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昀攥着绣着小蝴蝶的帕子,小脚步轻快地跑到端妃齐月宾面前,仰着粉嘟嘟的小脸,声音甜得像浸了蜜:“端娘娘好!”
她虽和端妃见面次数不多,却记得年世兰教过的规矩。
见了位份高的娘娘,要懂礼,要笑。
而且她随了欣贵人的通透,虽才三岁,却已懂得看人脸色,说话做事都透着股小大人的机灵劲儿。
齐月宾放下手中的茶盏,伸手轻轻摸了摸绯昀的头顶,指尖触到她柔软的发顶,眼底漾开温和的笑意:“绯昀也好。瞧这小模样,越发水灵了。”
她顿了顿,看向不远处正眼巴巴望着这边的温宜,笑着补充道:“快去跟温宜妹妹玩吧,别让她等急了。”
绯昀眼睛一亮,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却没立刻跑开,而是转头看向年世兰,眼神里带着几分征询。
她记得额娘说过,出门在外要听额娘的话,不能任性。
年世兰看着女儿这副乖巧的模样,心里软了软,走上前帮她理了理耳边的碎发,语气里带着几分叮嘱:“去吧,不过得让小太监跟着,不许带温宜妹妹去殿外,外面冷,冻着了可就不好玩了。”
“知道啦!”绯昀脆生生地应着,转身就朝着温宜的方向跑去,小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像只快活的小蝴蝶。
齐月宾看着绯昀的背影,转头看向年世兰,语气里带着几分疑惑:“谦贵人今儿怎么没来?方才我瞧着皇上的脸色,像是有些不高兴。”
她坐的位置离皇上远,没听清方才的对话,只看到皇上皱眉的模样,心里便多了几分揣测。
年世兰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眼底掠过一丝讥诮,语气却显得漫不经心:“还能怎么回事?怕是知道我要来,不想见我,索性连除夕宴都不来了。连皇上的面子,都顾不上了。”
“她不至于如此不懂事吧?”齐月宾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
“今儿是除夕守岁,阖家团圆的日子,就算有再多不满,也该先顾着大局。这般任性,也难怪皇上会生气。”
年世兰放下茶杯,目光扫过殿内觥筹交错的景象,舞姬的裙摆飞扬,丝竹声不绝于耳,可这热闹之下,却藏着无数暗流。
她凑近齐月宾,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笃定:“她懂不懂事,咱们管不着。不过我倒听说,敦亲王那边,怕是要出事儿了。”
齐月宾的眼神瞬间沉了下来,她在宫里待了二十多年,见惯了朝堂与后宫的勾连,敦亲王近日的动作,她也略有耳闻。
敢在朝堂上参年羹尧,还想借着追封温僖太妃的事挑事,皇上怎么可能容他?
她缓缓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通透:“难怪今日果郡王没来,怕是也和这事儿有关。皇上素来信任果郡王,这种时候让他避开,定是有要紧事交给他办。”
年世兰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她心里清楚,皇上和果郡王这是在暗中布局,敦亲王的倒台,不过是时间问题。
她收回目光,不再纠结这些朝堂事,转而看向齐月宾,语气里带着几分邀约:“不说这些烦心事了。我来找你,是想问问你,一会儿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寿康宫?”
“去寿康宫?”齐月宾愣了一下,眼底满是疑惑,“今儿是除夕,按规矩该在畅音阁守岁到子时,怎么能中途离席?而且太后素来喜静,咱们突然过去,会不会扰了她?”
“我早就跟太后说好了,要去陪她老人家守岁。”年世兰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暖意,“你瞧这畅音阁,看着热闹,其实人人都揣着心思,没什么意思。”
“倒不如去寿康宫,陪太后说说话,喝杯热茶,反倒自在。你也一起去,带着温宜,孩子们在一块儿热闹,太后也能高兴些。”
齐月宾看向不远处正和绯昀玩得开心的温宜,心里动了动。
温宜自小跟着她,性子偏安静,难得有这么快活的时候,若是能带她去寿康宫,既能陪太后,又能让孩子多些欢乐,倒是件好事。
可她还是有些顾虑:“我倒是想去,可皇上那边……咱们中途离席,皇上会不会不高兴?而且还要带温宜走,怕是不好说。”
年世兰拍了拍她的手,语气里满是笃定:“放心,我有办法。你在这儿等着,我去跟皇上说。”
说完,她整理了一下裙摆,转身朝着皇上的主位走去。
此时甄嬛正端着酒杯,站在皇上身边敬酒,脸上带着娇羞的笑意,柔声说着吉祥话。
皇上听得高兴,端起酒杯和她碰了碰,还说了几句玩笑话。
年世兰走到近前,刚好听到甄嬛说还要去给皇后娘娘敬酒,就不打扰皇上了,便笑着开口:“莞嫔这就要走了?不多陪皇上一会儿吗?这殿里也就你能陪皇上说说话,其他人要么拘谨,要么只会说些客套话。”
甄嬛回头看到年世兰,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温婉的笑容,屈膝行礼:
“贵妃娘娘说笑了。臣妾已经陪皇上说了好一会儿话,若是再赖着不走,其他姐妹该不好意思过来给皇上敬酒了。臣妾先告退了,娘娘慢陪。”
看着甄嬛的背影走远,皇上才转头看向年世兰,眼底带着几分笑意:“你这丫头,又在打什么主意?方才盯着甄嬛的背影,魂都快飞了。”
他太了解年世兰了,她这般主动过来,定是有事儿要跟他说。
年世兰见被他看穿,也不再装模作样,索性坦诚说道:“什么都瞒不过皇上。臣妾确实有事儿想跟您说,只是怕您不同意,所以才想着把莞嫔留下陪您,省得您孤单。”
“哦?什么事,你说说看。”皇上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