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清穿:云岫映九霄
本书标签: 穿越 

第六章 穗满京畿·簪绾韶华

清穿:云岫映九霄

夏末的蝉鸣在董鄂府后花园的浓荫里织成一张细密的网,聒噪又充满生机。葡萄架上,累累青果垂挂,尚带着未褪尽的酸涩。岫岫穿着一身月白色杭罗裁就的夏衫,领口袖缘绣着疏淡的紫藤花蔓,清雅宜人。她坐在葡萄架下的青石凳上,手中执一柄轻罗小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十一岁的少女,身量已见抽条,眉眼间的灵秀如同被时光细细打磨的玉石,愈发莹润夺目。

目光看似落在那一串串青翠的葡萄上,心思却早已飘远,沉甸甸地坠在京郊那片沙壤坡地。“数月了…那些番薯…该是爬满藤蔓了吧?” 她无声地问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桌上一个靛蓝色的小荷包。那是胤禟上次托人悄悄送来的,里面装着几颗南洋来的彩色玻璃珠子,触手温润微凉,在阳光下能折射出细碎迷离的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引导”的、关乎无数黎庶生计的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生长出忐忑又灼热的藤蔓,缠绕着,牵扯着。

微风穿过藤架,带来一丝难得的清凉,也拂动她鬓边几缕柔软的碎发。石桌上摊开着一本《诗经》,书页被风轻轻翻动,停在《豳风·七月》一篇。萨嬷嬷端着一个剔透的青瓷小碗走来,碗中是冰镇过的酸梅汤,细碎的冰屑浮在深红的汤面上。“格格,喝口凉的定定神。”嬷嬷的声音慈和温厚,“既是上天托梦的祥瑞,又有皇上着人精心侍弄,定是顺遂如意的。”

岫岫回过神,接过冰凉的瓷碗,那沁骨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沉静。她低头啜饮一口,酸甜的滋味在舌尖漫开,如同注入一股清泉,冲淡了心头的焦灼。“嗯。”她轻声应着,目光却依旧不由自主地飘向府门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屋宇,望见那片承载着希望的田野。

数日后,京郊官田。金黄的麦浪在初秋的风里翻滚,而毗邻的一片沙壤坡地上,景象更为壮观。十亩土地被浓密翠绿的番薯藤蔓覆盖得严严实实,仿佛铺开了一层厚实的碧绿地毯,长势之旺盛,生机之勃发,令随驾前来的皇子、重臣及宫眷们甫一抵达,便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

康熙帝身着石青色常服,立于田垄之上,目光沉静地扫过这片绿意盎然的“试验田”。在帝王的示意下,早已候命的农人们手持特制的短柄锄头,小心翼翼地拨开茂盛的藤蔓,掘开松软的沙壤。随着泥土被翻开,一串串、一窝窝大小不一、表皮饱满呈暗红色的块茎赫然暴露在阳光下!它们紧紧簇拥在一起,数量之多,形态之硕大,远超在场所有人的想象!人群中的惊叹声再也压抑不住,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负责督管试种的内务府官员捧着厚厚的记录册,激动得声音发颤,跪地高声禀报:“启禀皇上!经实测,此十亩沙坡旱地,番薯亩产…亩产竟达两千一百余斤!远超同期麦、粟数倍有余!” 这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饶是见惯风浪的重臣们,也个个瞠目结舌,难以置信!康熙深邃的眼眸中骤然爆发出慑人的精光,龙颜之上是掩饰不住的震动与狂喜!

胤禟(十三岁)站在皇子队列中,身姿已见挺拔。他看着眼前堆积如小山般的番薯,震惊之余,一股更强烈的激流在胸中奔涌。好种!不挑地!产量奇高!顶饿!这些特性在他脑中飞速组合、碰撞。粮铺?赈济?甚至…远销?模糊却宏大的商业图景瞬间在他眼前展开,呼吸都因这汹涌的念头而变得急促。少年眼中燃烧的,不再是孩童对奇巧的痴迷,而是对庞大可能性的灼热渴望。

康熙帝亲自弯腰,从刚挖出的泥土中拾起一个沉甸甸的红薯,掂了掂分量,感受着那扎实的手感。他仰天朗声大笑,浑厚的笑声在田野间回荡:“好!好一个‘救荒宝贝’!天佑大清,赐此嘉禾,实乃生民之福!”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人群,精准地落在宜妃身侧那个安静的身影上——岫岫作为“福星”与“梦兆”的传递者,被特旨恩准随驾。那目光中蕴含的赞赏与深意,浓得化不开。“董鄂格格献此祥瑞,功不可没。宜妃,你识人有方,教导亦是有功!” 宜妃连忙屈膝谦辞,脸上却焕发着无比荣耀的光彩。

