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铃响过半小时后,我才磨磨蹭蹭地收拾完教案。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走廊上只剩下保洁阿姨拖地的声音。我故意拖延时间,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要去赴那个十二年前的约定。
手机震动了一下,陌生号码发来短信:"你以前最喜欢用迟到考验我的耐心。——轩"
我盯着那个熟悉的语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十二年了,他还记得我这个小毛病。把那个老旧木雕塞进包里,我朝校园西北角的老槐树走去。
夕阳把树影拉得很长,宋亚轩正坐在我们小时候常坐的那根低矮树枝上,晃荡着腿。看到我走近,他利落地跳下来,白衬衫在风中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二十三分钟。"他晃了晃手机,"比小学时进步了,那时候你平均迟到三十七分钟。"
"你居然计时?"我惊讶地瞪大眼睛。
"计时、记录、统计分析。"他掰着手指数,"我还画过折线图,预测你下一次迟到时间。"
"变态。"我笑骂出声,随即意识到这是我们重逢后第一次自然的互动,仿佛中间十二年的空白根本不存在。
宋亚轩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拿出两盒草莓牛奶,插好吸管递给我一盒。这个动作太过熟悉,我的眼眶突然发热——小时候每次我迟到,他都会这样准备好牛奶等我。
"所以,"我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大明星宋亚轩现在要向我解释为什么假装不认识了?"
他的笑容黯淡了些,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牛奶盒:"公司有人设要求。'国民男友'不能有青梅竹马,尤其是..."他抬眼看了看我,"尤其是像你这样的青梅竹马。"
"我这样的?"
"漂亮的,聪明的,了解真实我的。"他轻声说,目光真诚得让人心跳加速,"李哥——就是我经纪人——说粉丝买的是幻想,任何现实都会破坏这种幻想。"
我嗤笑一声:"所以我要配合你演戏?在全校面前装陌生人?"
"私下不用。"他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力道很轻却让我无法挣脱,"小雨,我找了你很久。现在好不容易遇见,我不会再弄丢了。"
他的掌心温热,指尖有弹吉他留下的薄茧。我低头看着我们相触的皮肤,心跳声大得仿佛能被他听见。
"带你去个地方。"他松开手,从包里掏出帽子和口罩戴上,"我的秘密基地。"
跟着宋亚轩穿过几条偏僻的小路,我们来到艺术楼后一个不起眼的储物间。他从钥匙串里挑出一把银色的小钥匙,门开时,一股松木和阳光的味道扑面而来。
"这是..."
"音乐社的旧仓库,我申请改造成了练习室。"他打开灯,十平米左右的空间里,一架电子琴,一把吉他,几个音箱,墙上贴满了乐谱和便利贴。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一个小相框——里面是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照,两个小豆丁对着镜头傻笑。
我拿起相框,手指微微发抖:"你一直带着这个?"
"搬了十一次家,从没弄丢过。"他接过相框轻轻擦拭,"坐吧,给你听个东西。"
宋亚轩在电子琴前坐下,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悬停片刻,然后落下。前奏像是夏日的风,带着阳光和青草的气息。然后他开口唱道:
"第一个夏天,我们在槐树下相遇/你分我半包辣条,说要做一辈子朋友/第二个夏天,你教会我骑自行车/摔破膝盖的伤口,比不过你笑眼的温柔..."
歌词一直数到第十二个夏天,唱的是我们分离后他想象中我的样子。最后一段,他的声音微微发颤:
"第十二个夏天,我终于又找到你/能不能把错过的四季,写成一首未完的曲..."
歌声停止,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我们的呼吸声。我不敢抬头,怕他看到我通红的眼眶。
"《十二个夏天》。"宋亚轩轻声说,"写给你的。从十六岁开始写,每年加一段,想着找到你的时候就能唱完。"
"难听死了。"我哽咽着说,眼泪却砸在手背上,"旋律太简单,歌词又矫情。"
他大笑起来,伸手抹去我脸上的泪水:"口是心非这点倒是一点没变。"
我们肩并肩坐在地上,翻看他手机里存的照片——他出道前的,训练时的,还有偷偷保存的我的社交账号照片。我得知他曾经三次托人找我,甚至在我可能就读的大学门口等过整整一周。
"等等,"我突然意识到什么,"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这所学校任教?"
宋亚轩的笑容僵住了:"我...不知道。这次返校是公司安排的,看到教师名单时我差点在会议上跳起来。"
"所以是巧合?"
"是命运。"他认真地说,眼睛在暖黄色灯光下像融化的巧克力。
我们聊到天色完全暗下来,直到他的手机第十次震动。宋亚轩看都没看就按了静音:"李哥催我回酒店。"
"你明天真的要去我班上听课?"我突然想起这件事。
"当然。"他眨眨眼,"我可是模范校友。"
走出音乐室,夜色已深。宋亚轩坚持送我回家,我们保持着微妙的距离,像两个刚认识不久的陌生人。转过一个街角,一辆黑色商务车突然在我们面前停下。
车窗降下,露出一张严肃的中年男人的脸——正是昨天见过的李经纪人。
"上车,亚轩。"他的目光扫过我,冷得像冰,"还有这位...老师。"
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李经纪人通过后视镜打量我:"许老师是吧?听说你是亚轩的小学同学?"
