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的铃声刚掠过银杏树梢,茱时微就抱着一摞物理练习册冲进教室。她把本子往万时砚桌上一放,带起的风掀动了他摊开的草稿纸——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单摆,摆球被涂成浅黄,旁边标着行小字:"摆动频率=某同学的笑声频率"。
"偷看我作业!"她伸手去抢,却碰倒了桌角的玻璃罐。银杏果滚了满地,有颗停在她的皮鞋尖前,像个圆滚滚的句号。万时砚弯腰去捡时,指尖在她鞋面上轻轻一勾,像给这个句号添了个俏皮的尾巴。
"物理老师说要分组做单摆改进实验。"他把果核一颗颗塞回罐里,忽然用下巴点了点她的练习册,"咱俩一组,用银杏果测不同温度下的周期。"茱时微刚想反驳,就看见他练习册里夹着的银杏叶,叶脉被红笔描成电路图,电源正极恰好对着她的座位。
第二节物理课,各组提交实验方案。茱时微抢过笔就在纸上画:"用保温杯装不同温度的水,把银杏果吊在杯口,观察摆长变化!"万时砚在旁边补充:"还要记录室温、风速,以及某同学是否又在实验时偷吃薄荷糖。"
"谁偷吃了!"她用笔杆敲他手背,却被他抓住手腕往纸上按。笔尖在方案末尾画了个笑脸,像颗被压扁的银杏果。苏晓晓凑过来看热闹,突然指着纸页边缘笑:"你们的笔迹缠成麻花了,像两根拧在一起的棉线。"
午休时,两人抱着保温杯去实验室调试装置。茱时微刚把银杏果吊好,就被蒸汽烫得缩回手。万时砚抓着她的手指往冷水龙头下按,另一只手稳稳扶着保温杯:"超过60摄氏度,皮肤接触不能超过5秒,物理老师讲过的。"
他指尖的创可贴沾了水,变得半透明。茱时微忽然想起他总摆弄果核,大概早被划了无数次。她从口袋里掏出片新创可贴,包装上印着举烧杯的小猫,和他靠枕上的图案一模一样:"这个防水,比你的医用款可爱。"
万时砚低头撕旧创可贴时,她突然伸手帮他揭了下来。伤口浅得像道铅笔线,她把小猫创可贴轻轻按平:"这样剥果核就不会沾灰了。"他的指尖在她手背上颤了颤,像被羽毛扫过。
实验进行到一半,赵磊抱着篮球闯进来:"伽利略组必胜!"篮球撞在实验台边,保温杯里的水晃出半杯,刚好洒在茱时微的实验图上。万时砚伸手去挡,校服袖子湿了大片,却把她的练习册护得严严实实。
"赔我实验图!"茱时微故意板起脸,却在他转身拿纸巾时,偷偷用自己的干燥袖子往他胳膊上蹭。万时砚忽然回头,撞见她的小动作,嘴角弯了弯:"看来要加项实验:不同校服的吸水性对比。"
傍晚整理数据时,茱时微对着表格皱眉。万时砚凑过来一看,发现她把"温度25℃"写成了"25颗银杏果"。"这样也行。"他拿起笔在旁边画等号,"25颗果核的总质量,刚好等于25℃时的水密度。"说话间,他把小猫木板往桌角一靠,影子刚好落在"25"上,像个温柔的括号。
放学时物理老师来检查记录,指着表格笑:"误差分析怎么写'某同学的头发掉进烧杯三次'?"茱时微的脸瞬间红透,万时砚却把笔塞给她:"补全它,就写'误差来源:某同学总往我这边凑,导致视线偏差'。"
两人并肩走出实验室,夕阳把走廊影子拉得老长。茱时微回头望,玻璃罐在窗台上泛着微光,像串没说出口的省略号。万时砚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往她手里塞:“给实验成功的奖励。”
布包是用银杏叶图案的棉布缝的,摸起来软软的,里面滚出颗圆滚滚的东西——是颗被打磨得光滑透亮的银杏果核,上面用细针刻着只小猫,正踮着脚够悬在半空的柠檬糖,糖纸被刻成了星星的形状。
“比你的创可贴可爱吧?”他说话时,耳尖红得像被夕阳染过。茱时微捏着果核往他手背上一戳:“这是贿赂评审员!”力道轻飘飘的,却让他的指尖在她掌心多停留了两秒,像在数果核上的刻痕有多少道。
走到教学楼门口,赵磊正举着篮球等在银杏树下,看见他们就大喊:“校本教材编委会要拍实验视频,明天穿校服啊!”茱时微刚想摆手说“知道了”,就被万时砚拽着往操场跑,风掀起她的校服下摆,像只张开翅膀的小蝴蝶。
“干嘛跑这么快!”她喘着气笑,却任由他拉着穿过银杏林。落叶在脚下“沙沙”响,像在给他们伴奏。万时砚突然停下,指着地面笑:“你看,我们的影子被树叶切成了好多片,像被拼起来的银杏果。”
第二天拍视频时,茱时微特意把那颗刻字果核串在了手链上。镜头对准单摆装置时,她故意让摆球晃得厉害些,银杏果撞在保温杯上“叮咚”响,像在给拍摄打节拍。万时砚伸手扶杯子时,指尖在她手链上勾了勾:“注意摆幅,别让摄影师以为我们在捣乱。”
休息时,苏晓晓举着相机跑来:“快站近点,拍张合照放教材扉页!”茱时微刚往万时砚身边靠了靠,就被他伸手按住肩膀转了个圈——她的后背撞上他的胸口,两人的影子在地上叠成个完整的圆,像颗被阳光晒暖的银杏果。
“这样拍不到脸啦!”苏晓晓假装抱怨,镜头却悄悄记下了这幕: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她的手链垂在他手背上,刻着小猫的果核刚好落在他的创可贴旁边,像两只挨在一起打盹的猫。
视频拍完的傍晚,编委会送了两本烫金笔记本当纪念。茱时微翻开第一页,就看见万时砚写的字:“单摆周期公式里,最关键的参数是摆长——就像我们之间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好能接住对方的影子。”
她忽然想起昨天他塞给她的布包,原来里面还藏着张便签,画着个简易的秋千,秋千绳是用棉线画的,座位上摆着颗银杏果,旁边写着行小字:“下次实验,测测秋千荡到最高点时,某同学的笑声能传多远。”
夕阳漫过窗台时,茱时微把便签夹进笔记本,抬头看见万时砚正往玻璃罐里放新捡的银杏果。最上面那颗压着片小叶子,叶脉被他用红笔描过,像串没说出口的省略号,却在光影里慢慢连成了线,把所有的实验数据、果核刻痕、掌心温度,都串成了只有他们懂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