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栩宁"常规人类心脏组织,"
田栩宁一本正经地回答。
田栩宁"但可能多了一两个...特殊模块。"
两人相视一笑,某种无形的隔阂在这一刻消融了。梓渝突然意识到,尽管他们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却在这差异中找到了互补的力量。
田栩宁"对了,"
田栩宁站起身。
田栩宁"有样东西给你看。"
他引导梓渝来到一个独立的终端前,调出一个程序界面。
田栩宁"基于你的绘画风格开发的创作辅助系统。不是取代艺术家,而是扩展创作可能性。"
屏幕上,梓渝之前的作品被分解成无数元素,然后重新组合成全新的图像——既保留了他的风格,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
梓渝"这...太神奇了。"
梓渝由衷赞叹。
田栩宁"你的艺术灵魂完好无损,"
田栩宁轻声说。
田栩宁"只是多了一双翅膀。"
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玻璃洒在两人身上,将实验室染成了梓渝画作中常见的金黄色调。在这一刻,数据与直觉、科技与艺术似乎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
日历翻到七月,城市笼罩在潮湿的热浪中。梓渝站在神经科技大厦的电梯里,松了松领口。今天是他二十五岁生日,但他没告诉任何人——连陈默都以为他的生日在下个月。这是他的习惯,自从父亲离开后,生日更像是一个需要独自熬过的日子,而非庆祝的理由。
电梯门在36层打开,林小微已经等在门口,今天她穿着淡黄色的套装,胸前别着一个向日葵形状的全息胸针。
"梓先生,早上好!"她的笑容比往常更加灿烂,"田总在实验室等您,说有特别安排。"
梓渝疑惑地皱眉。最近两周,他和田栩宁的合作渐入佳境。他教会了田栩宁如何用更富表现力的笔触作画,而田栩宁则帮他开发了一个基于自己风格的数字创作工具。但"特别安排"?这不像田栩宁的风格。
实验室的门虚掩着,梓渝轻轻推开,眼前的景象让他愣在原地——整个实验室被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画廊,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复制品,中央的球形装置投射出他画作的动态版本,色彩在空中流转,如梦似幻。
田栩宁"生日快乐。"
田栩宁从投影后面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他今天没穿往常的西装或高领毛衣,而是一件简单的深蓝色衬衫,袖口卷起,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和那块从不离身的机械表。
梓渝"你...怎么知道?"
梓渝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田栩宁"员工档案。"
田栩宁递过木盒。
田栩宁"打开看看。"
梓渝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呼吸为之一窒——那是一套古董画笔,象牙笔杆上镶嵌着细银丝,笔头用的是罕见的西伯利亚貂毛,即使在顶级画材店也难得一见。盒内的小标签注明这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大师们钟爱的品牌,现存完整套装不超过五套。
梓渝"这太贵重了,"
梓渝猛地合上盒子,像是怕被烫伤。
梓渝"我不能接受。"
田栩宁皱眉。
田栩宁"为什么?它们适合你的绘画风格。数据显示,使用优质工具能提升艺术家37%的创作满意度。"
梓渝"不是工具的问题!"
梓渝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
梓渝"这套笔至少值我半年工资,我怎么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