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开学的第一天,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予安坐在最角落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英文原版小说,手指轻轻摩挲着书页边缘。图书馆里冷气开得很足,他却依然穿着夏季校服短袖,露出的手臂白皙得近乎透明,能看清下面淡青色的血管。
“砰——”
窗外篮球场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打断了周予安的阅读。他皱了皱眉,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目光不经意地扫向窗外。一个穿着红色篮球背心的男生正高高跃起,完成了一记漂亮的扣篮,阳光下他的笑容灿烂得刺眼。
周予安收回视线,重新埋首于书本。开学第一天就如此喧闹,接下来的学期恐怕不会太安静。
“同学们安静!现在开始调座位。”班主任李老师敲了敲讲台,高二(3)班的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
周予安站在教室后排,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座位表被投影在白板上,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三排靠窗,旁边是...宋阳?
“嘿,你就是周予安吧?”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周予安转头,对上了一张阳光的笑脸。是早上那个打篮球的男生,此刻他额前的碎发还微微湿着,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薄荷沐浴露的味道。
“嗯。”周予安简短地应了一声。
“我是宋阳,体育委员。”宋阳伸出手,“以后就是同桌了,多多关照啊学霸。”
周予安迟疑了一下,轻轻握了握对方的手。宋阳的手掌温暖干燥,指腹有打篮球留下的薄茧,与他冰凉纤细的手指形成鲜明对比。
“好了,大家按照座位表就坐,我们马上开始班会。”李老师拍了拍手。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座位旁。周予安动作轻缓地放下书包,取出笔记本和钢笔整齐地摆在桌上;宋阳则大大咧咧地把书包往地上一扔,从裤兜里掏出一支圆珠笔,笔帽上还沾着不知道哪场篮球赛留下的划痕。
班会内容无非是新学期安排和纪律要求,周予安认真记着笔记,余光却瞥见宋阳在课本上涂鸦。他画得还不错,一个活灵活现的篮球明星Q版头像。
“周予安。”班会结束后,李老师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周予安,“你的体育免修申请表交了吗?医务室张老师刚才问我。”
周予安一怔,眉头微微蹙起。他确实忘了这事。先天性心律不齐让他免修体育课,但每学期都需要重新提交医院证明。
“我明天...”
“李老师!”宋阳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笑嘻嘻地插话,“周予安把表给我了,我刚才急着去体育部开会,忘记转交给张老师了。我现在就送去医务室!”
李老师点点头:“那快去吧,放学之前必须交上。”
走出教室,周予安疑惑地看向宋阳:“我没有...”
“我知道。”宋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方正的纸,“早上发新书的时候,这张表从你课本里掉出来了。我看是免修申请表就顺手收着了,本来想课间给你的。”
周予安接过表格,上面确实已经填好了他的信息和医生签字。他抿了抿嘴唇,轻声道:“谢谢。”
“客气啥!”宋阳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去帮你交吧,你不是要去图书馆还书吗?分头行动效率高。”
没等周予安回应,宋阳已经抓过申请表,三步并作两步跑下了楼梯。周予安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活力四射的背影消失在转角处,心里泛起一丝难以名状的情绪。(交到新朋友兴奋的)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肩膀,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宋阳手掌的温度。奇怪,明明只是最普通的同学间的肢体接触,为什么会让他如此在意?(因为宋阳碰伤他了)
周予安摇摇头,转身向图书馆走去。不过是新学期的一个小插曲罢了,他和那个阳光过头的体育委员,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
周四下午的体育课,烈日当头。周予安坐在操场边缘的梧桐树下,膝盖上摊开一本《量子物理简史》。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哨声和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他推了推眼镜,试图集中注意力在书本上。
“周予安!小心!”
一声惊呼突然从远处传来。周予安还没来得及抬头,一道黑影已经呼啸着朝他面门飞来。
“砰!”
