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后宫浮沉
本书标签: 古代  皇宫 

惊鸿一舞,祸水东引

后宫浮沉

舞殿内,烛火摇曳,金铃轻响。沈微婉谢舞退场时,皇帝的目光追着她袖中那抹鎏金绣纹,像是被什么勾住了魂。他忽然想起十年前江南烟雨里,那个穿着素衣却惊艳全场的少女。那时他还是太子,隔着帘幕看得出神,后来问起舞姿出处,她笑着说:“殿下若想知道,不如学学绣花?”于是他真学了,一针一线,她手把手教,绣的是并蒂莲。

“淑媛可还记得,这霓裳羽衣舞原该由谁来跳?”苏贵妃举杯轻笑,声音不大,却像一根细针扎进满殿热闹。

众嫔妃顿时安静下来,目光纷纷落在沈微婉身上。有人暗笑,有人皱眉,更多人等着看她如何应对。

沈微婉垂眸一笑,唇角微扬,像是听了个无趣的笑话。她缓缓抬头,视线掠过皇帝,最后停在苏贵妃脸上,声音柔和却不卑不亢:“娘娘说得是,臣妾确实僭越了。”她顿了顿,忽然转身,面向皇帝,低声道:“陛下可还记得是谁教您辨认苏绣与蜀绣?”

一句话,轻描淡写,却如一记重锤砸在皇帝心头。

他猛地想起,当年自己对绣工一窍不通,是沈微婉一点一点教他如何分辨针脚、丝线、绣法。那段时光,她耐心温柔,他亦曾许诺,要为她重排此舞。如今,她再舞霓裳,不过是想提醒他,那段情,未曾遗忘。

他抬眸看向她,正巧瞥见她转身之际,袖中一角鎏金绣纹闪过——正是那日她送上的证物。他眼神一凝,心中已有思量。

王德全站在殿外,手中捧着一张卷轴,迟迟未敢上前。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淑媛果真是用心良苦。”苏贵妃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笑意盈盈,“不过,陛下圣明,想必也明白,有些东西不是会跳一支舞就能弥补的。”

“娘娘所指何事?”沈微婉不动声色地问道。

“比如……僭越之罪。”苏贵妃放下酒杯,指尖轻敲桌沿,眼底藏着冷意。

就在这时,王德全缓步走入殿中,躬身行礼:“臣有要事启奏。”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仍落在沈微婉身上,似有所思。

“淑媛今日所跳之舞,乃是前朝废后独创的《惊鸿回雪》,此舞本属禁忌,淑媛明知故犯,实为大不敬。”王德全展开手中卷轴,“且臣在淑媛宫中搜得前朝舞谱残页,证据确凿,请陛下定夺。”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

某位嫔妃惊呼出声:“难怪方才淑媛舞姿如此眼熟,原来是废后的舞步!”

“真是胆大妄为!”另一人附和道。

苏贵妃轻摇团扇,笑意更深:“淑媛若真无意冒犯,怎会连废后独创的‘惊鸿回雪’都跳得惟妙惟肖?”

沈微婉垂眸浅笑,仿佛听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戏。

“请问公公,何为僭越?”她淡淡开口,语气平静。

王德全一愣,握着卷轴的手微微收紧。

“前朝废后所用舞谱,乃蜀绣针法所制,而臣妾自幼习苏绣,这卷轴上的针脚……”她走近几步,手指轻点卷轴边缘,“分明是蜀绣特有的锁针法。”

她这一番话,如石破天惊。

苏贵妃手中的团扇猛然一顿,笑容僵在脸上。

“倒是贵妃娘娘的舞姬,前日特意去尚仪局借了蜀绣图样。”沈微婉语气依旧温和,却字字诛心,“不知为何,偏偏选在春宴上使用?”

