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惊澜之上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谋权 

筹码

惊澜之上

大靖承平三年,春夜。

雨丝如银针般斜斜划过宫墙,打在琉璃瓦上碎成珠玉。沈砚立在相府书房窗前,望着檐角垂落的水帘,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头那封密信。信纸边缘被烛火燎出焦痕,字迹在雨水洇湿处晕染成墨团,唯有“旧案重查”四字鲜红刺目。

“大人,陛下的密探在城西醉仙楼截获密信,事关……”暗卫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沈砚瞳孔微缩,袖中银针已脱手而出,却见黑影凌空旋身,玄色劲装在雨幕中划出鬼魅弧度。

“沈相好身手。”低沉嗓音裹着雨意传来,来人掀帘而入,赤色朝服下摆还沾着泥水。萧彻摘下斗笠,俊朗面容在烛火下忽明忽暗,眼中笑意却不达眼底,“深夜叨扰,是为江南漕运之事。”

沈砚盯着对方腰间明黄龙纹玉佩,心中冷笑。白日里在朝堂上看似平和的帝王,竟亲自冒雨潜入相府。他不动声色地将密信折起收入袖中:“陛下既已看过奏议,想必心中自有定论。”

“定论?”萧彻踱步至书架前,指尖划过泛黄的《大靖律例》,“沈相可知,朕今日收到的密报里,不仅有运河淤塞的折子,还有……”他骤然转身,烛火将影子投在沈砚脸上,“还有关于十年前沈家灭门案的新线索。”

空气瞬间凝固。沈砚垂在身侧的手青筋暴起,却仍维持着平静:“陛下说笑了,那桩案子早有定论。”

“定论?”萧彻逼近两步,温热呼吸扫过沈砚耳畔,“可朕听说,当年弹劾沈家通敌叛国的奏章,正是出自如今某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之手。更有趣的是,这位老臣,恰好是‘均田令’最激烈的反对者。”

沈砚猛地抬眼,却撞进萧彻深邃如渊的眸子里。那双眼中不再有朝堂上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猎食者的锋芒。十年前那场大火,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血书,还有消失在火海之中的密档,在脑海中翻涌。

“陛下到底想说什么?”沈砚后退半步,玄色官袍扫过案几,将茶盏碰得叮当作响。

萧彻指尖抚过案头镇纸,那是先帝御赐的和田玉,上面“忠君”二字被岁月磨得温润:“朕只是觉得,沈相推行新政的决心,或许与这桩旧案有关。”他突然将镇纸重重拍在案上,“但朕要的是听话的刀,不是藏着秘密的剑。”

雨声渐急,沈砚望着眼前这个年轻帝王,忽然意识到,这场君臣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深。萧彻看似在调查旧案,实则是在试探他的软肋,更是在警告——相权再大,也逃不过皇权的审视。

“陛下若信臣,臣自当披肝沥胆;若不信……”沈砚抬手取下腰间古玉,那是沈家最后的遗物,“这玉,陛下不如一并收了去。”

萧彻盯着他手中的玉,眸光闪动。片刻后,他轻笑出声,伸手将玉推回:“沈相误会了,朕只是觉得,御花园的牡丹虽美,终究少了些……”他凑近沈砚耳畔,声音低沉如蛊惑,“少了沈相这般,带刺的风骨。”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更漏声。萧彻整理衣襟,恢复了帝王仪态:“改日赏牡丹,沈相可莫要忘了。”他转身踏入雨幕,赤色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沈砚望着空荡荡的书房,握紧了手中的古玉。他知道,从今夜起,这场关于权力、真相与复仇的棋局,已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而萧彻手中握着的,不仅是皇权,还有足以摧毁他的致命筹码。

上一章 紫宸殿上,君臣初弈 惊澜之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冤情“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