“着!” 康熙收敛笑意,声音转为帝王的威严,字字千钧,“户部、内务府听旨:速精选此番薯良种,将其种植、贮藏之法,详加考订,刊印成册,分发山东、河南、直隶等易旱之地州县!严令地方官,督率百姓,广为试种,竭力推广!务使此‘甘薯’之利,惠及天下苍生!” “甘薯”之名,就此由天子金口玉言,钦定天下。历史的车轮,在岫岫这只小小蝴蝶的翅膀扇动下,轰然转向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

董鄂府内,数日后的喜庆喧嚣几乎要掀翻屋顶。正值岫岫十一岁生辰,又因献薯之功,康熙帝特降恩旨,准宜妃出宫驾临董鄂府为小格格庆贺生辰。这份殊荣,如同在滚油里泼下一瓢沸水,瞬间点燃了整个京城的目光。

府邸内外张灯结彩,贺客盈门,车马喧阗。董鄂七十身着簇新的吉服,红光满面地在前厅迎候各方贵客,声音洪亮。觉罗氏则在内院花厅周旋于众多诰命夫人之间,忙而不乱,举止从容。今日的寿星岫岫,穿着一身新制的桃红色织金缠枝莲纹旗装,衬得小脸莹白如玉。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簪着精巧的赤金点翠珠花,莲步轻移间,已初具少女的亭亭风致与落落大方。她在父母的引领下,于花厅主位旁,得体地接受着满堂命妇的道贺与赞誉,言笑晏晏,应对从容,赢得一片由衷的赞叹。

吉时将至,府门外净水泼街,鼓乐齐鸣。宜妃的凤驾在万众瞩目中抵达董鄂府。盛装的宜妃在宫人簇拥下步入花厅,雍容华贵,气度逼人。她目光含笑,径直走向岫岫,亲昵地拉起她的手,当众以满语唤道:“哈琳,额娘来给你贺寿了!” 随即,丰厚的生辰礼被呈上:一套赤金累丝镶鸽血红宝石的头面首饰,光华璀璨;两匹江南进贡的云锦,流光溢彩,仿佛将天上的云霞裁了下来。更有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被宜妃亲手捧到岫岫面前——一个描金绘彩的锦盒,打开来,里面整齐码放着琥珀色的“甘薯饴糖”和雪白的“甘薯粉”。

“这是用咱们京郊头一茬甘薯熬的糖、磨的粉,甜得很!”宜妃笑语盈盈,眼波流转间带着促狭与宠溺,“也让咱们小寿星,好好尝尝自己‘梦’来的宝贝果子!” 满堂宾客闻言皆笑,看向岫岫的目光交织着无比的羡慕与深沉的敬畏。这生辰,因帝妃的荣宠,已超越了寻常意义,成为京城一段佳话。

午后的日头带着慵懒的暖意。花厅里,戏台上的咿呀声伴着女眷们的笑语喧阗。岫岫略感疲惫,在觉罗氏的默许下,由萨嬷嬷陪着,悄然离席,回到自己那方清幽雅致的闺阁小憩。

推开房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墨香与淡淡木料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贴身丫鬟春桃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物件,见她进来,眼睛一亮:“格格快看!这是九阿哥方才遣小喜子悄悄送来的,说是给格格的生辰贺礼!”

那是一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匣,木质沉郁,纹理如云似水。匣盖打磨得光可鉴人,上面用银丝精心嵌出一枚简洁的九宫格徽记,旁边一行俊逸挺拔的阴刻小字:“贺云岫妹妹芳辰——胤禟”。

岫岫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她走上前,指尖拂过那冰凉的徽记和字迹,轻轻打开黄铜扣襻。匣内并非预想中的珠光宝气,而是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地陈列着:

“商海初航”:最上层,静静躺着一本装帧雅致的册子。靛蓝色洒金绢面,封页上是胤禟亲笔题写的书名:《九洲商略初探(禟手录)》。翻开书页,里面是工整又不失风骨的小楷,墨迹犹新。一页页,清晰地记录着他这些年“经营”的点滴心得:如何依据新奇程度、材质成本为那些小玩意儿定价;如何设计表格清晰记账,并附有按着鲜红指印的“客户”名录;如何辨别舶来品的真伪优劣;甚至还有几页,是他对“信诺如金”、“微利广销”等朴素商道的稚嫩感悟。字里行间,跳动着少年人特有的热情与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方物奇珍”:册子下方,是一个个精巧的小格,盛放着几件充满异域风情的“舶来品”:一块切割完美的水晶棱镜,在窗棂透入的光线下,静静折射出七彩迷离的光晕;一只小巧的珐琅圆盒,揭开盖子,一股清冽馥郁、从未闻过的异香幽幽散开(南洋香膏);几枚沉甸甸、造型奇特的异国钱币,铭刻着陌生的文字与图案;还有一包用素白油纸仔细包裹的物事,打开一角,露出几块黑褐色、表面光滑的块状物,散发着微苦又奇异的甜香(南洋巧克力)。