篮球正中他的眼镜,金属框架狠狠撞在鼻梁上,一阵尖锐的疼痛袭来。周予安眼前一黑,书本从膝头滑落,他下意识捂住脸,感觉到温热的液体从鼻腔流出。
“哎呦喂!周予安你没事吧?”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宋阳喘着粗气在他面前蹲下,运动背心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
周予安松开手,看到掌心的血迹,皱了皱眉。他的眼镜歪在一旁,左侧镜片裂成了蜘蛛网状。
“医务室...”他刚开口,就被宋阳一把拉了起来。
“我送你去!”宋阳的声音里满是愧疚,他一手捡起周予安的书和眼镜,另一只手不由分说地扶住他的胳膊,“还能走吗?鼻子很疼吗?”
周予安轻轻挣脱宋阳的手,自己按住鼻子:“没事,只是轻微出血。”他的声音闷闷的,带着一贯的疏离。
去医务室的路上,宋阳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跟在周予安身侧,时不时偷瞄他的脸色。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下来,在周予安苍白的皮肤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宋阳注意到他的睫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透明的棕色,像蝴蝶翅膀一样微微颤动。
“对不起啊,”宋阳第三次道歉,“我传球太用力了。”
周予安摇摇头:“意外而已。”
医务室里,校医简单检查后确认只是轻微鼻黏膜出血,很快就止住了。周予安坐在床边,看着宋阳小心翼翼地把他的眼镜放在床头柜上,镜框已经变形,镜片更是惨不忍睹。
“这眼镜多少钱?我赔你。”宋阳挠了挠后脑勺,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落。
“不用。”周予安简短地回答,“我有备用的。”
“那怎么行!”宋阳声音突然提高,引得校医往这边看了一眼,他立刻压低声音,“是我弄坏的,我必须负责。要不...我每天放学陪你走到公交站?直到你拿到新眼镜为止。”
周予安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着宋阳。对方的表情异常认真,眉头紧锁,眼睛里写满了坚持。他忽然觉得拒绝这样一双眼睛是件很困难的事。
“随你。”最终,他轻声说。
放学铃响起,周予安慢条斯理地收拾书包。教室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他余光瞥见宋阳站在门口,和几个篮球队的队员说着什么。
“阳哥,今天不训练了?”一个染着黄发的男生勾住宋阳的脖子。
宋阳摇摇头:“有点事,你们先练。”
“什么事啊这么急?”另一个队员好奇地问。
宋阳朝教室里的周予安努了努嘴:“陪我们班学霸去配眼镜。”
黄毛挤眉弄眼:“哟,就那个书呆子呀?”
周予安拉上书包拉链的动作顿了一下。书呆子。这个词他从小听到大,早已免疫。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听起来格外刺耳。
“闭嘴。”宋阳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周予安年级前十,你连他一半都比不上。走了。”(因为觉得好朋友被侮辱了,所以生气,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周予安走出教室时,宋阳已经恢复了那副阳光灿烂的样子,仿佛刚才那句冷硬的“闭嘴”不是出自他口。(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你家住哪个方向?”宋阳边走边问。
“青园小区。”
“哇,那不就是坐11路?我回家也坐那趟,不过比你早三站下车。”宋阳眼睛一亮,“太巧了!”
周予安没有回应,但他注意到宋阳说这话时手指不自然地敲打着书包带,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宋阳说谎时的小动作。实际上,宋阳家住在完全相反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放学宋阳都会准时出现在周予安桌前,帮他拿书包,一路喋喋不休地讲着课堂趣事和篮球赛况。周予安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偶尔应一声,但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厌烦。
周五的公交站台,周予安看着远处驶来的11路,突然开口:“备用眼镜我昨天找到了。”
“啊?”宋阳愣了一下,“那...我今天不用陪你了?”
