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大中间有一段过不了审核,凑合一下吧!( 。ớ ₃ờ)
公寓很小,但异常整洁。客厅里只有一张沙发、一个小茶几和满满当当的书架。厨房台面一尘不染,看起来很少使用。唯一显得凌乱的是书桌上堆满的参考书和笔记。
“药在哪里?”宋阳问。
“卧室……床头柜。”
宋阳快步走进卧室,周予安则瘫坐在沙发上,头重得像灌了铅。卧室里传来抽屉开合的声音,然后是宋阳的惊呼:“我的天!这么多奖杯?”
周予安这才想起床头柜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学科竞赛的奖杯和证书。他从未觉得这些有什么特别,只是填补时间的方式而已。
宋阳拿着药和水回来,脸上还带着震惊:“你居然拿过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从来没听你说过!”
“没什么好说的。”周予安吞下药片,喉咙火辣辣地疼。
宋阳在公寓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冰箱前:“你这里除了矿泉水什么都没有啊?病人得吃点热的。”
“我不太会做饭。”周予安缩在沙发上,突然觉得这间自己住了两年的公寓异常空旷冷清。
宋阳掏出手机:“我叫个外卖,粥和清淡的小菜行吗?”
周予安点点头,眼皮越来越沉。迷糊中,他感觉有人轻轻扶他躺下,然后是一条毯子盖在身上。毯子有阳光的味道,像是刚刚晒过,但他不记得自己有这条毯子。
“借你家浴室冲个澡,”宋阳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刚打完球一身汗。”
水声响起时,周予安已经陷入半梦半醒的状态。他梦见小时候发烧,母亲用冰毛巾敷他的额头,父亲在一旁读故事书。那时候的家还很完整,很温暖。
“周予安?醒醒,粥到了。”
周予安睁开眼,宋阳蹲在沙发前,头发还滴着水,换了一件宽松的白T恤,应该是从他衣柜里找的。茶几上放着几个外卖盒,热气腾腾的皮蛋瘦肉粥散发着香气。
“几点了?”周予安挣扎着坐起来。
“七点半。”宋阳盛了一碗粥递给他,“我帮你请了明天的假,作业也拿来了。”
周予安这才注意到自己的书包已经被整理好放在一旁,旁边还多了几本笔记。“你不用训练吗?”他问。
“翘了。”宋阳满不在乎地耸耸肩,“教练骂就骂呗。”
周予安小口喝着粥,胃里渐渐暖和起来。宋阳坐在沙发另一端,狼吞虎咽地吃着另一份炒饭,眼睛却一直盯着电视——他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周予安几乎从不使用的电视机,正在播放一部科幻电影。
“《星门》?”周予安认出这部电影,“你看过?”
“没有,但听说很经典。”宋阳眼睛亮亮的,“一起看?”
当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宋阳突然凑过来:
“这句台词太棒了!‘人类总以为神需要被崇拜,但真正的神只需要被理解’……”
周予安愣了一下,随即轻声回应:“嗯。”
电影结束时已经快十点。宋阳关掉电视,转头看向昏昏欲睡的周予安:“你好点了吗?”
“嗯。”周予安点点头,药效和食物让他感觉好多了,“谢谢。”
“那我走了。”宋阳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明天放学再来看望你。”
周予安送他到门口,宋阳突然转身:“对了,你家的备用钥匙放哪了?明天来的时候你万一在睡觉……”
“鞋柜上的碗里。”周予安不假思索地回答。
宋阳笑着比了个OK的手势:“锁好门,早点睡。”
门关上后,公寓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周予安慢慢走回沙发,发现宋阳不仅收拾了外卖盒,还把茶几擦得一尘不染。
毯子还留在沙发上,周予安拿起来闻了闻,确实是阳光的味道。他不记得自己有晒过毯子,除非……
宋阳趁他睡着时拿去天台晒了?
床头柜上放着药和温水,旁边多了一张便利贴:「8小时后再吃一次,多喝水。——宋」字迹潦草却透着关切。周予安把便利贴小心地夹进日记本里,然后翻开新的一页:
「10月15日,晴。宋阳今天来我家了。他说我的奖杯很厉害,但看到我一个人住时,他的表情像是发现了什么悲伤的秘密。
一起看了电影,我……」
笔尖在空中停住,再也落不下去。周予安盯着空白处看了很久,最终合上了日记本。
第二天放学后,宋阳果然来了,不仅带了作业,还有一大袋食材。
“病人光喝粥怎么行?”他系上围裙——周予安都不知道自己家有围裙,“今天宋大厨给你露一手!”
