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的化妆镜蒙着层薄雾,我用指腹蹭了蹭裙摆上的亮片,冰凉的金属质感顺着指尖漫上来。镜中映出林俊杰的背影 —— 他正对着灯光调整领结,金属搭扣硌得喉结微微发紧,琴箱上的贝壳挂坠轻撞镜沿,发出清越的声响。
“别紧张。” 他转过身时,吉他背带在肩头勒出浅浅红痕,“你看台下第三排,陈老师正举着相机呢。”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礼堂的紫色丝绒幕布低垂,台下早已座无虚席。校领导席位上的红色桌签格外醒目,家长们手中胶片相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宛如一片闪烁的星海。发间的玉簪轻轻晃动,睫毛上沾着的银色亮粉簌簌飘落,点缀在蓝纱裙上,恍若撒落的碎钻。
刹那间,全场灯光骤暗。主持人踏着聚光灯的光束走上舞台,西装袖口的金丝线在光线下熠熠生辉:“亲爱的老师、同学们,1997 年校园艺术节现在开始!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场的各位领导 —— 教育局的李司长,校董会的张主席,还有我们最敬爱的王校长!”
掌声如潮水般席卷整个礼堂。我轻拨古筝弦试音,清亮的泛音宛如晨露坠叶,指尖的薄汗却让琴弦变得滑腻。林俊杰站在侧幕,指尖轻拨吉他弦,震颤的琴弦仿佛在为我打着节拍。
第一个节目是初二(3)班的相声《校园趣谈》。两个男生身着长衫立于台上,带着南洋腔调的天津话包袱频出,逗得台下笑声不断。侧幕里,阿哲笑得直拍大腿,手中为《小美人鱼》准备的泡沫礁石道具险些撞倒布景板 —— 那礁石今早刚刷上新的蓝颜料,混合着后台的痱子粉气息,倒添了几分热闹。
紧接着是小品《课间十分钟》,初三学长将教导主任模仿得惟妙惟肖,叉腰的神态让前排老师都红了脸。我看得入神,指尖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发梢的亮片偶尔落在古筝上,随着琴弦震动轻轻跳跃。林俊杰斜倚在布景板旁,吉他随意挎在肩上,目光专注地望着舞台,唇角噙着一抹浅笑。
当舞蹈表演开始,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芭蕾社的女生们身着白色纱裙翩然旋转,足尖在舞台上划出细碎的弧线,宛如一群栖息湖面的天鹅。看着她们舞动的身影,我忽然想起排练《小美人鱼》时,自己踩着鱼尾裙笨拙转圈的模样,蓝纱拂过地板的声响,竟与此刻足尖鞋的摩擦声奇妙地重合。
节目依次上演,后台时钟的指针却似浸在水中的棉花,走得沉重又缓慢。轮到高二学姐的独舞《雀之灵》时,我轻碰林俊杰的胳膊:“你看,小雨她们在服装组那边朝我们挥手呢。”
布景组区域人头攒动。小雨高举着写有 “加油” 的亮片牌,风一吹,牌子卷成了筒状;小胖的鱼头道具从人群中探出,塑料眼睛在灯光下闪得滑稽;海巫学长的紫发格外显眼,正帮阿凯调整摄影机架 —— 他们负责的《小美人鱼》节目将压轴登场。
突然,主持人清亮的报幕声穿透后台的喧闹:“接下来有请高一(1)班的温星眠、林俊杰,为我们带来弹唱《翅膀》!”
聚光灯骤然打在身上,我险些在台阶上踉跄。舞台中央,古筝早已就位,蓝纱裙的裙摆如盛开的睡莲般铺展在地毯上。落座时,纱裙不慎勾住林俊杰的吉他线,我们同时弯腰去解,指尖在琴弦下轻轻相触,引得台下传来一阵轻笑。
“别慌。” 他贴近我耳畔低语,温热的气息让耳尖发烫。抬头时,睫毛上的亮粉落入他衣领,他喉结微微滚动,仿佛吞下了一颗星辰。
指尖触上古筝弦的瞬间,全场陷入一片寂静。林俊杰率先弹出一段舒缓的前奏,吉他滑音如飞鸟掠过湖面,从低音区轻盈跃向高音。我的古筝随即加入,清亮的泛音与吉他和弦缠绕交织,宛如两缕纠缠的春风。
“你的睫毛像翅膀,停在月光上……” 开口时,声音比排练时更加轻柔,尾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仿佛生怕惊扰了某个沉睡的梦境。台下的闪光灯骤然亮起,我一眼望见陈老师举着相机站在过道,镜片后的双眼弯成了月牙。
唱到副歌部分,我加快了古筝的节奏。林俊杰默契地调整拨弦力度,吉他的扫弦与古筝的刮奏激烈碰撞,如同海浪拍打礁石溅起的雪白浪花。我抬头看向他,聚光灯将他的碎发染成金色,琴箱上的贝壳挂坠闪烁微光,竟与我发间的玉簪遥相呼应。
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中,我们同时收手。古筝的余韵与吉他的震颤在空气中缓缓回荡,像一句未说完的情话。台下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声浪比之前任何一个节目都要热烈。
起身鞠躬时,裙摆扫过他的皮鞋。我眼角的梨涡盛满笑意,瞥见他耳尖红得如同熟透的樱桃。下台时,小雨和小雅挤在侧幕递来水杯,纸杯边缘还沾着细碎亮片:“你们刚才的眼神!绝了!”
阿哲重重拍着林俊杰的后背,力道大得仿佛要把吉他拍散架:“我全录下来了!回家让我妈用录像机翻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