周予安观察着宋阳脸上闪过的失落,不知为何心里微微一颤:“随你。”
公交车进站,两人一前一后上车。周予安习惯性地走向后排靠窗位置,宋阳自然地坐在了他旁边。
“其实...”宋阳犹豫了一下,“我挺喜欢和你一起走的。你虽然话不多,但是个好听众。”
周予安转过头,窗外的夕阳正好映在宋阳侧脸上,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他忽然发现宋阳的下巴上有一道很小的疤痕,以前都没注意到。
“为什么?”周予安问。
“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要和我一起走。”周予安的声音很轻,“我们不是一类人。”
宋阳笑了,眼睛弯成两道月牙:“谁说朋友必须是一类人?我就喜欢你这种安静的性格,而且...”他神秘地压低声音,“你其实没表面那么冷漠。”
周予安怔住了。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评价他。
周一早晨,周予安戴着备用眼镜走进教室时,发现宋阳已经坐在位置上,正往桌洞里塞什么东西。
“早啊!”宋阳热情地打招呼,然后献宝似的从桌洞里拿出一个精致的眼镜盒,“给你的!”
周予安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副黑框眼镜,款式和他原来那副几乎一模一样,但镜框材质明显更好。
“我跑了三家眼镜店才找到类似的,”宋阳得意地说,“快试试度数合不合适?”
周予安戴上眼镜,世界顿时清晰起来。他看向宋阳,发现对方正紧张地盯着自己。
“很合适。”周予安说,“谢谢。不过这个太贵了,我...”
“不准拒绝!”宋阳打断他,“我说了要赔的。而且...”他忽然压低声音,“就当是谢谢你上次没拆穿我。”
周予安疑惑地看着他。
“11路公交车啊,”宋阳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家住城西,完全相反的方向。”
周予安眨了眨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没想到宋阳会主动承认,更没想到对方为了陪他等车,竟然每天绕远路回家。
课间操时间,周予安因为免修留在教室整理笔记。窗外传来整齐的口号声,他无意中看到宋阳站在队伍最前排,动作标准有力,阳光下的侧脸线条分明。
“周予安怎么总是一个人?怪吓人的。”
“听说他爸妈离女昏了,都不在身边。”
“怪不得性格这么孤僻...”
走廊上几个女生的议论声飘进教室,周予安握笔的手微微收紧,但脸上表情丝毫未变。这种话他听得太多了。
“嘿!周予安!”宋阳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他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班主任找你!”
走廊上的女生们立刻噤声。周予安抬头,对上宋阳闪烁的目光——班主任根本没找他。
“谢谢。”女生们走后,周予安轻声说。
宋阳咧嘴一笑,从书包里掏出一瓶冰镇柠檬茶放在周予安桌上:“给你带的,看你每次都喝这个牌子。”
周予安看着瓶身上凝结的水珠,胸口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想起上周无意中看到的一幕:宋阳偷偷往班上一个内向女生的抽屉里放生日贺卡和小礼物,只因为前几天听到她说父母工作忙,可能忘了她生日。
也许,宋阳的温暖并不只给了他一个人。这个念头让周予安心里莫名有些发闷。
“下午自习课我要去趟图书馆,”周予安突然说,“你要一起吗?”
宋阳眼睛一亮:“当然!正好我有几道物理题不会。”
周予安点点头,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了一个像素点。他想,或许偶尔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也不是什么坏事。
月考前的最后一个周五,放学铃声刚响,教室里就响起此起彼伏的哀嚎。
“完了完了,物理最后两章我完全没听懂!”
“数学老师说这次考试难度会加大...”
“现在开始通宵还来得及吗?”
周予安慢条斯理地整理着笔记,余光瞥见宋阳正对着物理课本抓耳挠腮,额前的碎发被他挠得翘起一撮,像只困惑的大金毛。过去两周,宋阳每天放学还是会陪他走到公交站,尽管那副新眼镜早就拿到了。
“哪里不会?”
