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厦鸣星在画社墙角发现了个旧陶罐。罐口缠着褪色的蓝布条,解开后滚出一堆褪色的颜料管,其中支孔雀蓝颜料的盖子上,还留着半枚牙印——那是他七岁换牙时,总爱把颜料盖含在嘴里啃,姐姐便在管身上画了只龇牙的小松鼠,旁边写着“再啃就画成松鼠尾巴”。他忽然想起昨夜整理画具时,发现素描本夹层里藏着包松节油,瓶身上贴着片干槐花,和当年画社用来调颜料的那罐一模一样。
椿暮云蹲在槐树苗旁埋种子,指尖触到块凸起的青砖。撬开来看,下面压着本线装画册,纸页边缘都卷了毛边。里面画满了薰衣草田,却在每片紫色里藏着朵槐花,最末页贴着张剪报,是七年前南城晚报报道画社获奖的消息,标题旁有行小字:“暮云的薰衣草总少抹阳光,该加勺槐花蜜”。她忽然想起那年在画社后院,姐姐教她调紫色颜料时,总往颜料盘里撒把晒干的槐花碎,说这样画出来的颜色会带着暖香。
秦淮往壁炉里添柴时,木柴滚落的间隙露出个铁钩。拽出来才发现连着只帆布包,里面装着卷泛黄的画纸,是当年未完成的《四蝶图》。画稿上的蝴蝶翅膀都只画了半只,空白处却标满了批注:“暖灵的银蝶要加月光白”“鸣星的墨蝶该点朱砂痣”“暮云的紫蝶得掺薰衣草灰”“秦淮的蓝蝶要调塞纳河蓝”。他忽然摸到画纸背面有硬物,拆开竟是枚船票,七年前从南城到巴黎的单程票,票根上用铅笔写着:“等画完四只翅膀,就把船票换成回程票”。
白暖灵擦拭画社的旧画架时,在铁制的夹层里摸到卷布。展开来看,是块蓝白格子的围裙,胸前绣着只缺了角的蝴蝶,针脚处还沾着点颜料,和她樟木箱里那块染了槐花汁的围裙一模一样。围裙口袋里塞着张便签,是姐姐的字迹:“暖灵总把颜料蹭到围裙上,下次用槐花汁在口袋绣只小蝴蝶,脏了也看不出来”。她忽然想起那年画社展览,自己不小心打翻颜料盘,姐姐就是用这围裙帮她挡住污渍,转身却在她背后悄悄绣了只蝴蝶遮丑。
正午的阳光漫过塞纳河时,四人坐在画社门口的石阶上分食槐花面包。厦鸣星咬到块硬物,吐出来发现是颗裹着糖衣的槐树种,糖衣上用巧克力写着“归”字。他忽然想起昨夜修补旧风筝时,在竹骨里发现的字条:“风筝飞得再远,糖衣里的种子总会记得泥土的味道”。
椿暮云往风筝线上系铃铛时,线绳忽然缠成了结。解开的瞬间掉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块胭脂,正是她当年偷用的那款,脂盒里压着张纸条:“用槐花汁调的胭脂不会褪色,画社的墙根下埋着三罐,足够用到你们回来”。她低头看时,发现胭脂盒底层刻着个“等”字,笔画里嵌着点槐花粉,和画社老墙缝里的花粉颜色一般无二。
秦淮铺开新拓的风筝图纸时,风忽然卷来片落叶。落在图纸中央的空白处,恰好补全了蝴蝶翅膀的最后道弧线。他忽然发现图纸边缘有排针孔,连起来竟是串电话号码,拨过去才知道是南城老宅的新主人,对方说院里的老槐树每年都开花,树下总躺着些被风吹来的风筝碎片,像是在等什么人回来捡拾。
白暖灵把拼好的铜钥匙挂在颈间时,钥匙忽然发烫。低头看时,蝴蝶翅膀的纹路里渗出金粉,在阳光下拼出幅微型地图,标注着画社后院埋东西的位置。她忽然想起姐姐日记里的话:“钥匙不仅能开锁,还能打开时光的暗门”。
暮色漫上来时,四人举着修好的风筝往塞纳河边走。四只风筝在风里越飞越高,翅膀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线轴传来的震颤越来越清晰,像有什么东西正顺着线绳往回跑。白暖灵忽然指着天空喊:“看那云彩!”晚霞正在天边聚成槐花的形状,四只风筝穿过云层时,翅膀上的颜色忽然变得鲜亮,仿佛被故乡的阳光镀了层金边。
回到画社时,储藏室的门不知何时开了道缝。推开门发现,七年前他们埋下的时间胶囊正放在门口,铁盒上的蝴蝶锁已经打开,里面的画稿、颜料、风筝线都蒙上了薄灰,却在底层露出本相册,最后页贴着张新拍的照片——四人在塞纳河畔举着风筝的背影,背景里的圣母院尖顶旁,竟飘着朵形状像南城老槐树的云。
夜风吹进画社时,天窗上的玻璃忽然映出奇怪的影子。抬头看才发现,是四只风筝的影子叠在起,在月光里拼成了完整的蝴蝶,翅膀上的光斑晃啊晃,像极了当年画社后院的槐树叶,总在夏夜里筛下星星点点的光。
白暖灵忽然摸到颈间的钥匙在发烫,低头时看见蝴蝶翅膀的纹路里,金粉正顺着皮肤往下淌,在手腕上画出条细细的线,像极了当年姐姐牵她过马路时,总攥着她手腕的力道。她转头看向另外三人,发现他们的手腕上也浮现出同样的金线,四根线在空中轻轻摇摆,最终缠成个结,结上开出朵用光织成的槐花。
“该回家了。”秦淮忽然说,手里的回程票正泛着微光。画社的老座钟忽然敲响,钟摆的声音里混着熟悉的蝉鸣,像从南城老槐树的枝桠间穿洋过海而来。四只风筝线轴同时转动起来,线绳往回收的力道温柔又坚定,像有人在故乡的风中轻轻牵引。
月光淌过画社的地板,在墙角拼出完整的蝴蝶影子。白暖灵望着窗外渐渐聚拢的风筝,忽然明白姐姐早已把归途藏进了时光的褶皱里——在每片槐花的纹路里,在每只蝴蝶的翅膀上,在每个等待的晨昏里,那些散落在异乡的思念,终会顺着风筝线往回跑,像颗颗裹着糖衣的种子,穿过山海,落回故乡的泥土里,开出永不凋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