"是的。"我握紧拳头,指甲陷入掌心。
"真巧啊。"他皮笑肉不笑地说,"不过我必须提醒你,亚轩现在是公众人物,任何特殊关系都可能被媒体过度解读。"
宋亚轩插嘴:"李哥,我们只是——"
"尤其是师生关系。"李经纪人加重语气,"粉丝不会喜欢这种新闻。亚轩的'纯净校园男神'形象是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的,不能被任何人破坏。"
车在我家小区门口停下。李经纪人递给我一张名片:"有任何关于亚轩的学校事务,请直接联系我。私人联系方式就不必交换了,你说呢?"
我僵硬地接过名片,宋亚轩的表情阴沉得可怕。下车前,我感觉到他悄悄在我手心塞了什么东西。
回到家,我摊开手掌——是一把银色的小钥匙,和一张纸条:"音乐室随时欢迎你。别理李哥,明天见。——轩"
第二天清晨,我的储物柜里多了一盒草莓牛奶和一张课程表,宋亚轩用荧光笔标出了他今天会"听课"的时间。第一节就是我的语文课。
走进高一(3)班教室时,后排已经骚动不安。宋亚轩穿着校服坐在最后一排,身边围满了举着手机偷拍的女同学。看到我进来,他立刻坐直身体,露出一个标准的"好学生"表情。
"今天我们学习《荷塘月色》。"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发抖,"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
整节课我都如坐针毡,能感觉到宋亚轩的目光一直落在我身上。提问环节,他竟然举手了。
"宋...同学,有什么问题?"
"老师,"他的眼睛闪着狡黠的光,"您觉得作者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是真心话还是自我安慰?"
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在暗指我们的处境:"我认为...作者既渴望融入热闹,又害怕失去自我。这种矛盾让他选择用孤独保护内心最珍视的东西。"
宋亚轩的笑容微微凝固,然后轻轻点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下课铃响,学生们一窝蜂地围住宋亚轩要签名。我被挤到讲台边缘,正收拾教案,一张折叠的纸条从课本里滑出来:
"放学后音乐室见。带上六年级那张'结婚证'。——轩"
我差点笑出声。六年级时我们模仿电视剧,用作业纸写过一张"结婚证",还按了血指印(其实是红墨水)。那张幼稚的纸条居然被他保存至今?
午休时,我被叫到教务处。李主任兴奋地告诉我,学校决定由我负责下个月的校庆演出,因为宋亚轩"特别指定"要与我合作。
"他说你们是老同学,沟通起来更顺畅。"李主任拍拍我的肩,"这可是展示我们学校的好机会!"
我勉强笑着答应,心里却知道这背后一定有宋亚轩的操纵。走出办公室,拐角处一个身影突然把我拉进消防通道。
宋亚轩把我困在他和墙壁之间,距离近得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柑橘香:"惊喜吗?我们要一起筹备校庆了。"
"你疯了?李经纪人昨天才警告过——"
"校庆是工作。"他压低声音,"工作接触合情合理。"顿了顿,他的目光柔和下来,"我想光明正大地和你相处,哪怕只有一会儿。"
他的呼吸拂过我的脸颊,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躲在衣柜里说秘密话的场景。那时的宋亚轩也会这样,用气声在我耳边说"别告诉我妈妈"。
"晚上见。"他后退一步,变戏法似的从我教案里抽走一支笔,"这个没收了,当人质。"
看着他的背影,我摸出包里那把银色钥匙。十二年后,我们又要开始一场秘密游戏。只是这一次,赌注不再是辣条或弹珠,而是更珍贵的东西。
放学后,我在音乐室门口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李经纪人。他靠在墙边抽烟,看到我时露出一个不达眼底的微笑。
"许老师,借一步说话?"
他带我走到走廊尽头,直截了当地说:"公司为亚轩规划了清晰的职业路线。明年个人专辑,后年影视剧主演,五年内进军国际市场。"弹了弹烟灰,他继续道,"这期间,任何绯闻都是绊脚石。"
"我只是他的老师兼校庆负责人。"
"别装傻。"李经纪人冷笑,"我看得出你们之间的...特殊气氛。亚轩从小就是重感情的人,这在这个圈子里是弱点。"
他把烟头摁灭在窗台上:"离他远点,许老师。偶像的生命周期很短,错过黄金期就什么都没了。你如果真为他好,就别当那个绊脚石。"
说完,他递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校庆赞助费,算是感谢你的'专业配合'。"
我没接。转身离开时,听见他在身后说:"想想他的未来。你能给他什么?平凡的生活?微薄的工资?还是一地鸡毛的现实?"
音乐室的门紧锁着,我没有用那把钥匙。回家路上,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宋亚轩的信息:"等了你两小时。出什么事了?"
我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最终回复:"临时有事。明天学校见。"
那个老旧木雕静静躺在我的书桌上,"永远在一起"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十二年前我们许下幼稚的承诺时,怎会想到重逢后的世界如此复杂。
窗外,初夏的雨悄然而至。我拿起手机,翻出宋亚轩今天偷偷塞给我的新号码,犹豫再三,还是保存了下来。备注名是:"十二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