厨房里很快传来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走调的歌声。周予安靠在门框上,看着宋阳高大的背影在狭小的厨房里忙碌。
这个场景太过家常,太过温暖,与他独自生活多年的公寓格格不入。
“尝尝!”宋阳献宝似的端出一盘番茄炒蛋,“我家祖传秘方!”
鸡蛋炒得有点老,番茄切得大小不一,但周予安吃得很香。宋阳坐在对面,手肘支在桌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吃,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怎么样?”
“很好吃。”周予安轻声说,喉咙不再疼了,但声音还是有些哑。
宋阳笑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为他染上金色的光晕,明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周予安感冒痊愈回到学校后,发现课桌上多了一个保温杯,贴着标签:「多喝热水」。不用猜也知道是谁放的。他拧开杯盖,里面飘出淡淡的柠檬香。
周予安低头看书,顺便瞄了眼宋阳的空座位——对方去参加篮球训练了,桌上乱七八糟地堆着课本,其中一本物理书里露出彩色标签的一角,是他教的记忆法。
放学时,宋阳一身汗水冲进教室:“周予安!等会儿有空吗?新上映的有个科幻电影,听说特效超棒!”
(在自然界中,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却是有方向的。)
“嗯。”周予安轻轻合上课本,收拾了书包。
他们走出教室,身后传来窃窃私语:“友情真好……”“形影不离的……”“一看就是对好朋友……”
宋阳似乎终于听懂了,转头对周予安眨眨眼:“他们在说我们诶。”
“嗯。”周予安盯着地面。
“我觉得挺好的,”宋阳声音轻快,“好兄弟不就应该形影不离吗?”
周予安点点头,教室外银色的月光毛茸茸的洒在他身上,倒显得他像只归家的白猫儿。
“校园文艺节筹备开始!各班下周上报节目!”
广播里的通知在午休时间响起时,周予安正埋头解一道物理竞赛题。宋阳用手肘轻轻碰了碰他:“我们班准备什么节目好?”
周予安头也不抬:“不知道。”
“大家静一静,”班长站在讲台上拍手,“文艺节节目有什么建议?”
教室立刻炸开了锅。有人提议合唱,有人想跳舞,还有人说可以演小品。讨论越来越热烈,周予安戴上耳机,调高了英语听力音量。
“我有个主意,”文艺委员突然提高声音,“我们可以演话剧!今年不是建校七十周年吗?就演校史剧怎么样?”
这个提议获得了多数赞同。班长开始分配任务:“需要导演、编剧、演员……”
“我推荐宋阳当男主角!”篮球队的黄毛突然喊道。
教室里响起口哨声和掌声。宋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根微微发红。
“导演呢?”班长环顾四周,“需要细心又有组织能力的人……”
“周予安!”宋阳突然举手,“他最适合!上次运动会宣传稿就是他统筹的,效果多好!”
周予安的手指僵在书页上。他刚想拒绝,却看到宋阳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我们一起,好不好?”
那个眼神让周予安想起了小时候养过的一只金毛犬,每次想出去玩时就会这样看着他。
他轻轻叹了口气,算是默认。
放学后的第一次筹备会上,编剧组提交的剧本遭到了全班否决。“太枯燥了,”文艺委员皱眉,“全是历史事件堆砌。”
“可以加一段学生时代的友谊。”班长提议。
“我来改吧。”周予安突然说。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学霸,包括宋阳。
夜深人静,周予安的台灯依然亮着。他面前摊着校史资料和刚写了一半的剧本。
故事主线是建校初期的两个学生,一个家境优渥的运动健将,一个勤奋好学的寒门学子,两人从竞争到理解,最终成为挚友,共同面对战乱年代的挑战。
周予安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他想起今天宋阳推荐他当导演时的表情,想起过去几个月两人从陌生到熟悉。
那些记忆像是一串散落的珍珠,此刻被他一一拾起,串成剧本中的情节。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是宋阳发来的消息:「还在改剧本?」
周予安看了看时间,凌晨一点十五分。他回复:「马上就好。」
对方秒回:「我就知道你没睡!需要灵感吗?我买了宵夜,在你家楼下。」
周予安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楼下路灯旁,宋阳正仰头看着他的窗口,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看到周予安,他用力挥了挥手,笑容在夜色中格外明亮。
五分钟后,宋阳盘腿坐在周予安的地毯上,嘴里塞满烧烤:“所以剧本讲的是什么?”
