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化的运镜进行改写*
清晨五点,我趴在办公桌上醒来,脸颊压着键盘留下深深的红痕。电脑屏幕微弱的光晕映照着昨晚整理的行业分析报告,仿佛在无声控诉我的熬夜。林小满和张奕蜷缩在沙发上睡得正香,地上散落着十几个可乐罐和零食包装袋,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我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醒他们。拿起白板笔,在公司唯一的玻璃隔断上写下今日目标:"1. 确定艺人定位 2. 拍摄首支短视频 3. 寻找资金渠道"。笔尖在玻璃上划过,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金融女,你都不睡觉的吗?" 林小满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把我的笔尖吓得一滑,留下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迹。
"嘘——" 我指了指还在熟睡的张奕,小声说:"去天台说。"
天台上的风带着初春特有的寒意,林小满点燃一支烟,火光在她指尖忽明忽暗。我注意到她右手中指有一道细长的疤痕,那是童星时期拍动作戏时留下的旧伤。
"你知道为什么我账号有粉丝却从不接广告吗?" 她吐出一个烟圈,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小满妹妹长大了',多好的噱头啊。"
我打开电脑,调出一组数据:"这是过去三年童星转型成功的案例,共性是他们都没有刻意回避过去,而是将'成长'作为卖点。" 我点开一个视频,"比如这位,直接拍了一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短剧,播放量破亿。"
林小满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像是触动了什么心绪。
"数据不会说谎。" 我调出她的社交媒体分析图,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你的粉丝中82%是25-35岁女性,她们关注你不是为了怀旧,而是因为你敢在直播里说'童星也会长痘痘'。"
她掐灭烟头,声音带着几分玩味:"所以?"
"所以我们要放大这种真实感。" 我在空中比划着分镜,语气渐渐激昂起来,"'过气童星的一天',从你早上挤地铁开始拍,最后回到这个天台,对着城市喊'我林小满回来了'。"
林小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却又迅速暗淡下去:"听起来很傻。而且我们连拍摄设备都没有。"
"用手机。" 我掏出自己的千元机,语气笃定,"现在最火的vlog博主都是用手机拍摄的。真实比画质更重要。"
"程总!" 张奕慌慌张张地冲上天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楼下有人找我,说是'麦浪文化'的......"
麦浪文化,当下最火的网红孵化公司。听到这个名字,我的胃部不由自主地一阵紧缩。
楼下的潮牌男耳朵上的耳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打量着张奕,语气温和中带着几分傲慢:"张奕是吧?昨天在西单地下通道看到你表演,挺有范儿。" 他递来名片,"我们正在招募音乐类达人,保底月薪两万,包装培训全包。"
张奕的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吉他背带,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谢谢赏识。" 我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拦在张奕面前,"不过张奕已经和我们签约了。"
"星辰娱乐?" 对方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嗓音忽然压低,带着几分轻蔑,"没听说过啊。小朋友,考虑清楚,这种小作坊给不了你资源。" 他凑近张奕耳边,声音刚好能让我听见,"我们下个月和'闪动'平台有战略合作,新人都有百万流量扶持。"
张奕的眼神明显动摇了。我迅速在脑海里检索麦浪文化的资料——去年刚成立,主打快餐式网红,平均生命周期七个月。
"张奕," 我直视他的眼睛,语气沉稳,"给我五分钟。"
回到办公室,我打开连夜为他做的分析报告:"你在B站的37个翻唱视频,最高播放量58万,最低也有3万,没有公司推广全靠自然流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摇摇头,刘海随着晃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意味着你有真实的观众缘。" 我调出数据图表,语气里透着几分兴奋,"你的粉丝画像显示,他们不仅喜欢你的声音,更爱看你改编歌曲的过程。这是可持续的才华,不是快餐网红能比的。"
我点开最后一个文件:"这是我为你设计的'定制化偶像培养方案'。第一阶段三个月,以音乐短剧形式发布原创歌曲;第二阶段参加《明日创作人》选拔;第三阶段......"
"'明日创作人'?" 张奕猛地抬头,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那可是顶级音乐选秀!我们这种小公司怎么可能......"
