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除夕,天还没亮透,宫里的宫灯就已经点亮,红色的灯笼挂满了宫墙,处处透着喜庆的气息。
一大早,各宫的妃嫔就穿着华丽的宫装,带着精心准备的贺礼,陆续来到寿康宫,给太后请安贺岁。
寿康宫内暖意融融,太后坐在上首的宝座上,身边围着竹息等几个心腹宫女。
皇后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宫装,头上簪着凤钗,率先走上前,屈膝行礼,声音温婉:“臣妾给母后请安,祝母后除夕安康,福寿绵长。”
皇后之后,便是年世兰。
她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宫装,上面绣着金线缠枝莲纹,头上戴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手里牵着绯昀,身后的宫女抱着珞宁。
她走到殿中,屈膝跪下,语气带着几分巧思:“臣妾给母后请安,祝母后身体康健,福泽百年。绯昀和珞宁也有话想对皇祖母说——她们祝皇祖母长命百岁,天天开心。”
她特意借着两个孩子的名义说吉祥话,比寻常的贺词多了几分童趣,果然逗得太后眉开眼笑。
太后连忙摆了摆手,语气急切:“快起来,快起来!让哀家好好看看绯昀和珞宁,好些日子没见,怕是又长个儿了。”
年世兰起身,示意宫女把珞宁抱过来,又轻轻推了推绯昀。
绯昀已经三岁了,平日里常跟着年世兰来寿康宫,早就不怕生了,一听太后叫她,就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
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地喊道:“皇祖母!绯昀祝皇祖母长命百岁,天天有好吃的!”
这话是年世兰教了她好几天的,就怕她到时候紧张忘了。
好在绯昀记性好,这几天天天念叨,如今说出来,字正腔圆,惹得殿内的妃嫔都笑了起来。
太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摸了摸绯昀的小脸蛋,手感软糯,心里欢喜得不得了。
转头对竹息说道:“竹息,哀家记得前几日西域进贡了一对紫翡翠镯子,水头极好,你去取来,给绯昀和珞宁一人一个,就当是哀家给她们的除夕礼。”
“太后,使不得。”年世兰连忙上前一步,语气里带着几分惶恐。
紫翡翠本就罕见,这对镯子更是极品,给两个小孩子戴,确实太过贵重。
她心里其实高兴得很,嘴上却不能这么说,“这紫翡翠太过贵重,她们两个年纪还小,戴在身上也不安全,还是请太后收着吧。”
“小怕什么?大了戴就是了。”太后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哀家给孩子们的东西,哪儿有收回去的道理?你就别多言了。”
年世兰见太后坚持,便不再推辞,轻轻捏了捏绯昀的手。
绯昀立刻会意,对着太后甜甜地说道:“谢谢皇祖母!绯昀会好好收着的!”
“好孩子,真乖。”太后又看向宫女怀里的珞宁,珞宁才一岁多,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太后,小脸蛋粉嘟嘟的,眉眼间竟有几分像年世兰。
年世兰本就是倾城之貌,这珞宁长大了,定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太后越看越喜欢,忍不住伸手逗了逗她的小脸,笑着说道:“珞宁也越长越漂亮了,跟你额娘一样,都是美人儿。”
年世兰听到太后夸女儿,心里自然高兴,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可站在一旁的皇后,脸色却有些难看。
不过是两个小丫头,怎么就让太后这么偏爱?
她压下心底的不满,脸上挤出笑容,走上前,看似温和地说道:“是啊,珞宁这模样,长大了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姑娘,皇上定然会十分疼惜。”
“只不过……咱们宫里的阿哥还是太少了,若是惠嫔和谦贵人这一胎能为皇上诞下阿哥,那才是咱们皇家的大喜之事,母后也能多些孙儿承欢膝下。”
太后瞥了皇后一眼,心里清楚她这是在提醒自己,殿外还有不少妃嫔等着请安,尤其是沈眉庄和刘茵茵两个有孕的,不能总把注意力放在年世兰和孩子身上。
她不动声色地转移了话题,看向年世兰,语气带着几分疼惜:“世兰,你带着绯昀和珞宁去后殿玩吧,后殿暖和,还有些小玩意儿,让孩子们自在些。前殿人多,仔细挤着孩子们,再冻着了。”
按规矩,就算是皇后给太后请完安,也得在一旁陪着,等所有妃嫔都请安完毕才能退下。
可太后却特意让年世兰带着孩子去后殿休息,这无疑是给了年世兰极大的体面,也让皇后的脸色更加难看。
皇后心里清楚,太后这是故意的。
自从她重掌六宫后,行事越来越有“皇后”的架子,连对太后都少了几分恭敬,太后这是在敲打她。
可她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强颜欢笑地站在一旁。
年世兰自然明白太后的心思,心里暗自高兴。
她本就不想在前殿陪着一群人虚与委蛇,去后殿歇着正好。
她连忙屈膝行礼:“是,多谢母后体恤。那臣妾就先带着孩子们告退了,等会儿再过来给母后请安。”
说完,她牵着绯昀,让宫女抱着珞宁,转身往后殿走去。
路过皇后身边时,她连眼神都没给皇后一个,只带着孩子们,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前殿,留下皇后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却只能强撑着体面,继续接待前来请安的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