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自习的铃声还没响,茱时微就抱着一摞物理练习册冲进教室。刚把本子往万时砚桌上一放,就发现他正对着张草稿纸发呆——上面画着个简易的单摆装置,摆球被画成了银杏果的模样,旁边标着行小字:“同步摆动频率=某同学的笑声频率”。
“偷看我答案!”她伸手去抢,却带倒了他桌角的玻璃罐。银杏果滚了一地,有颗刚好停在她的皮鞋尖前,像颗黄澄澄的句号。万时砚弯腰去捡时,指尖在她鞋面上碰了下,像在给这个句号添了个小尾巴。
“物理老师说要分组做单摆改进实验。”他把果核一颗颗塞回罐里,忽然往她练习册封皮上拍了拍,“咱俩一组,用银杏果测不同温度下的摆动周期。”茱时微刚想反驳,就看见他练习册里夹着片银杏叶,叶脉被红笔描成了电路图的样子,电源正极刚好对着她的座位方向。
第二节物理课,老师让各组提交实验方案。茱时微抢过笔就在纸上画:“我们用保温杯装不同温度的水,把银杏果吊在杯口,观察温度对摆长的影响!”万时砚在旁边补充:“还要记录室温、风速,以及某同学是否又在实验时偷吃薄荷糖。”
“谁偷吃了!”她用笔杆敲他手背,却被他抓住手腕往纸上按。笔尖在方案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像颗被压扁的银杏果。苏晓晓凑过来看热闹,忽然指着纸页边缘笑:“你们的笔迹都缠在一起了,像两根拧成麻花的棉线。”
午休时,两人抱着保温杯去实验室调试装置。茱时微刚把银杏果吊好,就被蒸汽烫得缩回手。万时砚伸手把她的手指往冷水龙头下按,另一只手稳稳扶着保温杯:“温度超过60摄氏度时,皮肤接触时间不能超过5秒,这是物理老师讲过的热传递常识。”
他说话时,指尖的创可贴沾了点水,变得半透明。茱时微忽然想起他总在摆弄那些果核,大概是早就被划了无数次。她从口袋里掏出片新的创可贴递过去,包装上印着只举着烧杯的小猫,和他靠枕上的图案如出一辙:“这个防水,比你的医用款可爱。”
万时砚低头撕创可贴时,她突然伸手把他的旧创可贴揭了下来。伤口比想象中浅,像道刚画的铅笔线。“我帮你贴。”她的指尖在他手背上顿了顿,把小猫图案的创可贴轻轻按平,刚好盖住那道划痕,“这样剥果核时就不会沾灰了。”
实验进行到一半,赵磊突然抱着篮球闯进来,大喊“伽利略组必胜”。篮球“咚”地撞在实验台边,保温杯里的水晃出半杯,刚好洒在茱时微画的实验图上。万时砚伸手去挡时,校服袖子被浸湿了一大片,却把她的练习册护得严严实实。
“赔我实验图!”茱时微故意板起脸,却在他转身拿纸巾时,偷偷把自己的干燥袖子往他胳膊上蹭。万时砚忽然回头,刚好撞见她的小动作,嘴角弯了弯:“看来需要增加一项实验:不同材质的校服吸水性对比。”
傍晚整理实验数据时,茱时微对着表格皱起眉。万时砚凑过来一看,发现她把“温度25℃”写成了“25颗银杏果”。“这样也行。”他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等号,“25颗果核的总质量,刚好等于25℃时的水密度。”说话间,他把那块小猫木板往桌角一靠,木板的影子刚好落在“25”这个数字上,像个温柔的括号。
放学铃响时,物理老师来检查实验记录,忽然指着他们的表格笑:“这最后一行的‘误差分析’怎么写的是‘某同学的头发掉进烧杯三次’?”茱时微的脸瞬间红透,万时砚却把笔往她手里塞:“补全它,就写‘误差来源:某同学总往我这边凑,导致视线偏差’。”
两人并肩走出实验室时,夕阳正把走廊的影子拉得老长。茱时微忽然想起早上滚落在鞋尖的那颗银杏果,回头望了眼实验台——玻璃罐被摆在窗台上,里面的果核在暮色里泛着微光,像串没说出口的省略号。而万时砚的指尖,正轻轻捏着她刚才给的那片创可贴,小猫图案在夕阳下晃悠,像在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