话一出口,周予安自己都愣了一下。他从来不会主动提出帮助别人,这不符合他的处事原则。
宋阳抬起头,眼睛一亮,又迅速黯淡下去:“太多了...电路图分析那块完全看不懂。不过你肯定很忙,不用管我。”
周予安看着宋阳课本上密密麻麻却毫无章法的笔记,突然想起上周化学课上,老师提问一个冷门知识点,全班只有宋阳举手回答正确。当时他侧头看过来的得意笑容,像阳光穿透云层。
“我今晚去图书馆。”周予安合上自己的笔记本,“如果你需要,可以一起。”
宋阳的嘴巴微微张开,那撮翘起的头发随着他瞪大的眼睛抖了抖:“真的?太棒了!我请你喝奶茶!”
“不用。”周予安顿了顿,“图书馆禁止饮食。”
市图书馆的灯光总是过于明亮,照在木质桌面上泛着冷白的光。周予安选了靠窗的角落位置,这里能看见夜空,又不会太引人注目。宋阳抱着厚厚一摞书在他对面坐下,动作小心翼翼,像是怕惊扰了周围的安静。
“先从物理开始?”周予安压低声音。
宋阳点点头,把课本推过来,指尖在某道电路题上点了点:“这里,怎么判断电流方向?”
周予安扫了一眼题目,抽出草稿纸画起示意图。他讲解时习惯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红色是核心公式,蓝色是解题步骤,绿色是易错点。宋阳凑得很近,周予安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液味道,混合着一丝阳光晒过的温暖气息。
“原来是这样!”宋阳突然拍了下额头,声音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引得附近几个人抬头看过来。他立刻缩了缩脖子,做了个抱歉的手势,然后压低声音,“你讲得比老师还清楚。”
周予安嘴角微不可察地上扬了一毫米。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享受教别人学习这件事,但宋阳恍然大悟时的表情,让他有种奇怪的满足感。
时间在笔尖与纸面的摩擦声中流逝。周予安发现宋阳其实理解能力很强,只是容易分心,而且基础有些薄弱。他讲题时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观察宋阳的表情,确保他真的跟上思路。
“休息会儿吧。”两小时后,周予安合上教材。他惊讶于自己的耐心——往常独自学习时,他习惯一口气完成计划,最讨厌被打断。
宋阳伸了个懒腰,T恤随着动作向上拉起,露出一截劲瘦的腰线。周予安迅速移开视线,假装整理笔记。
“我去买点喝的?”宋阳小声问,“看到楼下有自动贩卖机。”
周予安点点头,宋阳便轻手轻脚地离开了。他望着那个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突然意识到这是他们第一次在放学后单独相处这么久。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疲惫或厌烦,反而有种隐约的期待,希望时间能再长一点。(这里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宋阳很快回来,手里拿着两瓶饮料——一瓶冰镇柠檬茶,一瓶运动饮料。他把柠檬茶放在周予安面前。
“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周予安接过饮料,冰凉的瓶身凝结着水珠。
“呃...”宋阳挠挠头,“看你经常喝。对了,你讲题的方式真的很厉害,比老师那种照本宣科好懂多了。”
周予安拧开瓶盖,柠檬的清香飘出来:“你理解得很快,只是学习方法不对。”
“从来没人说过我聪明。”宋阳笑了,眼睛弯成两道月牙,“大家都觉得运动员脑子都不好使。”
“刻板印象。”周予安轻声说,然后补充道,“你很聪明。”
宋阳的表情像是收到了什么珍贵的礼物,他低头猛灌了几口饮料,喉结随着吞咽上下滚动。周予安发现自己盯着看的时间有点长,赶紧转开视线。
他们一直学习到图书馆闭馆铃声响起。窗外早已漆黑一片,只有路灯孤独地亮着。
“这么晚了?”宋阳看了眼手表,突然跳起来,“末班车是十点对吧?现在都十点二十了!”