"正因为是小公司,才能全力推你一个人。" 我滑动屏幕,显示报名条件,语气笃定,"海选只看作品,不问出身。"
张奕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发出轻微的咕噜声。楼下,潮牌男不耐烦地按着汽车喇叭,喇叭声刺破清晨的宁静。
"我......我想试试。" 张奕的声音很轻,但足够坚定。
送走愤愤不平的星探后,我们立即投入拍摄。没有专业设备,也没有妆发团队,林小满用她的化妆品简单打理了一下三个人。我架起手机,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Action!"
林小满对着镜头做了个鬼脸:"大家好,我是林小满,就是那个你们在表情包里经常看到的'小满妹妹'。八年过去了,我现在长这样——" 镜头切换到她挤地铁的画面,背后人群流动,不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和交谈声。
拍到第三遍时,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发出刺耳的吱呀声。一个穿花衬衫的胖子大摇大摆走进来,金链子在他脖颈肉间闪烁不停。
"哎哟,我们小满妹妹这是要东山再起啊?" 他油腻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起了鸡皮疙瘩。
林小满的表情瞬间凝固:"刘胖子?"
"叫刘哥。" 胖子自顾自地抓起桌上的饼干,发出咔嚓咔嚓的咀嚼声,"听说老程住院了?啧啧,这破公司还没倒闭呢?" 他眯眼打量我,语气里带着几分审视,"小丫头,我是'天宇娱乐'艺人总监刘强,林小满的前经纪人。杨总最近在收购有潜力的经纪公司,你们这破地方虽然寒碜,但牌照还挺全......"
"不卖。" 我直接打断他,语气冰冷。
刘胖子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年轻人别急着拒绝。知道现在的行业形势吗?传统经纪模式已经死了!杨总说了,未来是资本的时代,小公司要么被收购,要么被挤垮。" 他随手扔下一张名片,声音里带着几分威胁,"想通了打给我。小满啊,要是这黄毛丫头撑不住了,刘哥这儿永远有你一口饭吃。"
他走后,办公室陷入一片难堪的沉默。林小满无意识地抠着那道疤痕,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那个杨总......" 张奕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像蚊子一样。
"杨天宇,'璀璨时代'前副总裁,去年自立门户。" 林小满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几分冷意,"业内人称'杨屠夫',专买小公司挖艺人,剩下的壳转手卖牌照。" 她转向我,眼神复杂,"程诺,刘胖子虽然恶心,但他没说错。我们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拿什么和别人拼?"
我正要回答,手机突然响起铃声。是王叔。
"小诺,李建国李总记得吗?你爸的老战友。他愿意借50万应急,条件是半年内还100万。"
电话那端传来的声音让我眼前一黑,心跳加快——半年翻倍,分明是高利贷。
"......我接受。"
挂掉电话,我发现林小满和张奕正盯着我。五十万,勉强够维持公司三个月的基本运营。
"听着,"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语气平稳下来,"下午我们去拍完剩下的素材,晚上我剪辑,明天发布。如果一周内视频不能涨粉十万,我们就......"
"就散伙?" 林小满挑眉问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玩笑的意味。
"就去拉更多投资。" 我打开电脑,调出刚刚收到的邮件,语气逐渐恢复冷静,"'闪动'平台对新账号的流量扶持政策,首周数据好的话,有机会拿到官方推广位。"
张奕突然举手,声音里透着几分激动:"我有个高中同学在影视学院,能借专业设备。"
林小满慢慢露出笑容:"我认识个过气造型师,欠我个人情。"
三双手叠在一起,温度传递。没有豪言壮语,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三天后,《过气童星的一天》发布。镜头里,林小满素颜挤地铁、吃泡面、对着镜子练习早已没人找她拍的台词。结尾处,她站在天台,背后城市灯火闪烁。
"我是林小满,今年23岁。八岁时所有人都认识我,十二岁时所有人都在说我'长残了',十六岁时我的戏服被拍卖,二十岁时在商场站台被认出来,观众说'你怎么混成这样'。" 她停顿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声音透着几分释然,"但你知道吗?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至少,这次是我自己选择的——"
视频定格在她转身的瞬间,字幕浮现:"而你们,正在见证我的选择。"
72小时后,播放量突破500万,点赞48万,评论区内无数人分享自己被标签困住的经历。我的手机不断弹出通知:"星辰娱乐"账号粉丝数突破10万。
深夜,我们瘫在办公室地板上,精疲力尽却兴奋难抑。张奕突然开口:"程总,那个定制方案......能再给我看看吗?"
我微笑着打开电脑。第一个赌注,我们赢了。但我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