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我本公主
本书标签: 古代  亡国公主 

第十九章

我本公主

北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虞昭昭勒马立于山岗之上,远眺地平线上黑压压的戎族大军。她一身银色轻甲,长发高高束起,腰间配着那把萧景珩赠她的短剑。身后,三千虞国旧部骑兵静候命令,铁甲寒光映着朝阳。

"娘娘,探子回报,戎族主力已与陛下前锋交战。"副将策马前来禀报。

虞昭昭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挂在颈间的铜镜。按照计划,萧景珩率主力正面迎敌,吸引戎族注意;而她则带领虞国旧部绕到敌军后方,突袭大营。

"传令下去,全军隐蔽前进。"她低声命令,"等看到红色信号火箭,立刻进攻。"

副将欲言又止:"娘娘,此战凶险,不如让末将..."

"不必。"虞昭昭打断他,"我与戎族有血海深仇,此战必须亲自上阵。"

她没说出口的是,只有她在场,才能确保铜镜的秘密不被戎族得手。阿史那罗对铜镜的执着远超寻常,背后一定另有隐情。

大军借着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向戎族后方移动。远处传来沉闷的战鼓声和喊杀声,那是正面战场已经交火。虞昭昭心跳加速,脑海中浮现萧景珩浴血奋战的身影。尽管知道他身经百战,仍忍不住担忧。

正午时分,他们终于抵达预定位置。从高处俯瞰,戎族大营守卫稀疏,大部分兵力都已调往前线。虞昭昭刚要下令进攻,突然发现营中有一队人马正押送着什么向西北方疾驰。

"那是..."她眯起眼睛,随即脸色大变,"铜棺!他们找到了皇陵密室!"

铜棺是萧国皇室安放重要遗物的器具,戎族显然趁乱盗掘了皇陵。虞昭昭当机立断:"分兵!李将军,你带两千人按原计划进攻大营。剩下的一千人随我去追那队人马!"

副将急忙劝阻:"太危险了!陛下吩咐过..."

"来不及请示了。"虞昭昭已经调转马头,"若让他们带走铜棺中的秘密,后患无穷!"

她不等回应,一夹马腹冲下山坡。千名精锐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把银色的利剑,直插戎族运输队。

追击持续了半个时辰。戎族士兵发现追兵,分出部分人马断后。虞昭昭拔剑在手,第一个冲入敌阵。她的剑法得萧景珩亲传,简洁凌厉,几个回合便斩落一名敌将。

"保护娘娘!"虞国骑兵迅速形成保护圈,将虞昭昭护在中央,同时向运输队逼近。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运输队突然停下,十余名戎族武士转身迎战,为首的正是阿史那罗本人!

"虞国的昭阳公主!"阿史那罗独眼中闪着凶光,"我就知道你会来。"

虞昭昭勒住战马,剑指对方:"把铜棺留下,饶你不死。"

阿史那罗大笑:"你以为我费尽心思找铜棺是为了什么?里面的东西足以颠覆萧国!"他一挥手,手下掀开铜棺盖子,"看!这才是真正的萧国传位诏书!"

虞昭昭定睛一看,棺中果然躺着一卷明黄绢布,边缘绣着龙纹——确实是传位诏书的制式。

"先帝本欲传位给容夫人之子,也就是你!"阿史那罗狞笑,"萧景珩不过是个篡位者!"

虞昭昭心头一震,但很快冷静下来:"胡说八道!若真如此,韩玦为何要千方百计除掉我?"

阿史那罗语塞,随即暴怒:"找死!"他弯刀一挥,亲自冲上前来。

虞昭昭举剑相迎。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阿史那罗力大无穷,每一击都震得她手臂发麻。但她身形灵巧,借助马术不断变换位置,寻找破绽。

"娘娘小心!"一名虞国骑兵突然大喊。

虞昭昭侧身闪避,一支冷箭擦着她的脸颊飞过。趁她分神,阿史那罗一刀劈向她的坐骑。战马嘶鸣倒地,虞昭昭狼狈滚落,剑也脱手飞出。

阿史那罗高举弯刀:"去死吧!"

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正中阿史那罗手腕。他惨叫一声,弯刀落地。虞昭昭趁机拾起长剑,一剑刺入他的大腿。

"这一剑,为我母后容夫人!"

阿史那罗跪倒在地,独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不可能...我的计划..."

虞昭昭不再废话,一剑挑开他的腰带,将传位诏书夺了过来。她迅速展开查看,随即冷笑:"伪造的!玉玺印鉴都不对!"

阿史那罗面如死灰:"你...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见过真正的传位诏书。"虞昭昭将假诏书扔在地上,"萧景珩登基时,我在场。"

其实她根本没看过诏书,但赌阿史那罗也不清楚细节。果然,戎族首领上当了,脸色瞬间惨白。

残余的戎族士兵见首领被擒,纷纷投降。虞昭昭命人将阿史那罗绑好,亲自检查铜棺。除了假诏书,棺中还有几卷竹简,记录着萧国皇室的秘密。她来不及细看,全部收好。

"发信号!"她命令道,"通知陛下我们得手了!"

红色火箭冲天而起,在黄昏的天空中划出一道刺目的痕迹。几乎同时,远处也升起一支蓝色火箭——那是萧景珩的回应。

"回援陛下!"虞昭昭翻身上马,"快!"

当他们赶回主战场时,战况已经白热化。萧景珩的主力被数倍于己的戎族大军包围,形势岌岌可危。虞昭昭毫不犹豫地下令冲锋,千骑如虎入羊群,瞬间撕裂戎族防线。

"是皇后娘娘!"萧国士兵欢呼起来,"援军到了!"