周予安收拾书包的动作顿了顿。青园小区离市图书馆有将近五公里,这个时间叫车也不容易。
“我送你!”宋阳拍了拍自行车钥匙,“虽然只有一辆车,但总比走路强。”
夜风微凉,路灯在路面投下长长的影子。宋阳的自行车是一辆黑色山地车,后座加了软垫。他单脚撑地,示意周予安坐上去。
“扶稳了。”宋阳回头说,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亮。
周予安犹豫了一下,轻轻抓住宋阳腰侧的衣服。车轮转动起来,夜风迎面扑来,带着初秋特有的清爽。宋阳骑得很快,但很稳。
“拐弯了!”宋阳提醒道,随即一个右转,惯性让周予安不得不往前倾,胸口几乎贴上宋阳的后背,下意识环住了宋阳的腰。
“抱歉。”周予安立刻松开手。
“没事,抱着更安全。”宋阳的声音随风飘来,似乎带着笑意。
周予安迟疑片刻,再次小心翼翼地环住宋阳的腰。夜风在耳边呼啸,但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加速的心跳,一下又一下,像是要冲破胸腔。(宋阳骑自行车太快,周予安被吓的)
“你家在哪栋?”进入小区后,宋阳放慢速度问道。
“12栋,前面右转。”周予安指向一栋灰白色的公寓楼。
车停在楼下,周予安迅速跳下来,与宋阳拉开一步距离。夜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带走了脸上残留的温度。
“谢谢。”他低声说,“路上小心。”
“等等,”宋阳从书包里掏出一叠纸,“这是我整理的错题本,你有空帮我看下?”
周予安接过那沓纸,发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问题和解题步骤,字迹虽然潦草但很认真。他点点头:“明天图书馆,同样的时间?”
“一言为定!”宋阳咧嘴笑了,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明亮,“晚安,周老师。”
周予安站在原地,看着宋阳骑车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错题本,封面上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宋阳的笨蛋问题集”。不知为何,这个傻气的标题让他胸口泛起一阵暖意。(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月考如期而至。考场里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周予安答完所有题目后,抬头看了眼坐在斜前方的宋阳。对方正皱着眉头思考最后一道大题,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明亮的轮廓。
周予安想起昨晚分别前,宋阳问他:“如果我这次物理及格了,你有什么奖励给我吗?”
“你想要什么奖励?”周予安反问。
宋阳歪着头想了想:“嗯...还没想好,先欠着?”
……
成绩公布那天,教室里一片喧哗。宋阳挤在人群最前面,盯着成绩单看了好久,然后突然转身冲向周予安,拥抱住了他。(表达了对朋友深刻的感谢)
“我物理82分!年级排名上升了76名!”宋阳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提高,引来周围同学的目光。他这才赶紧把周予安放下,但双手还搭在他肩上,“谢谢你!没有你我肯定又挂科了!”
“这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周予安轻声说,努力维持着平静的表情,尽管他的心跳快得不像话。(为朋友取得好成绩而兴奋)
“不管怎样,你答应我的奖励不能赖账!”宋阳眨眨眼,压低声音,“这周末有场电影,一起去看?”
周予安本想拒绝——他从不参与这种社交活动。但看着宋阳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在嘴边转了个弯:“...什么电影?”
“科幻片,讲时间旅行的。”宋阳立刻说,然后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我看你书包上挂着《星际穿越》的钥匙扣,猜你可能喜欢这类题材?”(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周予安微微睁大眼睛。他自己都不记得那个钥匙扣挂了多久,宋阳却注意到了。这种被人在意的感觉陌生又温暖,像是一束阳光照进他习惯独处的世界。(表达了深刻的友谊)
“好。”他听见自己说。
宋阳的笑容在阳光下绽放,比周予安见过的任何风景都要明亮。那一刻,他隐约意识到,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而他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了面对这种变化。
日历一页页撕去,像秋天的落叶,飘落后便再也寻不回。不知不觉间 竟然已经快到了秋季运动会举办的时间。
“秋季运动会筹备会现在开始!”
学生会主席用力敲了敲麦克风,礼堂里的嘈杂声渐渐平息。周予安坐在班级队伍的最后一排,膝盖上摊开一本《量子力学》,对周围的喧闹充耳不闻。直到班主任李老师走到他面前,挡住了光线。
“周予安,运动会我们班需要有人负责宣传稿,你文笔好,就由你来负责吧。”
周予安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诧异:“我一个人?”
