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碧鳞毒蛟盘踞的水潭,丁程鑫并未急于深入秘境腹地。他如同一个耐心的园丁,在这片古老而危险的森林中细致地“修剪”着自己的足迹。时而避开实力强横的妖兽巢穴,时而“偶然”发现几株年份尚可、但对如今的他而言并无大用的灵草,偶尔也会“险之又险”地从几波小型兽潮或天然毒瘴的边缘擦身而过。
他将一个运气不错、实力尚可、又懂得审时度势的炼气期弟子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几日下来,他的储物袋里倒也多了些不算珍稀却也能交代过去的收获。
这一日,他循着一缕极其微弱的、近乎消散的灵力波动,来到了一处不起眼的山坳。山坳被茂密的荆棘和藤蔓完全覆盖,若非他对能量感知远超常人,绝难发现此处的异常。
指尖凝聚一丝水汽,如同最灵巧的刻刀,悄无声息地切开坚韧的藤蔓,露出了其后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洞口。洞口幽深,向内望去一片漆黑,那微弱的灵力波动正是从洞内深处传来。
丁程鑫神识探入,并未察觉到活物气息,只有一股沉埋已久的、带着尘埃味道的腐朽灵气,以及……一种更为隐晦的、类似阵法禁制的残余波动。
他略一沉吟,便矮身钻了进去。
洞穴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眼前是一个约莫十丈见方的石室,四壁粗糙,布满青苔,显然荒废已久。石室中央,有一座半人高的石台,石台上刻画着早已黯淡无光的复杂符文,构成了一个残缺不全的阵法基座。那微弱的灵力波动,便是从这阵法基座的核心处散发出来。
而在石室一角,散落着几具早已风化得只剩白骨的尸骸,尸骸旁,丢弃着几件灵气尽失、锈迹斑斑的法器碎片。从骸骨的姿态和法器的损毁程度来看,他们生前似乎经历了一场短暂的、绝望的抵抗,最终力竭而亡。
丁程鑫的目光扫过那些骸骨,并未过多停留。他的注意力,完全被石台中央那残缺的阵法所吸引。
这阵法……有点意思。
并非什么高深的杀阵或困阵,更像是一种古老的、用于汇聚和提纯某种特定属性灵气的“聚元阵”。只是年代久远,核心符文磨损严重,能量回路多处断裂,早已失去了功效。
但以丁程鑫的眼界,只需一眼,便能逆向推演出这阵法完好时的七八分模样,甚至能隐约感知到,这阵法最初汇聚的,并非寻常五行灵气,而是一种偏向阴寒、沉凝的特殊能量,与他黑龙本源隐隐有一丝契合。
他走到石台前,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冰冷粗糙的符文刻痕。指尖触感传来,除了石头本身的凉意,还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磁性震颤。
是了,这石台材质也非普通山石,而是一种名为“引煞石”的偏门材料,对阴煞、寒属性能量有天然的吸引和承载作用。
一个念头在丁程鑫心中闪过。
他环顾四周,确认再无他人,也并无任何监视痕迹后,眼底一丝金芒流转,周身气息陡然变得幽深起来。
他并未释放龙元,只是将自身对能量规则的领悟,提升到了与此界化神修士相当的水平。随即,他伸出右手食指,指尖一缕精纯至极的黑色水汽萦绕,如同蘸满了墨汁的笔锋。
他对着那残缺的阵法基座,开始凌空勾勒。
指尖划过空气,留下道道凝而不散的黑色轨迹。那些轨迹并非随意涂抹,而是精准地补全了阵法中断裂的能量回路,修复了磨损的核心符文,甚至在某些关键节点,还依据他的理解,进行了细微的优化与强化。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与美感,仿佛不是在修复一个古老残阵,而是在进行一场优雅的创作。复杂的符文在他指尖诞生、连接、闪耀,与石台上原有的刻痕完美融合。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整个石台已然焕然一新!
原本黯淡的刻痕被流动的黑色灵光填满,构成一个完整、繁复而玄奥的图案。图案中心,一点深邃的幽光缓缓旋转,如同微型黑洞,开始自发地汲取着石室中弥漫的、以及从外界丝丝缕缕渗透进来的阴寒之气。
聚元阵,成了!而且经过他的改良,其汇聚阴寒灵气的效率,远超原版!