虞昭昭在乱军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终于,她看到了——萧景珩站在一处高地上,玄甲已被鲜血染红,手中长剑依然寒光凛凛。他也看到了她,两人隔着战场四目相对。

无需言语,他们默契地调整阵型。萧景珩率军向前突击,虞昭昭则包抄侧翼。戎族大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当夕阳西沉时,战争已经结束。旷野上尸横遍野,但萧国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

战后清点,虞昭昭才得知萧景珩在战斗中受了伤。她急匆匆赶到主帅大帐,看到军医正在为他包扎肩部的伤口。

"谁让你进来的?"萧景珩抬头,语气严厉,眼中却满是担忧,"不是说好你在后方..."

虞昭昭不等他说完,直接扑进他怀里:"我抓到阿史那罗了。"

萧景珩闷哼一声,显然是碰到了伤口,但仍紧紧抱住她:"朕看到了你的信号。打得好。"

军医识趣地退下。虞昭昭这才仔细查看萧景珩的伤势——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从左肩延伸到锁骨,再偏一寸就会伤及咽喉。

"你这个疯子!"她声音发颤,"为什么亲自冲锋?"

萧景珩低笑:"彼此彼此。"他抬起她的下巴,看到脸颊上的箭伤,眼神一暗,"谁伤的你?"

"已经死了。"虞昭昭轻描淡写地带过,从怀中取出缴获的竹简,"看这个。"

竹简上记载的竟是韩玦与戎族的密谋,以及...关于铜镜的真正秘密。

"铜镜上的纹路确实是乐谱。"萧景珩快速浏览,"而且是调动'影卫'的指令。"

"影卫?"

"先帝的秘密部队,专门执行特殊任务。"萧景珩解释,"朕一直以为影卫随先帝去世而解散,没想到..."

"他们还效忠于持有铜镜的人。"虞昭昭接上他的话,"而这首曲子就是召唤他们的信号。"

萧景珩若有所思:"所以容夫人留下铜镜,是想在必要时有人能保护我们。"

虞昭昭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阿史那罗提到传位诏书..."她将假诏书的事告诉了萧景珩。

萧景珩冷笑:"拙劣的离间计。"他从贴身处取出一卷真正的传位诏书,"先帝临终前亲手交给朕的。"

虞昭昭没有去看诏书内容:"我不需要看。无论上面写什么,你都是最好的皇帝。"

萧景珩凝视她良久,突然拉过她的手,轻轻擦去上面的血迹。当水盆中的清水染成淡红时,他注意到她手腕内侧有一个小小的月牙形胎记。

"这是..."

虞昭昭不解:"从小就有,怎么了?"

萧景珩从行李中取出一幅小像,是先帝年轻时的画像。画中人的手腕上,赫然也有同样的胎记!

"皇室血脉的标记。"萧景珩声音微哑,"朕也有,在右肩。"

虞昭昭抚摸着画像,突然泪如雨下。所有的猜测、所有的疑虑,在这一刻都有了确凿的证据。她确实是先帝的女儿,容夫人的骨血。

萧景珩将她拥入怀中,两人静静相拥,无需言语。

夜深了,营帐外篝火熊熊。虞昭昭为萧景珩换好药,轻声哼起那首完整的铜镜民谣。曲调悠扬婉转,比之前她记得的部分更加复杂动人。

萧景珩闭眼聆听,忽然皱眉:"朕的头痛..."

"又发作了?"虞昭昭紧张地问。

"不。"萧景珩睁开眼,不可思议地看着她,"是...不痛了。多年来第一次,完全不痛了。"

虞昭昭愣住,随即恍然大悟:"这首曲子...是容夫人为你准备的良药!"

萧景珩将她拉入怀中,下巴抵在她发顶:"她一直在保护我们,即使死后..."

虞昭昭靠在他胸前,听着他平稳的心跳。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但此刻,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

次日清晨,萧景珩召集众将议事。阿史那罗被押上来,独眼中满是怨毒。

"跪下!"侍卫一脚踹在他膝窝。

阿史那罗硬挺着不跪:"要杀便杀!戎族勇士不怕死!"

萧景珩冷笑:"朕不杀你。朕要你亲眼看着戎族臣服。"

他下令将阿史那罗囚在铁笼中,随军游行各部落。同时宣布对投降的戎族部落实行怀柔政策:只要宣誓效忠,便可保留牧场和部分自治权。

"陛下!"一位老将反对,"戎族反复无常,应当赶尽杀绝!"

虞昭昭适时开口:"将军,杀戮只会埋下仇恨的种子。我提议在边境设立互市,以茶盐换戎族马匹,久而久之,他们离不开我们的物资,自然不敢反叛。"

萧景珩点头:"就依皇后所言。但若有部落胆敢反叛..."他眼中寒光一闪,"朕必亲征,灭其全族!"

这就是他们的治国之道——怀柔与威慑并用,刚柔相济。众将见帝后意见一致,不再多言。

三日后,大军凯旋回京。虞昭昭与萧景珩并辔而行,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得胜之师。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天响。

"看。"萧景珩指向城门,"那是..."

虞昭昭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城楼上挂着一条巨大的横幅,上面绣着四个大字:

"双王临朝"

她转头看向萧景珩,发现他正含笑望着她,眼中满是骄傲与爱意。

"回家了。"他轻声道。

虞昭昭微笑点头,与他一起踏入城门。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彼此相伴,无所畏惧。

上一章 第十八章 我本公主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