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里的遗憾
杨博文站在走廊口,看着张桂源的身影快要消失在拐角,忽然开口,声音被风送过去,带着点通透的轻:“都会遗憾,不管怎么选择。”
张桂源的脚步顿了顿,回过头时,眼里映着夕阳的光,像盛着一整个秋天的温柔。
“是啊。”他笑了,语气里带着点了然的叹息,“选了你,会遗憾没早点奔向哼哼;选了他,会遗憾没跟你试试。”
杨博文想起高三那个填志愿的夜晚,台灯下两张志愿表,一张写着张桂源想去的城市,一张印着左奇函的名字。那时候笔尖悬在纸上,落在哪一处,都会烫出个遗憾的洞。
“就像初中那次,”杨博文望着远处的天际线,声音漫不经心,“要是当初鼓起勇气跟你说句话,说不定现在……”他没说下去,却笑了笑,“说不定现在又会遗憾,没安安静静看你三年。”
有些遗憾是注定的,像掌心的纹路,无论怎么绕,总会在某个节点相遇。
张桂源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夹着银杏叶的那页微微鼓起,像藏着个柔软的秘密。“陈奕恒总说我,拿不起又放不下。”他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点被看穿的无奈,“可谁不是呢?”
谁不是在选择里犹豫,在犹豫里遗憾,又在遗憾里,慢慢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
“走了。”张桂源挥了挥手,这次是真的转身,“再晚哼哼要掀桌子了。”
杨博文看着他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很久前看到的一句话:人生不是单选题,是无论选A还是选B,都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偶尔想起那个没被选中的选项。
他转身往停车场走,口袋里的手机又震了震,左奇函发来张自拍,脸上沾着点糖醋汁,配文:“证据在此,今晚你洗碗。”
杨博文笑着回了个“滚”,指尖划过屏幕时,心里却暖融融的。他知道,往后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想起那个坐在窗边的少年,想起那段兵荒马乱的喜欢,但这些遗憾,再也不会拉扯着他往前走了。
因为他终于明白,遗憾不是用来否定现在的,是用来提醒自己:眼前的人,眼前的日子,才更该握紧。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通往停车场的路很亮,像铺着一层金。
志愿表上的铅笔印
杨博文发动汽车时,副驾座位底下硌到了什么东西。他弯腰去摸,指尖触到硬壳封面的边角,抽出来才发现是本高三的错题集。
翻到最后几页,夹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志愿草表。铅笔字被反复涂改,张桂源想去的那座城市名字上,叠着几道浅浅的划痕,而左奇函所在的城市旁,有个被橡皮蹭过的、模糊的小勾。
他忽然想起那个夜晚,左奇函端着牛奶进来,看见他对着志愿表发呆,没多问,只把杯子往他手边推了推:“选哪个都行,反正我假期能去找你。”
窗外的蝉鸣早就歇了,秋虫开始断断续续地叫。杨博文盯着那行被涂改的字,忽然觉得,原来那时候的犹豫,早就藏着答案——他怕的从来不是选错城市,是怕自己给不起任何人坚定的未来。
手机又响了,左奇函发来段视频,镜头晃悠悠地对着餐桌,糖醋小排的香气仿佛能穿透屏幕:“再不开车回来,连骨头都不给你剩!”
杨博文笑着把志愿草表塞回错题集,发动了车子。后视镜里,教学楼的影子越来越小,那些被铅笔反复涂改的痕迹,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终于落进了属于它们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