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测验的成绩单像一片沉重的铅云,压在了林晓心头。鲜红的“65”分刺眼地躺在纸页中央,像一道无情的嘲笑。
教室里充斥着试卷翻动的哗啦声,夹杂着低低的议论或懊恼的叹息。前排几个理科尖子轻松地交换着接近满分的试卷,笑容刺目。
林晓把头埋得很低,手指紧紧攥着卷子边缘,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里。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灰蒙蒙的天空映衬着她此刻的心情。
“嘿,别太在意,第一次嘛,摸底而已。”陈默探过头,扫了一眼她的分数,声音带着安慰。他自己的卷子上是醒目的“85”。“哪里卡住了?要不要……”
“不用了,谢谢。”林晓飞快地把试卷塞进桌肚,声音闷闷的。她不想被任何人看到,尤其是此刻。
一种熟悉的无力感和羞愧感攫住了她。高中才刚开始,数学这个拦路虎就如此狰狞地露出了獠牙。
放学铃声响起,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林晓慢吞吞地收拾着书包,刻意磨蹭着,想避开人群。
教室里的人渐渐走光了,只剩下值日生扫地的声音。她终于背上书包,走到教学楼门口。
冰冷的雨丝被风卷着扑面而来,带着初秋的寒意。她没带伞,望着密集的雨帘,踌躇不前。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旁边的楼梯快步下来,带着一阵清爽的风。是苏辰。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运动外套,拉链拉到下巴,单手拎着书包,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黑色的折叠伞。
他似乎没注意到门边的林晓,径直撑开伞就要踏入雨中。
林晓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避让的动作有些仓促。她的帆布鞋尖不小心踢到了墙边的消防栓,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闷响。
苏辰闻声转过头。他的目光落在林晓身上,带着一丝被打断的微讶。
当看到她空空的双手和望向雨幕的微蹙眉头时,他立刻明白了。
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空气有一瞬间的凝滞。雨声哗哗,是唯一的背景音。
林晓的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脸颊微热,只想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她今天已经够狼狈了。
苏辰的目光在她脸上短暂停留,没有多余的表情,也没有寒暄。
他忽然上前一步,将撑开的伞柄不由分说地塞进了林晓手里。
“拿着。”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然,仿佛这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
林晓完全愣住了,手指下意识地握住了那还带着他掌心温度的伞柄,冰凉光滑的触感让她一个激灵。
“我跑回去就行。”苏辰丢下这句话,甚至没等她反应,也没再看她,便拉高了外套拉链,低头猛地冲进了雨幕之中。
少年矫健的身影很快被雨帘模糊,消失在通往校门的小路上。
林晓呆呆地站在原地,手里握着那把沉甸甸的黑伞。伞面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雨珠,顺着伞骨滑落。伞柄上似乎还残留着他手指的力度和温度。
一种复杂而陌生的情绪在她心底翻涌,混杂着惊讶、无措,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她甚至没来得及说一声谢谢。
她撑开伞,走进雨中。黑伞隔绝了冰冷的雨丝,也隔绝了外界的一部分喧嚣。
伞下小小的空间里,只剩下她和他残留的气息。雨水敲打伞面的声音,此刻听来竟不那么令人烦躁了。
回到家,父母关切地询问第一天测验的情况。林晓含糊地应付过去,把那张刺眼的试卷更深地藏进书包底层。
晚上,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数学练习册上那些张牙舞爪的符号和图形,眉头紧锁。思路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挫败感如同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她烦躁地合上练习册,把脸深深埋进掌心。数学,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她面前。
周五下午最后一节是班会课。班主任李老师推了推眼镜,宣布了一个消息:
“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也为了促进不同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学校鼓励各年级成立兴趣社团或小组。我们班初步计划成立一个读书会,定期阅读讨论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学委报名。”
读书会?林晓的眼睛微微亮了一下。文学是她唯一能感到自信和放松的领域。
“老师,我报名!”一个清朗的声音在前排响起,带着一贯的自信。林晓抬眼望去,心跳漏了一拍——是苏辰。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侧影。
“好,苏辰。”李老师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还有谁?”
林晓的手指在桌下绞紧。她想举手,但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周围已经有几个同学陆续报了名,包括陈默。
“林晓,”陈默用胳膊肘轻轻碰了她一下,压低声音,“你不是最爱看书吗?报名啊!”
林晓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莫大的勇气,才缓缓举起了手,声音细弱但清晰:“老师……我,我也报名。”
李老师看了她一眼,点点头:“嗯,林晓。”
林晓的心这才落回实处,手心却已微微出汗。她下意识地抬眼看向苏辰的方向。
他正低头翻着书,似乎并未在意她的加入。
第一次读书会活动定在周六下午的学校小阅览室。林晓特意提前了十分钟到。阅览室不大,布置得很雅致,几张方桌拼在一起,周围散落着舒适的椅子。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栅。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令人安心的味道。
已经有几个人到了。陈默看到她,立刻笑着招手,拍了拍自己旁边的空位。林晓走过去坐下,感觉稍微放松了些。她的目光不自觉地扫向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