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回家,回家!
本书标签: 轻小说 

第三章:邮差不来的日子

回家,回家!

1949年12月的台北,日子像被海水泡过的麻绳,沉甸甸、湿漉漉的,拧不出半分干爽。陈景云心里那点关于“回家”的微弱希望,也随着街头越来越密集的岗哨和越来越严苛的管制,一点点被海风吹散在咸涩的空气里。

自从张凯在宿舍里嚷嚷过“通匪”的话后,陈景云变得更加沉默。他不再轻易在公开场合谈论时局,甚至连和王浩的交流,也尽量选在僻静无人的角落。校园里的气氛一天比一天紧张,原本讨论诗词歌赋的课间,现在更多的是压低声音的猜测和担忧。有消息说,隔壁哲学系的一位教授因为在课堂上引用了大陆报刊的言论,已经好几天没来上课了。

“景云,你听说了吗?”这天课后,王浩把陈景云拉到图书馆后面的僻静小径,脸色凝重,“学校训导处贴出通知,让学生们主动申报‘思想动态’,还要交‘对时局的认识’报告。”

陈景云的心一沉:“什么意思?这是要……审查?”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王浩苦笑了一下,“听说上面派了人下来,要在各大学‘肃清不良思想’。还有,校外的邮局也加强了检查,往大陆寄信,不仅会被拆开看,寄信的人还可能被记录在案。”

这个消息像一块冰,彻底浇灭了陈景云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他原本还想着,或许可以通过香港或者其他途径,给家里捎个信,报个平安。现在看来,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我爸妈……”陈景云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甚至不敢想象,远在上海的父母现在怎么样了。新中国成立了,他们应该是安全的吧?可兵荒马乱之后,百废待兴,生活想必也很艰难。他这个做儿子的,不仅不能在身边尽孝,连一句问候都传递不过去。

“我懂你的感受。”王浩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也给南京的家里写了信,一直没敢寄出去。放在枕头底下,每天拿出来看一眼,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

两人相对无言,只有图书馆屋顶的瓦片在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陈景云抬头望去,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看不到一丝晴朗的迹象。

下午没课,陈景云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邮局。他不是想去寄信,只是想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如王浩所说,戒备森严。

邮局不大,门口却站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士兵,神情严肃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出的人。里面的柜台前,排着不长的队伍,每个人递上去的信件和包裹,都会被邮局职员仔细检查,甚至有些还要打开来看。一个中年妇女因为包裹里装了几盒家乡的茶叶,被职员反复盘问,最后还是无奈地把茶叶拿了出来。

陈景云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一阵发凉。他默默地转身离开,脚步沉重。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大陆的家,真的被一堵无形的墙,彻底隔开了。这堵墙,比台湾海峡的海水还要深,还要冷。

回到宿舍,张凯正和几个同乡在打桥牌,嘴里叼着烟,烟雾缭绕中,说着一些陈景云听不懂的闽南语,偶尔夹杂着几句“蒋总统”、“反攻大陆”的字眼,引来一阵哄笑。

陈景云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打开了那个上了锁的旧木箱。这是他从大陆带来的唯一一件像样的家具,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最重要的,就是那几封家书和一张全家福。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那张全家福。照片是去年夏天在上海拍的,阳光明媚,父亲穿着长衫,母亲围着围裙,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站在他们居住的弄堂门口。那时的他,还是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大学生,怎么也想不到,短短一年后,会身处异乡,与亲人天各一方。

他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照片上父母的脸,眼眶一热,泪水差点掉下来。他赶紧抹了抹眼睛,把照片和家书重新放回箱子最底层,又在上面压了几件厚厚的冬衣,这才锁好箱子,把钥匙紧紧攥在手里。

这些东西,是他唯一的念想,是他在这个陌生而动荡的岛屿上,赖以支撑下去的精神支柱。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局下,保存这些来自“对岸”的东西是危险的,但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丢弃。

“喂,陈景云,”张凯打完一局牌,抬起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整天对着个破箱子发呆,里面是不是藏了什么‘通匪’的证据啊?”

旁边的几个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陈景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和这些人争辩是徒劳的,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他站起身,拿起毛巾和脸盆,去水房洗漱。

水房里,林明辉正在洗碗。看到陈景云进来,他抬头看了看,低声说:“刚才训导处的人来宿舍了,问了问大家的情况,还翻看了我们的书架和箱子。”

陈景云心里一紧:“看了你的箱子?”

“嗯,”林明辉点了点头,“不过我里面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就几件衣服和书。他们问我是不是大陆来的,我说是,他们又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就走了。”他顿了顿,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景云,你那箱子里的东西……还是小心点吧,别被他们看见了。”

“我知道,谢谢你。”陈景云感激地看了林明辉一眼。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本地同学,此刻却显得格外可靠。

洗漱完,陈景云回到宿舍,张凯他们已经散了。他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传来了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咚——”,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宵禁开始了。

整个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只有偶尔传来的巡逻车引擎声和士兵的脚步声,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陈景云睁着眼睛,望着黑暗的天花板,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想起了小时候,每到冬天,母亲总会给他做一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甜丝丝的,暖到心里。他想起了父亲常带他去外滩看轮船,告诉他那是通往世界各地的船只。他想起了上海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家里的煤炉总是烧得旺旺的,充满了烟火气。

而现在,他在台北,一个同样寒冷却陌生的冬天里,听着窗外呼啸的海风,感受着身边无形的枷锁。回家的路,似乎越来越远了。

“爸,妈,”他在心里默默地说,“你们等着我,我一定会回家的。无论这条路有多难,我都要走回去。”

黑暗中,他握紧了拳头。尽管希望渺茫,尽管前路未知,但这份对“回家”的执念,却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他心底的石缝里,悄悄地生根发芽。

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他只知道,邮差不来的日子里,他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和期盼,都深深埋藏在心底,等待着那一天,海峡的风,能再次捎来家乡的消息,能带他,回家。

上一章 第二章:课堂上的风与墙 回家,回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墙影下的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