“专属契诺”:最底层,压着一张质地坚韧的洒金红笺。笺上墨迹淋漓,是胤禟更为舒展的笔迹:

“兹有董鄂·云岫格格,兰心蕙质,独具慧眼,献策于微时,助力于长远,于‘九洲货行’草创之功不可没。特赠予‘九洲货行’(未来版)永续干股一成。此契为凭,天地共鉴。他日货通九州,利泽天下,此份永在。

——股东 胤禟”

笺纸右下角,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带着促狭笑意的简笔笑脸。

岫岫屏住呼吸,一件件拿起,指尖拂过札记上尚带墨香的认真字迹,凝视着棱镜中变幻的虹彩,轻嗅着香膏独特的芬芳,最后,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张“股权书”上。没有珠玉的璀璨,没有绫罗的华美,这份礼物,凝聚着胤禟最赤诚的心血、最纯粹的梦想,以及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分享。一股汹涌的暖流瞬间淹没了她,直冲眼底,鼻尖微微发酸,唇角却抑制不住地高高扬起,绽放出一个比窗外秋阳更明媚的笑容。她将那张薄薄却重逾千斤的红笺,轻轻按在怦然跳动的心口。

盛大的晚宴终于曲终人散,喧嚣如潮水般退去。宜妃起驾回宫前,特意将岫岫唤至内室暖阁。宫灯柔和,映照着宜妃明艳的容颜,她眼中含着深意,取出一只巴掌大的剔红牡丹纹锦盒。

“哈琳,”宜妃的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她打开盒盖,里面衬着墨绿色丝绒,一支通体碧绿、水头极足的翡翠玉兰花簪静静躺着。花苞初绽,花瓣层叠舒展,雕工精湛绝伦,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宁静、仿佛能吸聚月华的光晕。“这是额娘给你的及笄之礼…先备下。” 她拿起玉簪,亲手,极其郑重地簪在岫岫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旁。冰凉的翠玉贴着温热的发丝,那沉甸甸的触感,仿佛承载着千言万语。

宜妃后退半步,端详着灯下亭亭玉立的少女。玉兰簪的清辉映着她莹白的小脸,眉眼间的灵秀沉静与簪子的雅致交相辉映。“真好看。”宜妃眼中笑意更深,带着无限的慈爱与期许,“这玉兰,像你,清雅脱俗。也像…咱们在翊坤宫初见那日,满园的花儿都比不过你的灵透。” 她抬手,极轻地抚了抚岫岫的发鬓,声音轻缓却字字清晰,“额娘盼着你…往后岁岁年年,平安喜乐,一世顺遂无忧。” 这话语,早已超越了当初对“小福星”的感激,更像是一位母亲对未来儿媳最深的祝福与托付。

岫岫只觉得脸颊滚烫,心口像是揣了只小鹿,砰砰乱撞。她垂下眼帘,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旗袍下摆的缠枝莲纹。宜妃指尖的温暖和话语中沉甸甸的情意,让她心头涨满了酸涩又甜蜜的感动。她深深福下身去,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谢娘娘厚爱…岫岫…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送走凤驾,府中的热闹彻底沉寂下来。岫岫在萨嬷嬷的陪伴下,沿着抄手游廊,踏着如水倾泻的月色,缓缓走向自己的小院。白日里的喧嚣褪去,只余下秋虫在草丛间低低的吟唱。行至庭院拐角,那株枝繁叶茂的西府海棠树下,一个颀长的身影静静伫立在清辉里,月光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边。

胤禟显然已等候片刻。听见脚步声,他转过身来。十三岁的少年,身量抽高了不少,穿着宝蓝色暗云纹常服,更显长身玉立。月光柔和了他俊美精致的轮廓,褪去了几分跳脱的稚气,沉淀出少年人初具的清朗风仪。他目光落在岫岫发间,那支翠色欲滴、在月华下仿佛活过来的玉兰簪上,眼中瞬间掠过惊艳,随即化为更深的、难以言喻的温柔。

没有寒暄,没有多余的话语。他几步走上前,将一个更小的、似乎还带着他掌心温度的锦缎囊袋,轻轻放入岫岫摊开的素手中。指尖相触的瞬间,两人都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一股细微的电流仿佛顺着指尖窜入心尖。胤禟的声音在寂静的月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少年特有的清越,又似乎藏着一丝紧绷的弦音:“生辰快乐…云岫妹妹。”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礼物…可还…合意?” 问的是那个装满心血的紫檀匣子。