“宋阳会协助你。”李老师指了指正和篮球队队员打闹的宋阳,“他是体育委员,对项目比较了解。”
周予安张了张嘴想拒绝,但李老师已经转身走向其他同学。他合上书,目光不自觉地寻找宋阳的身影。对方正模仿某个篮球明星的招牌动作,引得周围同学大笑,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整个人像是在发光。
放学后的教室里只剩下周予安和宋阳。宋阳把两张椅子拉到周予安桌前,反着跨坐,下巴搁在椅背上:“宣传稿要怎么写?我从来没弄过这个。”
周予安打开笔记本,推了推眼镜:“运动会为期两天,共18个项目,每个项目需要至少三篇宣传稿,最好在比赛前准备好模板,根据现场情况修改。”
“哇,这么详细?”宋阳瞪大眼睛,“你以前做过?”
“没有。”周予安调出一个表格,“但提前规划能提高效率。”
宋阳凑过来看电脑屏幕,肩膀轻轻撞到周予安的手臂。一股淡淡的柑橘香气飘过来,周予安发现宋阳今天换了洗发水。
“我觉得不用这么麻烦,”宋阳指着屏幕上的时间表,“现场发挥更有意思,看到什么写什么呗。”
周予安的手指在触摸板上停住了:“提前准备可以避免遗漏和重复。”
“但那样太死板了嘛。”宋阳挠了挠头,“宣传稿要热血一点,现场才有灵感啊。”
“效率更重要。”周予安的声音冷了下来。
两人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凝滞。宋阳直起身子,眉头微皱:“你说说你,总是这样,什么事都要按计划来,一点变通都没有,老古板了。”
“而你总是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周予安合上电脑,声音平静但带着锋利的边缘。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宋阳的表情像是被刺了一下,嘴角的笑容消失了。他站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音。
“行,那你按你的方式来。”宋阳抓起书包,“我就不打扰你的‘效率’了。”
教室门被轻轻关上,周予安盯着电脑屏幕,突然觉得刚才还井然有序的表格变得杂乱无章。他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胸口有种说不出的闷胀感。
接下来的两天,两人虽然照常同桌,但交流仅限于最基本的“借支笔”或“老师叫你去办公室”。宋阳依然活力四射,和周围同学打成一片,只是不再转过头来和周予安分享那些无聊的笑话。周予安则埋首于书本,仿佛对周围的欢声笑语充耳不闻。
周四下午,周予安正在整理宣传稿模板,一杯果茶突然放在他面前。他抬起头,宋阳站在桌前,逆着光,看不清表情。
“三分糖去冰,加柠檬片。”宋阳的声音有些别扭,“你常喝的那个口味。”
周予安看着杯壁上凝结的水珠,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确实只喝这个口味,但从不记得告诉过宋阳。
“我那天态度不好。”宋阳挠了挠后脑勺,“你说得对,提前准备是更稳妥。所以……原谅我吧,大学霸。”
周予安接过奶茶,指尖碰到宋阳的手,一触即分:“我也有错。现场发挥……确实可能更有感染力。”
宋阳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阴天突然放晴:“那我们一起弄?你负责框架,我补充现场细节?”
周予安点点头,胸口那股闷胀感神奇地消失了。他打开电脑,调出之前做的表格,宋阳立刻凑过来,这次小心地保持着一点距离。
“这个‘运动员风采’栏目可以改成更燃一点的标题,”宋阳指着屏幕,"比如‘赛场上的荣耀之战’?"
周予安思考了一下,在键盘上敲下“‘烽火跑道:谁将问鼎速度之巅?’怎么样啊。”
“完美!比我有文学多了。”宋阳拍了下桌子,“你太厉害了,这标题绝对能拿最佳宣传奖!”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电脑屏幕反射的光映在宋阳脸上,勾勒出他明朗的轮廓。周予安突然发现,宋阳的建议确实让原本枯燥的稿件生动了许多,而自己的系统性思维又避免了杂乱无章。也许,他们的方式并非对立,而是互补。
运动会当天,秋高气爽。周予安坐在广播站里,整理各班送来的宣传稿。透过玻璃窗,他能看到操场上的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宋阳参加了100米短跑和跳远,红色运动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高二(3)班周予安同学,请立刻到检录处报到。”广播突然响起,周予安手中的笔顿住了。
检录处挤满了人,周予安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班的同学:“为什么叫我?”
