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潇湘馆内烛火微摇,林黛玉斜倚在窗边,手中那枚香囊静静躺在掌心。她指尖轻抚过绣工精致的纹路,心中却如湖面泛起涟漪。方才宴席上甄家侍女的低语犹在耳畔:“我家老太君说,林姑娘与她缘分不浅……”
她垂眸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
紫鹃轻轻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见黛玉神色有异,她顿了顿脚步,“姑娘可是累了?”
“无妨。”黛玉将香囊收入袖中,抬眸看向紫鹃,“甄家那边可还有人来?”
紫鹃摇头,“只送来这香囊,并未多言。”
话音刚落,外头忽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是丫鬟低声通报:“林姑娘,甄府又遣人送来一份礼物,请您亲自查收。”
黛玉眉梢微挑,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她起身整理衣衫,缓步走向厅堂。
来人是一名身着素青长袍的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清瘦,眼神却极是清明。他递上一只乌木匣,声音不高不低:“这是甄府老太君特命小人送来的一本书籍,说是对姑娘有用。”
黛玉接过木匣,指尖触到匣身微微冰凉,似是久藏之物。她点头示意,待那人退下后,才缓缓打开匣盖。
一本古旧书籍静静躺在其中,封皮上赫然写着四个篆体字:《奇门遁甲》。
她心头一震,目光骤然凝重起来。
紫鹃站在身后,轻声道:“这书……怎会送到姑娘手上?”
黛玉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翻开扉页。纸张泛黄,墨迹苍劲,隐隐透出一股陈年檀香。她的手指沿着文字滑动,忽然停在一章标题上——“幻境通灵篇”。
她的心跳微微加快。
这一章的内容,竟与她在幻境中所见的符号、阵法极为相似。更令人不安的是,书中某一页角落,还画着一个图案——正是她在秦可卿房中见过的“青鸾纹”!
她猛然合上书册,目光深沉。
甄家到底知道多少?
她想起先前在幻境中听到的低语:“三界交汇,命轮重启。”那时她以为这只是幻境中的呓语,如今看来,或许并非偶然。
她缓缓起身,将《奇门遁甲》放入袖中,对紫鹃道:“你去把西厢房的炭盆添满,我今晚要研读此书。”
紫鹃应声而去。
黛玉独自一人走入卧房,轻轻掩上门。她盘膝坐于榻前,闭目调息片刻,随即闭上双眼,神识沉入眉心红痣之中。
熟悉的清凉感瞬间包裹全身,眼前景象一变,已然进入绛珠灵韵空间。
灵泉依旧清澈,水面倒映着点点星光。她走到神秘书架前,指尖拂过一排排典籍,心中默念:“关于《奇门遁甲》,是否有相关记载?”
书架仿佛感应到她的思绪,最上层的一本古卷缓缓浮起,落在她掌中。
她低头一看,书名赫然写着:《幻境秘录·上卷》。
她翻开书页,目光落在一段文字上:
“《奇门遁甲》乃上古秘术,传为黄帝所创,蕴含天地五行、阴阳变化之理。其书共分九卷,唯得‘青鸾纹’者,方可窥其全貌。传闻此书曾流落甄氏一族,代代守护,未曾外泄。”
她眉头紧蹙,心中疑云更甚。
甄家既然世代守护此书,为何会突然送给她?他们到底想试探什么?
她继续翻阅,终于在末尾找到一行小字:
“若遇持有‘青鸾纹’之人,当以诚相待,因其乃‘命轮重启’之钥。”
她的心猛地一沉。
命轮重启……她果然不是第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穿越者。
那么甄家呢?是否也知晓某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秘密?
她将两本书并列放于案上,目光在《奇门遁甲》与《幻境秘录》之间游移。思索片刻,她取出一枚银针,在指尖轻轻一点,将一滴血滴落在《奇门遁甲》的封面之上。
刹那间,一道微光从书中升起,隐约显现出一个模糊的印记——正是她曾在幻境禁地中见过的那个图腾。
她瞳孔微缩,呼吸略显急促。
这本书,竟然能回应她的血脉之力。
她意识到,甄家此举绝非偶然。他们不仅知晓自己的特殊之处,甚至可能早在暗中观察自己许久。
她迅速将两本书都收入空间,随后盘膝而坐,开始回忆今日宴席上的种种细节。
甄家使者中那位年轻男子的目光,那位年长妇人的试探性提问……一切都不像是巧合。
她必须先一步掌握主动权。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一个念头:如何调查甄家的真正意图?
空间书架似乎感应到了她的疑问,一道柔和的光芒自书架深处亮起,一本新书缓缓浮现而出。
她伸手接过,只见书名赫然写着:《探秘之术·隐行篇》。
她翻开第一页,上面写道:
“欲知敌情,须先隐己。隐行之法,首在于‘气机收敛’,次在于‘影形合一’,再辅以‘心神归寂’,方可在无声无息中接近目标。”
她嘴角微扬,眼中寒意渐起。
好啊,既然甄家想试探她,那她便顺水推舟,反客为主。
她合上书,站起身,目光坚定。
她不会坐等谜题揭晓,而是要亲手揭开真相。
夜风穿廊而过,吹动窗边竹帘,月光洒落在案几上,映出她侧脸的轮廓。她抬起手,轻轻合上书页,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她神色不变,轻轻吹灭烛火,转身躺回榻上,仿佛从未离开过。
片刻后,紫鹃推门进来,轻声道:“姑娘歇下了?”
“嗯。”她声音慵懒,似乎真的倦了。
紫鹃轻轻掩上门,脚步远去。
黛玉睁眼望着屋顶,目光幽深如夜。
她知道,从今夜起,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落,照亮了她眉心那颗红痣,也照亮了她心中悄然升起的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