岫岫握紧手中温热的小囊,抬起头,毫无闪避地迎上他那双比天上星子更亮的眼眸。月光洒在她脸上,映得那双眸子清澈见底,盛满了真诚的欢喜。她用力点头,唇角弯起,绽开一个比月下玉兰更皎洁纯净的笑容:“…嗯!喜欢!…最喜欢…那本札记…和…那张股权书!” 她坦率地宣告着对他心意的珍视,声音清凌凌,敲在胤禟心上。

胤禟闻言,紧抿的唇角瞬间抑制不住地高高扬起,一个灿烂至极、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的笑容在他脸上绽开,所有的星光都仿佛落入了他的眼底。“你喜欢…便好。” 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释然和更深的暖意。目光流连在她发间的玉簪和她映着月华的小脸上,他喉结微动,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声音更轻,却字字清晰:“…那…我们说好了…我的‘九洲货行’…无论将来多大…永远…有你一份。” 这不是孩童戏言,而是一个少年最郑重的承诺,重逾千斤。说完,他像是怕泄露更多翻涌的心绪,匆匆留下一句“妹妹早些歇息”,便转身,快步隐入海棠树婆娑的月影深处。

岫岫站在原地,掌心紧握着那温热的锦囊,望着他消失在花影中的背影,心湖久久不能平息。回到闺房,掩上房门,她才在跳动的烛光下,小心翼翼地解开锦囊的丝绳。里面是一枚小巧玲珑、沉甸甸的金钥匙。钥匙造型古雅,通体錾刻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匙柄顶端,一个微缩的九宫格徽记清晰可见。还有一张折得极小的素笺,展开,上面只有一行更加狷介飞扬的字迹:

“此乃未来‘九洲总库’甲字一号柜匙,专贮君之份例。勿失勿忘。——禟”

这少年,竟已将梦想的蓝图,勾勒到了那么遥远的未来。

更深露重,万籁俱寂。喧嚣散尽的董鄂府沉入安眠。岫岫坐在梳妆台前,铜镜映出她卸去钗环后清丽的脸庞。烛光跳跃,温柔地笼罩着台面上几件特别的生辰礼:宜妃所赐、流转着宁静翠意的玉兰簪;胤禟所赠、承载着梦想与心血的紫檀商略匣;还有那枚沉甸甸、象征着未来份额的金钥匙。以及,那枚一直贴身佩戴、触手生温的羊脂白玉佩。

她伸出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翡翠簪身,宜妃那句“平安喜乐,一世顺遂”的殷殷期许犹在耳畔。又拿起那枚小小的金钥匙,冰冷的金属已被她的体温焐暖,胤禟月光下闪亮的眼眸和那句重逾千钧的“永远有你一份”清晰浮现,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炽热与坚定。

甘薯堆满京畿粮仓的喜悦仍在胸中激荡,康熙推广的旨意如同春雷,预示着无数荒年焦渴的土地将迎来甘霖。而眼前这些带着不同温度、不同情意的物件,如同坚韧的丝线,将她与这个时空、与这些人,更紧密、更深刻地编织在一起。宜妃如母般的慈爱与包容,胤禟毫无保留的信任、梦想的分享与郑重的承诺……他们用最真挚纯粹的情感,为她这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构筑了一座温暖而坚实的归巢,让她不再是飘零的孤鸿。

窗外,秋虫的唧鸣是夜的私语,皎洁的月光无声流淌。岫岫将温润的玉兰簪与微凉的金钥匙并排放在那枚羊脂白玉佩旁。三件器物,在昏黄的烛光下静静辉映:一支是深宫的祝福与期许,一枚是少年的梦想与承诺,一块是她最初的印记与守护。光影交错,仿佛无声地勾勒出未来的轮廓——深宫的慈护,商路的延伸,和她自己悄然拨动历史琴弦的轨迹。

“穗满京畿…商路初萌…” 她低声呢喃,如同吟诵一首未完的诗篇。清澈的眼眸深处,映着案头跳动的温暖烛火,也映着对前路愈发清晰、愈发坚定的期许。改变的长河仍在奔涌,而她,已不再是岸边孤独的看客。轻轻吹熄烛火,她将那只小小的金钥匙仔细地贴身收好,紧贴着那枚温润的羊脂玉佩,如同拥抱着两份沉甸甸的暖意,安然沉入黑甜的梦乡。窗外,秋夜正深沉,但属于董鄂·云岫与爱新觉罗·胤禟的故事,属于这个被悄然改变的时代的篇章,才刚刚铺开它绚烂而宏大的序曲。紫禁城的星空下,希望的种子已然破土,舒展嫩芽,静待参天之日的到来。

上一章 第五章 清穿:云岫映九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 穗济苍生·豆蔻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