“4x100米接力赛,王浩突然肚子疼,”班长焦急地说,“你是替补名单上的第一个!”
周予安愣住了:“可我从来没参加过接力赛。”
“随便跑跑就行,反正我们班这项目不强。”班长已经把他往更衣室推,“快去换运动服!”
五分钟后,周予安站在跑道上,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周围其他选手都在热身,肌肉线条分明,而他的苍白肤色和瘦削身材在阳光下显得格格不入。他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才想起自己已经换成了隐形眼镜——为了运动会拍照临时买的。
“周予安!”
熟悉的声音从看台方向传来。宋阳挤过人群,跑到跑道边缘,红色运动服被汗水浸湿了一片。他刚刚结束跳远比赛,额头上还沾着沙粒。
“你怎么……?”宋阳上下打量着他,突然笑了,“哇,第一次见你穿运动服,还不错嘛!”
周予安不自在地拉了拉短裤下摆:“王浩临时退赛。”
“你跑第几棒?”
“最后一棒。”
宋阳吹了声口哨:“压轴啊,符合你的气质!别紧张,就像平时体育课跑步一样。记得接棒时不要回头看,全速往前冲就行。”
周予安想说体育课他都是免修的,但发令枪已经响了。第一棒选手如离弦之箭冲出去,看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加油声。
比赛进行得很快。前三棒过后,高二(3)班排在倒数第二。周予安站在接力区,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腔。他看见第三棒的同学踉跄着向他冲来,手中的接力棒摇摇欲坠。
“接!”
周予安抓住接力棒的瞬间,耳边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自己的心跳。他的双腿机械地摆动,跑道在视线中模糊成一片绿色。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穿透了所有嘈杂:
“周予安!加油!”
宋阳。他正在跑道内侧陪跑,红色的运动服像一团火焰。周予安突然有了力量,最后的直道上,他超过了一个对手。
冲过终点线时,周予安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弯下腰,双手撑在膝盖上,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跑道上。
“太棒了!”宋阳冲过来,一把抱住他,“你超过了五班的张明!我们班终于不是最后一名了!”
周予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拥抱弄得措手不及。宋阳的身上有阳光、汗水和淡淡柑橘香气的混合味道,温暖而真实。他能感觉到对方胸膛的起伏和有力的心跳。
“我……从来没跑这么快过。”周予安喘着气说。
宋阳松开他,眼睛亮得像星星:“你天生就该跑最后一棒,那种冷静和爆发力的结合,太完美了!”
周予安摇摇头,但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享受体育运动,更没想过会因为别人的赞美而开心。但此刻,在秋日的阳光下,看着宋阳灿烂的笑容,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竞技的快乐。
回到广播站,周予安发现桌上多了一瓶冰镇柠檬茶,瓶身上贴着一张便签:「给最酷的接力选手——宋」。字迹潦草却充满活力,就像它的主人一样。
下午的比赛中,周予安的宣传稿和宋阳的现场补充完美配合,高二(3)班的稿件被广播站采用了七篇,创下年级记录。闭幕式上,他们班获得了“最佳宣传奖”和“精神文明奖”两面锦旗。
“这都是你的功劳。”回教室的路上,宋阳抱着两面锦旗说,“你那套系统太管用了。”
周予安摇摇头:“没有你的现场补充,稿件不会这么生动。所以,多谢。”
“那我们就是最佳搭档了?”宋阳撞了下他的肩膀,笑容明亮。
周予安没有回答,但心里某个角落轻轻应了一声“嗯”。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一起,分不清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