“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成为朋友的故事。”周予安小口啃着一串烤蘑菇。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补充道:“有一点……朦胧的(友情)。毕业前夕,他们在樱花树下约定战后重逢。”
“哇,这么酷?”宋阳凑过来看他的笔记本,“我能看看你写的台词吗?”
周予安下意识地用手遮住纸页:“还没写完……”
“好吧好吧。”宋阳笑着退开,“不过我相信你写的肯定很棒。你做什么都很完美。”
他低头继续写剧本,而宋阳则好奇地打量着他的书架,时不时抽出一本翻看。
“你很喜欢科幻啊,”宋阳抽出一本《三体》,书脊已经有些松动,“看了好多遍?”
“嗯。”周予安头也不抬,“第二部最好看。”
“那我借去看看?”宋阳已经自作主张地把书塞进了书包,“对了,明天排练你能早点来吗?我想先跟你对台词。”
周予安点点头,笔尖在纸上划出最后一个句号。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机跟电流方向垂直,又跟磁感线的方向垂直。)
剧本完成了,但他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像是把自己的某些秘密也写进去了。
排练进行得很顺利。宋阳天生就是个好演员,台词念得感情充沛,动作自然流畅。
周予安则是个严格的导演,每个细节都要求完美。
其他同学经常抱怨,但宋阳总是笑眯眯地接受所有建议,一遍又一遍地重来。
“第三幕情绪不够,”周予安指着剧本,“这里你应该更……矛盾一些。”
宋阳苦恼地抓抓头发:“具体怎么表现?”
周予安想了想,走上舞台。他站在宋阳面前,声音低了下来:
“想象一下,你最好的朋友即将远行,可能再也见不到了。你想留住他,但又知道不能……”
他们的距离很近,近到他能看清宋阳睫毛的颤动。
(触电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引起的伤害事故。)
宋阳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就像这样?”宋阳的眼神太过认真,仿佛真的在看着一个即将永别的挚友。
他轻轻点头,不着痕迹地抽回手:“对,就是这样。”
周五下午,周予安去图书馆还书,路过小花园时听到了熟悉的声音。
宋阳站在一棵银杏树下,对面是一个低年级的学妹,正说着什么。
周予安本能地停下脚步,躲在一根柱子后面,手指无意识地抠紧了怀中的书本。
但很快,学妹低着头跑开了。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周予安站在原地,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他正想悄悄离开,却听到宋阳喊道:
(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操作和多种形式的自动操控。)
“周予安?是你吗?”
被发现了。周予安只好走出来,装作刚刚路过的样子:“嗯,去还书。”
宋阳跟上他:“剧本最后那场戏,我有点想法。就是樱花树下告别那段……”
周予安放慢脚步,听宋阳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理解。
奇怪的是,随着宋阳的声音流入耳中,刚才那种烦.好好学习.躁感渐渐消散了。
他瞥了一眼宋阳的侧脸,对方正兴奋地比划着舞台走位,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
文艺节当天,礼堂座无虚席。周予安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的缝隙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他的胃部拧成一团,比自己上台还紧张。
“紧张?”宋阳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已经换好了戏服——一套复古的学生装。
周予安摇摇头,又点点头:“怕出岔子。”
宋阳笑了,伸手整理了一下周予安的衣领——尽管周予安只是穿着平时的校服,根本不需要整理。
“有你在台下看着,大家不会出错的。”他轻声说。
这句话像是一剂镇定剂,周予安的呼吸平稳了些。他退到侧幕,看着宋阳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舞台上,宋阳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个七十年前的青年学生,热血、冲动又重情重义。
最后一幕,樱花树下的告别。宋阳站在道具樱花树下,念着周予安写的台词:“无论战争持续多久,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总有一天会再相见。到那时,希望你还记得我们共同的理想……”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周予安站在阴影处,胸口发紧。那些台词是他写的,但此刻从宋阳口中说出,却像是有了全新的意义。
掌声雷动。谢幕时,宋阳拉着周予安一起上台,向观众鞠躬。灯光太亮,周予安看不清台下的面孔,但能感觉到宋阳紧紧握着他的手,温暖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