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林野集序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一次写 

灯塔引路

林野集序

海浪在脚边碎成白色泡沫,陆峥的风衣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他回头看了眼沈砚秋,见她怀里的册子被攥得发皱,便从腰间解下块防水油布递过去:“裹上吧,海风潮气重。”

沈砚秋接过油布时,指尖触到他绷带下的伤口,男人却浑然不觉,正望着远处轮船的灯光出神。“那船是英国商会的,明面上运棉纱,实则帮我们转运军火。”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了点自嘲,“像你父亲这样的人,总在暗处搭着看不见的桥。”

船舱里弥漫着煤烟味,老汉正指挥着汉子们将木箱搬上甲板。沈砚秋蹲在角落翻看名册,忽然在某页停住——那上面记着二十七个名字,籍贯都是北方小城,旁边用红笔标着“已殉国”。她指尖划过那些字,想起父亲书房里总锁着的那只铁盒,里面装满了泛黄的书信,收信人地址大多是这些小城。

“陆队长。”她抬头时,正撞见陆峥在包扎伤口,那道深可见骨的口子被粗麻绳勒得渗出血珠,“你胳膊上的伤……”

“小意思。”他咧嘴笑了笑,往伤口上倒了点烈酒,疼得皱眉也没哼一声,“倒是你,刚才在洞里怎么认出周明远的?”

沈砚秋摩挲着照片边缘:“父亲总对着这张照片发呆,说周先生是能担事的人。”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摸出半块玉佩,“这是周先生的吧?父亲说当年从牢里偷偷运出来的,一直想还给周家后人。”

玉佩是和田白玉,上面刻着个“明”字,边角缺了块。陆峥的目光沉了沉——方才刀疤脸断腕处,手腕内侧正有块形状吻合的疤痕。

甲板上传来老汉的呼喊,沈砚秋跑上去时,正看见刀疤脸被两个汉子架着往船下拖。他看见沈砚秋怀里的玉佩,突然像疯了似的挣扎:“那是我爹的!还给我!”

“周先生的尸骨,当年被你父亲的学生收葬在沪西乱葬岗。”沈砚秋将玉佩塞进他手里,声音很轻,“墓碑上没刻名字,只画了朵玉兰花,是周先生生前最爱的。”

刀疤脸捏着玉佩的手不住颤抖,指缝间渗出的血把玉色染得发红。他忽然“噗通”一声跪在甲板上,对着沈砚秋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得木板咚咚响:“沈小姐,是我混账……是我对不起沈先生……”

“起来吧。”陆峥将他拽起来,往他手里塞了把枪,“北边有支队伍缺人手,敢不敢去?”

刀疤脸望着远处的灯塔,那里的灯光正穿透浓雾,在浪尖上铺开一条银路。他咬了咬牙,将断腕往衣襟上蹭了蹭血:“我爹没做完的事,我来做。”

轮船鸣笛时,沈砚秋站在船尾望着海岸线。沈府的灯火早已看不见,只有灯塔的光还在远处明灭。陆峥不知何时站到她身边,递来件干净的衬衫:“你母亲托陈妈塞进来的,说夜里凉。”

衬衫领口绣着朵小小的玉兰花,是母亲的手艺。沈砚秋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灯下绣这个,父亲坐在旁边看报,偶尔抬头笑一笑,说这花像她们娘俩。

“陆队长,”她将名册用油布裹紧,塞进贴身的布袋,“下一步去哪里?”

陆峥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海面上开始浮现出细碎的金光。“去苏北。”他的声音里带着种笃定,“那里有我们的人,正等着这份海防图。”

沈砚秋摸了摸怀里的册子,那些泛黄纸页上的名字,仿佛都在这一刻活了过来。她想起父亲刻在石壁上的《满江红》,想起周明远死在牢里时的决绝,想起陆峥带血的笑容里那抹不灭的光。

船身忽然颠簸了一下,浪头打在甲板上,溅起的水珠落在沈砚秋手背上,凉丝丝的。她迎着风站直了身子,风衣下摆扫过陆峥的袖口,两人的影子在晨光里渐渐交叠在一起。

远处的海面上,一群海鸥正振翅而起,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飞去。沈砚秋知道,从踏上这艘船开始,她脚下的路就不再是深闺里的花径,而是父亲和无数同仁用生命铺就的长道。

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灯塔的光还在,就总有往前走的勇气。

上一章 保国会册 林野集序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雾锁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