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我在浮光掠影里等你
本书标签: 校园 

畅谈

我在浮光掠影里等你

凌晨四点的山坳还浸在墨色里,顾清欢是被一阵轻轻的叩帐篷声叫醒的。她摸索着拉开拉链,周砚的身影立在熹微的晨光里,外套搭在臂弯里,手里捏着两只手电筒。

“醒了?”他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往帐篷里递进来一瓶温牛奶,“陆杰他们还没起,我借了老板娘的热水壶热的。”

顾清欢接过牛奶时,指尖碰到他的手,带着山晨的凉意。她匆匆套上外套钻出帐篷,营地的篝火已经只剩一堆灰烬,露水在草叶上凝成细碎的珍珠,被手电筒的光照得亮晶晶的。

“观星台在山顶。”周砚打开手电筒,光柱在前方的石阶上投下两道交错的光,“路有点陡,跟着我走。”

石阶被露水浸得发滑,顾清欢跟着他的脚印往上走,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混着山间潮湿的草木气。偶尔脚下踉跄,他总能及时伸手扶她一把,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来,让她想起三个月前在画室,他也是这样扶住差点撞翻颜料盘的她。

“你怎么知道我醒着?”她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手电筒的光在她脸上晃了晃,能看见他耳尖的红。

“猜的。”他的声音低了些,“你以前说过,想看一次完整的日出。”

顾清欢的心猛地一跳。那是去年冬天的晚自习,她趴在文科班的窗台上看雪,随口跟程瑶说的话,没想到被路过的他听了去。

观星台是块平整的岩石,能俯瞰整个山谷。周砚把外套铺在地上,示意她坐下。山风卷着寒意掠过衣角,他忽然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肩上——是件洗得发白的蓝外套,带着他身上的温度,领口处还别着枚银色的校徽,是高三开学典礼时发的。

“还有一会儿。”他坐在她身边,手电筒关了放在两人中间,“等天边泛起鱼肚白,大概还要十分钟。”

顾清欢把脸埋在衣服领口,能闻到阳光晒过的味道。她偷偷侧过头看他,他正望着远处的山谷,侧脸的线条在微光里显得格外柔和,睫毛很长,垂下来时像小扇子。

她忽然很想让时间停在这里。没有倒计时的数字,没有母亲催着订机票的信息,没有隔着两层楼的距离,只有此刻并肩坐着的他们,和即将破晓的天。

“周砚,”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有话跟你说。”

他转过头看她,眼里映着远处零星的灯火:“嗯,我听着。”

“我要走了。”这句话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说出口时,指尖都在发抖,“下个月五号的机票,去多伦多。”

说完这句话,她紧张地攥紧了衣角,等着他的反应。是惊讶?是不舍?还是……无所谓?她甚至不敢抬头看他的眼睛。

可他只是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地“嗯”了一声,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今天的天气。

顾清欢猛地抬头,撞进他深潭般的眼眸里:“你……你不惊讶吗?”

“我知道。”周砚的目光落在她肩上的校服外套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自己的膝盖,“你第一次在画室翻留学手册时,我就知道了。”

她愣住了,想起三月中旬的那个下午,她把多伦多大学的宣传册藏在画夹里,周砚正好来借美术笔记,当时他的目光在册子上顿了半秒,她还以为他没看清。

“你第二次在茶水间说‘国外的颜料干得快’,第三次在红榜前说‘可能没机会看你写题了’……”他数着那些被她刻意隐藏的瞬间,声音很轻,“白嘉诚说你在学雅思,程瑶说你总看世界时区表,其实不用他们说,我也知道。”

顾清欢的眼眶忽然热了。原来那些她以为天衣无缝的暗示,早就被他一一捕捉,像收藏起散落在时光里的拼图,悄悄拼出了完整的真相。

“为什么……不问问我?”她的声音带着哽咽。

“怕你为难。”他转过头,目光直直地撞进她眼里,“你要是想说,自然会告诉我。”

天边忽然泛起一丝鱼肚白,淡青色的天光漫过山脊,把他的侧脸染得透亮。他忽然笑了,像冰雪初融:“所以,多伦多的冬天很冷吧?听说要穿很厚的羽绒服。”

“嗯,”顾清欢吸了吸鼻子,努力把眼泪憋回去,“表哥说会下很大的雪。”

“那要记得带暖手宝。”他像是在说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你总说冬天握画笔手会僵。”

他们就那样坐着,从天边泛起鱼肚白,到第一缕金光刺破云层,把山谷染成金红色。顾清欢说着多伦多的画室有多宽敞,说着那里的美术馆藏着多少名画,周砚听着,偶尔插一句“记得拍照片给我看”,或者“那边的数学题应该没国内难”。

没有人说“舍不得”,也没有人提“会不会忘记”,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惦念,比任何告白都更动人。

“清欢!周砚!你们跑哪儿去了?”程瑶的声音从石阶下传来,带着刚睡醒的迷糊,“老板娘把早饭做好了,白嘉诚说再不来吃,包子就被陆杰一个人吃光了!”

