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结束后,那句“很细腻的解读”和那个带着探究与些许欣赏的眼神,像投入林晓心湖的石子,余波久久未散。
她抱着书本走出小阅览室,午后的阳光穿过高大的梧桐树冠,洒下斑驳跳跃的光点,落在她微烫的脸颊上。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阳光烘烤树叶的暖香。
“林晓,等等我!”陈默追上来,笑容明亮,“看不出来啊,深藏不露!刚才分析得真精彩,把我都听呆了。”他由衷地赞叹,眼神里满是佩服。
林晓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心底那点被认可的喜悦在陈默坦率的夸奖下变得具体而温暖。
“没有……只是刚好想到那些。”她声音轻轻的,像怕惊扰了这份难得的愉悦。
两人并肩走在回教室的林荫道上。陈默兴致勃勃地聊着刚才读书会的趣事,模仿某个同学发言时紧张的样子,逗得林晓忍不住弯了嘴角。
她偶尔回应几句,目光却不经意地掠过前方不远处那个挺拔的背影——苏辰正独自走着,步伐不疾不徐,阳光勾勒出他利落的肩线和微微晃动的书包带子。
他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回头。林晓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手里那本《挪威的森林》仿佛还残留着阅览室里思想碰撞的温度,以及他认真倾听时带来的奇异悸动。
一种难以名状的、带着一丝甜味的怅惘悄然弥漫。她和他之间,似乎因为那场讨论,在无形的空气中,多了一根极细极细的丝线,若有若无地牵动着。
回到教室,轻松的氛围很快被新的压力取代。课代表将一份通知贴在公告栏上:下月初举行年级数学竞赛,自愿报名,成绩优异者将获得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宝贵参考资格。
通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兴奋、议论、跃跃欲试,还有像林晓这样瞬间感到窒息的压力。
林晓盯着那张通知,鲜红的“数学竞赛”几个字像针一样刺着她的眼睛。数学单元测验那个刺目的“65”分又在眼前晃动。她默默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笔袋的边缘。
竞赛?那对她而言,是另一个遥不可及的、充满挫败感的世界。她甚至没有勇气去看报名表一眼。
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稀薄了。前排几个理科尖子已经开始讨论竞赛范围和往届真题,自信满满的声音像无形的压力网,将她牢牢罩住。
林晓拿出数学练习册,翻开昨晚卡住的那道几何证明题。复杂的图形和繁复的辅助线依旧像一团乱麻,死死缠住了她的思路。
她咬着笔杆,眉头紧锁,试图在草稿纸上画出新的辅助线,但越画越乱,挫败感如同冰冷的藤蔓,顺着脊椎一点点向上攀爬,缠绕住她的心脏。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但林晓的世界却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翳。
数学,这座横亘在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高山,从未像此刻这般陡峭和令人绝望。
这便是她少女时代的心事,总是有题目不会做,总是听不懂老师的讲解,这让她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巨大的伤害。
林晓想过报补习班,但是了解过之后便发现其价格之高,并不是她这种普通家庭能承受得起的,她便只能将这事儿压在心底。
罢了罢了,她同桌陈默的数学成绩似乎不错,林晓眼睛一转,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方法,眉头渐渐舒展。
随着上课铃的打响,同学们也不再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