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杀人案的第三起受害者出现时,宋临戈已经跟着张掣跑了半个月。死者是个中学老师,死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同样是胸口一刀,表情平静得诡异。
现场勘查时,张掣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叠照片。照片上是个十几岁的女孩,穿着校服,笑得很腼腆。照片背面写着日期,都是三年前的。
“死者叫周梅,教生物的,”张掣翻着照片,“三年前带过一个毕业班,这女孩是她班上的学生,叫苏晓,后来失踪了,至今没找到。”
宋临戈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照片上。苏晓站在实验室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装着小白猫的笼子,笼子上贴着个标签——“实验体73号”。
他的心脏突然抽痛了一下,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73号,那是他在实验室里的编号。
“怎么了?”张掣注意到他脸色发白。
“没什么,”宋临戈移开视线,“张队,你觉不觉得,凶手杀人,可能和这个失踪的女孩有关?”
张掣点头:“三个死者都教过苏晓,而且都在她失踪后不久就调了工作。周梅更是从重点中学调到了这个城郊的普通中学,像是在躲什么。”他把照片收进证物袋,“去查苏晓的失踪案,还有这三个老师当年的关系。”
调查进行得并不顺利。苏晓的父母在她失踪后不久就搬离了本市,学校里的老师要么说记不清了,要么就含糊其辞。只有一个老校工说,苏晓失踪前,经常往城郊的废弃研究所跑。
“废弃研究所?”张掣在地图上圈出位置,“就是我们发现第二具尸体的那个工厂附近?”
“是,”宋临戈的声音有些发飘,“那里以前是个生物研究所,十几年前因为违规实验被查封了。”
他没说的是,那就是他待了十六年的地方。研究所里有无数个像他一样的“实验体”,一半是人,一半是动物。他是唯一一个成功活到成年的“猫人”,拥有猫的听觉、视觉和速度,还有……在情绪激动时会显露的猫耳和尾巴。
那天晚上,宋临戈失眠了。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垃圾桶旁徘徊的白猫,突然觉得那就是另一个自己。他想起研究所里的日子,冰冷的针头,刺眼的灯光,还有苏晓——那个偷偷给他们带零食,会对着他的实验笼笑的女孩。
她是怎么失踪的?和那些老师有关吗?凶手又是谁?
第二天一早,张掣接到了线报,说在废弃研究所附近看到了一个可疑的人影,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两人立刻驱车赶去。
研究所的大门早就锈死了,张掣踹了好几脚才踹开一条缝。里面弥漫着灰尘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走廊两侧的房间都挂着“实验区”的牌子,玻璃门上布满了裂痕。
“分头找,保持通讯。”张掣拔出枪,朝左边的走廊走去。
宋临戈握着配枪,走进右边的走廊。这里的房间大多空着,只有最尽头的那间锁着门。他侧耳听了听,里面有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在翻东西。
他后退一步,猛地踹开门。房间里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文件和试管,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背对着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
“不许动!”宋临戈举起枪。
男人缓缓转过身,口罩滑落,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他的眼睛是浑浊的灰色,像蒙上了一层雾。
“73号?”男人笑了,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你居然还活着。”
宋临戈的瞳孔骤然收缩:“你是谁?认识我?”
“我是陈医生啊,”男人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当年负责你的实验。你忘了?是我给你注射的猫科动物基因,让你能在黑暗里看清东西,能跳得比谁都高。”
笔记本上画着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还有一张照片——年幼的宋临戈被关在笼子里,眼神空洞,旁边站着苏晓,正偷偷往笼子里塞一块蛋糕。
“苏晓呢?”宋临戈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她是不是发现了你们的秘密,被你们杀了?”
“杀她?”陈医生笑得更诡异了,“我们怎么舍得?她是唯一能和你们这些‘怪物’沟通的人。是那三个老师,他们发现苏晓在帮你们逃跑,就把她推下了楼。”
他指着笔记本上的日期:“就在三年前的今天,周梅推的她,另外两个老师看着,没人敢出声。”
宋临戈的耳边开始嗡嗡作响,眼前闪过苏晓的笑脸,闪过实验室里冰冷的器械,闪过那三个死者诡异的表情。愤怒像岩浆一样在他胸腔里翻滚,指甲刺破了掌心,渗出血来。
突然,他的耳朵尖开始发烫,头顶隐隐有东西要冒出来。他知道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了,急忙转身想跑。
“你以为你能逃掉吗?”陈医生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刀,“你和我一样,都是怪物!永远也变不成真正的人!”
他朝宋临戈扑过来,刀光闪着冷冽的光。宋临戈下意识地侧身躲开,动作快得超出了常人的反应速度。他抬手想格挡,却没控制住力气,一拳打在陈医生的胸口。
“咔嚓”一声脆响,陈医生的肋骨断了,倒飞出去撞在墙上,口吐鲜血。
宋临戈愣住了,看着自己的拳头。就在这时,张掣冲了进来,看到眼前的景象,脸色骤变。
“宋临戈!你在干什么?”
宋临戈猛地回头,正好对上张掣的目光。他看到张掣的视线落在自己的头顶——那里,一对银白色的猫耳正微微颤抖着,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