王德全神色微变,卷轴差点掉落,幸亏他反应快,才没当场出丑。

“若说模仿废后舞姿,不如问问贵妃娘娘。”沈微婉福身行礼,目光直视苏贵妃,“去年中秋,贵妃娘娘跳霓裳羽衣时,可不就是‘惊鸿回雪’的姿势?”

殿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有人小声议论:“好像是啊,去年中秋,贵妃娘娘的舞姿确实有些特别。”

“可不是嘛,当时我还觉得奇怪,怎么和画像里的废后那么像。”

苏贵妃脸色微变,强作镇定:“淑媛莫不是记错了?本宫向来只跳苏氏霓裳。”

“娘娘记忆有误也情有可原。”沈微婉微微一笑,“毕竟……那支舞,贵妃娘娘只跳了一次。”

皇帝一直沉默听着,此刻终于开口:“把卷轴拿上来。”

王德全迟疑片刻,终是将卷轴递上。

皇帝接过,展开细细一看,忽然冷笑一声:“好个锁针法,倒像是新绣的。”

王德全跪地请罪,额头贴地,不敢抬头。

苏贵妃强忍怒意,端起酒杯掩住脸上的阴郁。

沈微婉适时后退半步,低头浅笑,眸光如刃。

皇帝忽然起身:“淑媛舞姿出众,赏明珠十斛。”

众人皆是一惊。

“来日再赏卿舞。”他说完,转身离去,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沈微婉一眼。

暗处,太医匆匆入宫,手中捧着香囊检验结果。

……

夜风穿堂,沈微婉走出舞殿,春桃立刻迎上来扶住她。

“娘娘,您没事吧?”春桃低声问。

沈微婉摇头,轻声道:“我没事。只是……今晚的舞,跳得够不够好?”

春桃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点头道:“跳得太好了!陛下一直在看您。”

沈微婉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上。

星河璀璨,月光如水。

她低声呢喃:“只要他还记得,就够了。”

远处,苏贵妃望着她的背影,唇角微扬,眼中却藏着一抹阴冷。

“娘娘,她果真不甘心。”身旁嬷嬷低声说道。

苏贵妃冷笑一声:“她越是不甘,就越容易露出破绽。今夜只是开始,我要让她知道,在这后宫,谁才是真正的凤凰。”

与此同时,皇帝命王德全悄悄将那香囊送去查验,并传召太医复查沈微婉中毒之事。

王德全领命而去,临走前看了眼皇帝手中的鎏金银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夜风穿堂,沈微婉走出舞殿,春桃立刻迎上来扶住她。

“娘娘,您没事吧?”春桃低声问。

沈微婉摇头,轻声道:“我没事。只是……今晚的舞,跳得够不够好?”

春桃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点头道:“跳得太好了!陛下一直在看您。”

沈微婉微微一笑,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上。

星河璀璨,月光如水。

她低声呢喃:“只要他还记得,就够了。”

远处,苏贵妃望着她的背影,唇角微扬,眼中却藏着一抹阴冷。

“娘娘,她果真不甘心。”身旁嬷嬷低声说道。

苏贵妃冷笑一声:“她越是不甘,就越容易露出破绽。今夜只是开始,我要让她知道,在这后宫,谁才是真正的凤凰。”

与此同时,皇帝命王德全悄悄将那香囊送去查验,并传召太医复查沈微婉中毒之事。

王德全领命而去,临走前看了眼皇帝手中的鎏金银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

偏殿内烛火幽暗,沈微婉倚着锦榻,手中捏着半盏冷茶。

“娘娘,您今日在殿上说贵妃去年中秋跳过废后之舞……”春桃迟疑道,“可那晚奴婢分明记得,贵妃并未起舞。”

沈微婉轻笑,将茶盏放在案几上:“你没记错,贵妃确实没跳。”

“那您为何要这么说?”春桃一脸困惑。

沈微婉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绣纹,声音低柔:“你说,若有人想借舞谋事,是不是会提前演练?而去年中秋,她最宠爱的舞姬‘病倒’了,对吧?”

