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终究是停了,当今圣上明晚要为叶少将军及众多将士举办接风宴的事传遍了整个上京,无人不称赞当今圣上的圣明,无人不称赞叶少将军的英勇无畏,无人不感激众多将士在战场上的拼命厮杀,换来了如今的安宁。
叶家,一时被推上了高台,以致于“苏家病弱嫡女配不上叶少将军”的谣言在民间传播。
红杏今早出门便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此刻两腮气鼓鼓的,正找苏辞诉说:“小姐,他们也太过分了!”
“好啦好啦,我的好红杏,别气了,不值得。”苏辞拉过她的手,安慰道。
雨兰依旧沉稳地说:“小姐不如好好准备今晚的接风宴?”
苏辞点头。于是主仆三人从早忙到晚,终于是打扮好了。
只见苏辞那如瀑布般的黑色长发被一支白玉簪挽起,身着一袭淡青色月华长裙,浅灰色貂绒斗篷下是她若隐若现的娇弱身姿。衣料随风扬起,宛若水墨画中走出的佳人。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尽显贵女风范。
“我家小姐真是天生丽质。” 红杏,雨兰眼睛亮闪闪的,似乎对一下午的成果很是满意。
苏辞莞尔一笑,看着铜镜中稍显红润的脸色,心中不禁感叹药效之奇。
“小姐,老爷、夫人和公子在外面等着了。”
苏母见自家女儿出来,赶忙迎了过去:“哎呀,我家阿辞真是越长越好看了。”顺势递了个手炉,一家四口一辆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起。
门前,苏辞刚下马车,一驾黑色马车便大摇大摆地走进宫去。
按照规定,大臣的马车须得停在宫门口,然后徒步走进宫中。能驾驶马车进去的,不是皇亲国戚,身份也一定大有来头。
“爹爹,那辆马车是谁家的?”苏辞好奇地问。
“瞧那独特的标识,应是摄政王府的马车。”
摄政王,当今陛下的叔叔,权倾朝野,即使是当今皇帝也要暂避锋芒。
突然,身后引起一阵惊呼,“这便是叶少将军吗?”
“果真是‘自古少年出英雄’。”
可真正引起骚动的是他身后的女子。
那女子头戴华饰,一双异域眼瞳风情万种,五色精致得像是女娲娘娘亲自捏造般,身上的华纱亦是皇家特贡。——那女子正是北齐公主明芊。
虽一身华贵,却让明芊觉得遭受奇耻大辱,那些人像是在对待一个娃娃,想给她怎么便怎么,从未问过她的意愿……
“不愧是北齐的公主,皮肤就是嫩滑。”刑部尚书之子王洋猥琐地说,惹得一众男子哄堂大笑。
明芊浑身颤抖,她…没有靠山了,她…只能忍。
此时的叶知澜径直走向苏辞,眼神温柔:“阿辞。”苏辞微笑以待。
苏母眼角擒着笑:“你看看这两孩子。”这话是对苏父说的。
苏父一幅不苟言笑的样子,只轻轻嗯了一声,又问叶知澜:“叶家小子,跟在你身后的那位?”
“陛下之命不敢不从。”一句话道出原委,但也给人无限遐想。(释义:不是我要带她来的,是陛下的意思,未来丈人放心,我断不会做出背叛阿辞之事)
按理来说,战俘不应交给一个臣子,皇帝如此之行径,怕是另有深意。
明芊就默默跟在其身后,听叶知澜与苏辞谈心。
谈他在边疆遇见的奇事,说她在京城时所见的繁华之景。
终于是走到了宴会大厅,众人齐齐坐下。
值得一提的是,叶知澜与苏辞坐在正对面,明芊在叶知澜身旁。
叶知澜作为宴会的主角,必是全场最亮眼的存在,很快他的身边便被恭维之人围得个水泻不通。
议事厅内,摄政王沈离与皇帝沈行越正交谈这什么,但谈话内容无从得知。
只知道,最后以沈离的那句“本王先行告退”结束了谈话。
此刻,沈行越的心情很不好。
他攥紧拳头,眼中有不甘,有算计,有狠辣。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宫道上,青衣忍不住吐槽:“若不是主子,哪有他如今的地位。他倒好,竟恩将仇报,想夺了太太上皇给主子的‘保障’。”
青玄眉头微皱:“青衣,慎言。”
沈离自己心中也知道,他这个侄儿啊,就是疑心病太重了,且不够成熟稳重。若不是当年大哥临死前的嘱托,他早就离开京城去游山玩水去了。
至于那封密信,沈行越自会查证真假,倒不需要他过多操心。
“我不,我就要说!怪不得他得不到济安县主的心!”
也不知沈行越听见这话,是先发怒还是先吐血。
青玄赶忙捂住青衣的嘴,半跪在地:“请主子饶恕。青衣还小,有些口不择言,属下今后定会严加管教。”
“无妨。”说着,便朝宴会厅走去。
今晚可是会上演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