妆台前,听着雨儿的回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后出来了,好得很。”

她拿起一支银簪,在指尖转着圈,“阿玛安排的人,也该进宫了。”

雨儿躬身道:“小主放心,奴才已经让人盯着宫门口了,一有动静就来报。”

“安陵容那边呢?”方淳意停下动作,眼神冷了些,“皇后出来了,她该慌了吧?”

“听说她一整天都没出延禧宫,连晚饭都没吃。”雨儿答道,“想来是怕皇后找她算账。”

方淳意轻笑一声:“她怕也没用。富察贵人的事,她脱不了干系,皇后要是想立威,第一个就会拿她开刀。”

她放下银簪,语气带着几分算计:“去,再去敲打敲打她,让她知道,只有跟着我,才有活路。”

而延禧宫的偏殿里,安陵容正坐在灯下,手里捏着那盒舒痕胶的空盒子,指尖冰凉。

殿外传来各宫收灯的梆子声,一声比一声沉重,敲得她心头发慌。

“小主,皇后娘娘出来了,还留宿了皇上……”

宝鹃端着一碗参汤进来,见她脸色惨白,声音里带着担忧。

“您这一天都没吃东西,喝点参汤暖暖身子吧。”

安陵容没接参汤,只是抬头看向宝鹃,眼底满是惶恐:“她出来了……她会不会记得富察贵人的事?会不会……会不会找我算账?”

她曾是皇后的人,富察贵人小产她也掺了手,如今皇后重获圣宠,第一个要清理的,怕是就是她这种知道太多秘密的棋子。

宝鹃将参汤放在桌上,蹲下身看着她,语气恳切:“小主,事到如今,怕也没用。不如……不如咱们去跟莞嫔娘娘实话实说?”

安陵容猛地抬头,眼里满是警惕:“实话实说?说什么?说我帮着皇后害了富察贵人?说我差点被方淳意逼着害她的孩子?”

她自嘲地笑了笑,“她只会觉得我两面三刀,更不会容我。”

“不是的!”宝鹃急忙道,“咱们可以说,是皇后逼迫您的,您也是身不由己!富察贵人的事,您虽参与了,却从未想过要害莞嫔娘娘!方淳意威胁您的时候,您一直拖着不肯动手,还特意送了舒痕胶示好……这些都是实情啊!”

安陵容看着宝鹃急切的样子,心里的防备却越来越重。

这丫头年纪不大,心思却这般活络,分析得头头是道,倒像是……

早就想好了说辞。

她不动声色地问:“你倒是替我想得周全。只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帮我?”

宝鹃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声音低了些:“小主,奴婢一心为您,也是为了自己。”

她抬起头,目光坦诚,“只有您好了,奴婢在这宫里才有立足之地。奴婢是孤女,只有一个妹妹叫宝鹊,今年才十二岁,还在浣衣局当差。奴婢想让她到了年纪就出宫,寻个好人家,不再为奴为婢,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安陵容愣住了。

宝鹃有个妹妹,她是知道的,却不知她竟有这样的心思。

宝鹃“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膝头撞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奴婢知道这话唐突,可奴婢是真心的!只要小主能护着奴婢姐妹,奴婢愿用一生来报答,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上一章 第八十六章 甄嬛传:当华妃重生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