春桃猛地睁大眼:“所以……那支舞,是贵妃教她的?”

沈微婉不答,只轻轻吹了口气,将案上一缕发丝拂开。

门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是太医的声音:“娘娘,卑职奉陛下之命,来为您复诊。”

沈微婉抬眸,目光落在太医手中的药匣上。

“请坐。”她淡淡开口,“不知陛下为何突然命您前来?”

太医低头行礼:“回娘娘,陛下听闻您春宴之后身体不适,特命卑职彻查病因。”

“彻查?”沈微婉眉梢微挑,“不是例行诊治?”

“是。”太医顿了顿,从药匣中取出一个白瓷瓶,“这是从娘娘香囊中提取的香料残渣,陛下命卑职比对历年药方,查证是否有人刻意下药。”

沈微婉指尖一顿。

“香囊……”她轻声重复,“陛下竟如此在意。”

太医不敢多言,只低头调配药剂。

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小宫女气喘吁吁地冲进来,“苏贵妃派人送来了安神汤,说是特意为您熬的,补气养神。”

沈微婉看着那碗热腾腾的汤药,笑意加深。

“劳烦贵妃娘娘费心了。”她示意春桃接过,“放着吧,待我稍后服用。”

小宫女退下后,春桃压低声音:“娘娘,这汤……能喝吗?”

沈微婉端起汤碗,轻轻嗅了嗅。

“能。”她放下碗,眼神清亮,“但我不喝。”

春桃松了口气。

沈微婉却忽然站起身,走向窗边。

“去,把这碗汤原封不动送回去。”她吩咐道,“就说,我谢贵妃娘娘挂念,只是今夜已服了太医开的药,不便再饮汤。”

春桃应声而去。

沈微婉立在窗前,望着远方灯火未熄的凤仪宫。

她轻声道:“苏贵妃,你既不肯罢手,那就别怪我步步紧逼。”

——

次日清晨,宫中传言四起。

有人说春宴上沈淑媛跳的是废后旧舞,有人却反驳说那分明是新编霓裳,更有人说昨夜陛下亲自召见太医,彻查沈淑媛中毒一事。

凤仪宫内,苏贵妃正翻阅一封密信,脸色愈发阴沉。

“查清楚了?”她冷声问。

嬷嬷点头:“娘娘,那碗汤确实是安神药,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苏贵妃嗤笑,“那她为何不肯喝?”

嬷嬷沉默。

苏贵妃将密信揉成一团,扔进炭盆,火焰窜起,映红她眼底的怒意。

“她是在试探我。”她咬牙道,“她以为我不敢动手。”

嬷嬷低声道:“娘娘,若要除她,不如趁早。”

苏贵妃缓缓起身,走到铜镜前整理衣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是啊。”她轻声道,“既然她不愿喝汤,那就换种方式。”

——

御书房内,皇帝握着鎏金银簪,凝视案上那卷舞谱。

“王德全。”他忽然开口。

王德全急忙上前:“臣在。”

“昨日你呈上的卷轴,是谁给你的?”皇帝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德全额头渗出冷汗:“回陛下……是……是苏贵妃娘娘身边的嬷嬷。”

皇帝目光微冷:“苏贵妃。”

“是。”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她倒是沉不住气。”

王德全不敢接话。

皇帝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晨曦中的紫宸殿。

“沈微婉。”他低声念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王德全心头一颤,低头不语。

皇帝转身,目光锐利:“传朕旨意,三日后设宴清凉台,赏牡丹。”

王德全一惊:“清凉台?”

那是先帝与废后曾经共赏牡丹的地方。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让六宫都来。”

王德全躬身应命,退下时背脊已被冷汗浸透。

皇帝重新坐下,将鎏金银簪轻轻放入袖中。

“这一次。”他低声道,“我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上一章 惊鸿一舞,暗潮涌动 后宫浮沉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惊鸿一舞,祸福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