周砚站起身,伸手把顾清欢拉起来。她的手还在发抖,被他稳稳地攥在掌心,直到走到石阶旁才松开。

“你们俩居然偷偷看日出!”程瑶看着顾清欢肩上的外套,眼睛瞪得溜圆,“周砚你也太不够意思了,都不叫我们!”

“怕你起不来。”周砚的语气很自然,仿佛刚才在山顶的剖白只是场梦。

早餐摆在营地的长桌上,陆杰果然捧着个餐盘狂炫包子,看见他们就含糊不清地喊:“快来!这肉包绝了,我特意给你们留了俩!”白嘉诚坐在旁边,看见顾清欢时笑了笑,眼神里没有丝毫尴尬,像昨晚的告白从未发生过。

顾清欢咬着包子,忽然觉得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落了地。原来真正的告别,不是痛哭流涕的挽留,而是像这样,带着彼此的祝福,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然后坦然地走向各自的未来。

收拾东西时,周砚帮她把画板放进面包车的后备箱,动作仔细得像在对待易碎品。白嘉诚凑过来,撞了撞周砚的胳膊,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照顾好她。”

周砚没说话,只是往顾清欢的方向看了一眼。她正被程瑶拉着看手机里的照片,笑得眉眼弯弯,晨光落在她发梢,像镀了层金。

回程的面包车比来时安静些,陆杰靠在后座补觉,程瑶戴着耳机听歌,白嘉诚在副驾驶座上翻着相机里的照片,时不时念叨一句“这张周砚拍得太丑了”。

顾清欢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倒退的树影。周砚坐在她旁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上多伦多的天气预报。

车子驶进市区时,正午的阳光正烈。周砚在顾清欢楼下停住脚步,把她的画板递过来:“到了。”

“嗯。”顾清欢接过画板,忽然想起山顶的日出,“谢谢你……陪我看日出。”

“以后还有机会。”他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等你回来,我们再去看一次,看完整的。”

顾清欢的心跳漏了一拍,用力点了点头:“好。”

她抱着画板走进楼道,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身上,暖融融的。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周砚发来的信息:“记得查收邮件,给你发了份数学笔记,说不定国外用得上。”

顾清欢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敲下两个字:“好呀。”

这个夏天还没结束,他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七月四日的傍晚,夕阳把行李箱的影子拉得很长。顾清欢蹲在地上叠毛衣,指尖划过柔软的羊毛——是母亲上周特意去商场买的,说多伦多的冬天能冷到零下三十度。衣柜门敞开着,里面挂着的高中校服被单独放在一边,蓝白色的布料上,还留着周砚那件校服外套蹭上的淡淡颜料印。

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时,“周砚”两个字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清晰。

周砚:打算什么时候告诉他们?

顾清欢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指甲无意识地刮着“发送”键旁边的裂纹。这个手机还是高二生日时,程瑶、陆杰他们凑钱买的,后壳摔过三次,每次都是周砚拿着胶带帮她粘好。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打字:算了吧。我走了之后你再告诉他们,就说我……提前去适应环境了。

停顿了几秒,又补了一句:我怕他们闹,也怕自己忍不住。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蝉鸣忽然停了。她想起昨天程瑶还在电话里喊,说陆杰托人弄到了演唱会的票,等她“忙完那点破事”就一起去看;想起白嘉诚发来的消息,说找到家新开的画室,等她回来一起去写生。他们总以为她只是去参加个夏令营,像过去每年暑假那样,过不了多久就会背着画板出现在文科班的门口。

手机很快震动起来。

周砚:好。

周砚:那我能来送送你吗?

顾清欢看着那行字,忽然鼻子一酸。她想起山顶日出时,他说“等你回来”的语气;想起露营结束那天,他塞进她书包里的薄荷糖——是她喜欢的青柠味,包装纸上还画着小小的笑脸。

顾清欢:好。

顾清欢:明天上午九点的飞机,在T3航站楼。

周砚:知道了。早点睡。

放下手机时,行李箱已经装得差不多了。她把那本写满九十天的速写本放进随身包里,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是昨天补画的山顶日出,旁边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6:17,第一缕光落在他的睫毛上。”

上一章 告白 我在浮光掠影里等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