石室内的温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墙壁上开始凝结出细密的冰霜。那几具骸骨表面,也覆盖上了一层白霜。
丁程鑫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点了点头。他随手从储物袋中取出几块之前“捡到”的下品灵石,看似随意地嵌入阵法几个能量节点。
嗡——
阵法发出一声低沉的鸣响,运转得更加稳定。精纯的阴寒灵气开始源源不断地汇聚到阵法中心那点幽光之处,逐渐凝聚,压缩。
照这个速度,最多三五日,便能凝聚出一颗品质不错的“玄阴珠”。这东西对他本体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但若拿出去,对于修炼阴寒属性功法的金丹期修士,都算是不错的宝物了。
做完这一切,丁程鑫拍了拍手,散去了指尖的黑色水汽,周身那幽深的气息也瞬间收敛,恢复成那个只有炼气期波动的普通弟子。
他看了一眼那运转良好的阵法,以及开始凝聚的玄阴珠,嘴角微勾。
这样一来,等离开秘境时,他便能“意外”发现此地,并“幸运”地得到这颗玄阴珠,作为他秘境之行的“最大收获”。一个炼气期弟子,凭借一点阵法知识(可以推脱是家族传承或典籍所见)和运气,修复了一个残阵并获得宝物,虽然惊人,却并非完全无法接受。
这比他直接“捡到”重宝,要合理得多。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去别处继续“游荡”几日再来收取成果时,他脚步忽然一顿,目光再次落向石室角落那几具覆盖上白霜的骸骨。
方才专注于修复阵法,未曾细看。此刻在越发浓郁的阴寒之气浸润下,其中一具骸骨的手指骨节处,似乎有一点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冰霜的反光。
丁程鑫走过去,俯下身,拂开那骸骨指骨上的薄霜。只见在那中指指骨内侧,紧紧箍着一枚样式古朴、颜色暗沉、毫不起眼的铁指环。
若非阴气浸润使其温度骤降,与指骨产生细微差异,加之他目力惊人,绝难发现。
丁程鑫小心翼翼地将指环取了下来。入手冰凉,神念探入,如同泥牛入海,毫无反应。指环表面没有任何符文印记,看起来就像凡铁所铸。
但他可不这么认为。能在岁月和阴气侵蚀下保存至今,且能隔绝神念探查,这指环绝非凡物。只是其上似乎有着极强的封印,或者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开启。
有点意思。丁程鑫掂量了一下这枚铁指环,随手将其戴在了自己左手食指上,大小正好。指环触肤,传来一股更加深邃的凉意,但也仅此而已。
算是额外的收获吧。他不再逗留,转身离开了这处石室,重新用藤蔓将洞口遮掩好,抹去自己来过的痕迹。
数日后,丁程鑫掐算着时间,再次“偶然”路经这处山坳,“意外”发现了被藤蔓遮蔽的洞口,“好奇”之下进入探查,然后“惊喜”地发现了那座运转良好的聚元阵,以及阵法中心那颗已然凝聚成形、鸽卵大小、散发着精纯阴寒之气的玄阴珠。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玄阴珠,装入特制的玉盒中封存好,脸上露出了符合他当前身份的、难以抑制的兴奋笑容。
“运气真好!”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荡的石室里回荡,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
做完这一切,他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目光再次“不经意”地扫过那几具骸骨,仿佛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脸上适时地露出些许怜悯与肃穆之色。
“诸位前辈安息吧。”他对着骸骨微微躬身,算是尽了后辈之礼,这才转身离去。
走出山洞,重新掩好洞口,丁程鑫迎着林间稀疏的光线,眯了眯眼。
玄阴珠到手,指环藏秘。
这一次秘境之行,明面上的“收获”已经足够丰厚,足以让他在宗门内引起不小的关注了。
而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他抬头,望向秘境入口的大致方向,仿佛能穿透层层空间,看到那艘悬浮于沼泽上空的穿云梭,看到船首那道清冷的身影。
马嘉祺,待我出去,这份“惊喜”,你可还满意?
——春风拂过御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