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三年仲夏,京郊瑞郡王府的棉田里,"雪海" 翻涌。棉桃炸开,吐出大朵白棉,在骄阳下泛着温润的光。雇工们戴草帽、挎竹筐,灵巧摘着 "云朵",汗津津的脸上漾着丰收的笑。管事王三 —— 王老实的儿子,受惠于钱庄,自愿来效力 —— 直腰抹汗,对田边巡视的胤禟憨笑:"王爷您瞧!这 ' 白叠子 ' 真争气!厚实干净,比头年想的还好!"
田垄凉棚下,婉仪带着孩子们看丰收。六岁的弘晸和茉雅奇穿夏布衫,学大人摘小团棉花。弘晸捻着棉絮,小眉头蹙着,琢磨这柔软如何成布;茉雅奇把棉花贴在脸颊,舒服地眯眼:"额娘… 好软… 好暖呀…" 两岁的弘暲和弘晅被乳母抱着,伸小手够近在咫尺的 "白云",咿呀叫着:"… 暖… 暖…"
胤禟穿利落葛布短褂,裤脚沾泥。他捻起新摘的棉花,看纤维长度与色泽,眼里是农人的踏实。走到凉棚,把那朵格外饱满的棉花递婉仪:"婉仪,瞧这品相,不比江南的差!今年冬天,京城百姓定能穿上咱 ' 惠民织坊 ' 的暖衣裳!" 语气笃定。
距棉田不远的河畔,立着座青砖大院,门楣悬 "瑞郡王府惠民织坊" 匾额。院内宽敞,数十架新式纺车、织机排列整齐,融了江南技艺与胤禟的效率要求。江南织娘正教本地女工 —— 多是受惠钱庄的家属或贫家女子。梭子飞转,机杼声声,白棉条化作匀细棉纱,织成细密棉布。
婉仪在胤禟和管事陪同下查新布,指尖滑过布面,感受经纬均匀。她对紧张的新手女工温言:"这匹平整,引纬力道稍不均,多练手劲就好。" 又拿起靛青色细棉布:"九爷,这布吸汗透气,做夏衣或小儿贴身衣物极好。不如分组攻细布,供给药铺做纱布,也是条路子。" 胤禟笑:"还是婉仪心细!' 惠民 ' 原不单指御寒,四时之需都该想。"
首批棉衣棉被,已由 "济世堂" 分赠孤寡。领衣的老妪摩挲厚软布料,老泪滚落,朝济世堂方向喃喃:"瑞郡王… 福晋… 活菩萨啊…" 这份暖意,在底层百姓间悄然扩散,成了 "惠民" 最有力的注脚。
王府 "稚趣书斋" 里,十五岁的弘晖带来拆卸的纺车部件,置于大案。他指摇柄、锭子、皮带,对好奇的弘晸和茉雅奇讲:"这纺车能把棉花变棉线,奥秘在 ' 机关 '。" 轻摇手柄,演示动力如何通过皮带带动锭子转动,"织坊的大织机,道理相通,都是用 ' 轮'' 轴 '' 杆 ',把力气变成需要的动。"
弘晸盯着转锭子,小手跟着比划;茉雅奇拿炭笔,认真画纺车模样。弘晖鼓励:"晸哥儿爱拆钟表,不如用木片、齿轮做个简化模型?能转就行。" 弘晸顿时来了劲,趴在地毯上捣鼓起来。
雍亲王胤禛公务途经,管事引至窗下。他见长子温煦讲解,弘晸专注捣鼓,茉雅奇安静作画,书斋里满是灵气,默然看了片刻,转身离去。
几日后,茉雅奇拉婉仪进她的 "珍宝阁",展开素笺,上面是炭笔画:小鸭戏水、憨态小虎、简笔太阳。她奶声奶气:"额娘… 给弟弟们画的小棉袄花样… 绣上… 像有太阳小鸭陪着… 更暖啦!" 婉仪搂住她亲了亲:"好!咱们茉雅奇是小才女,这就送图样去。"
又过几日,雍亲王府送来订单和四福晋亲笔信:"婉仪妹妹,闻织坊细棉布适小儿肌肤,特为府中小阿哥、格格并弘晖订四季贴身衣。另闻小格格有妙笔,烦请织娘依样绣于晖儿常服内襟,睹物思人。工料银已备,万勿推辞。" 订单详列弘晖及孩子们的尺寸,指明用最细软棉布。
婉仪看信,暖流盈心 —— 这哪是订单?是四福晋婉转的疼爱与感念。胤禟归来听闻,看罢订单笑:"四嫂心思玲珑,既全心意,又顾体面。你亲自督办,用最好的棉,最妥帖的绣娘。"
内务府送新贡绸缎,康熙指几匹素雅细棉布问:"这是老九府上织坊出的?" 总管太监答:"是,福晋说吸汗透气,特献入宫。" 康熙抚布,质地细软胜麻葛。忆及暗卫报的孤老落泪、雍王府订单,龙心甚慰。
翌日,嘉奖口谕抵府,赐御笔 "瑞" 字。传旨太监笑:"万岁爷说,瑞郡王府的 ' 瑞',今添新解 —— 棉絮如云,织布成暖,惠及万民,才是大祥瑞!" 胤禟与婉仪接旨,望那 "瑞" 字,胸中激荡 —— 这是对 "平安乐" 承载的民生情怀,最高的褒扬。
暮色四合,暖阁灯火通明。弘暲和弘晅穿新棉小袄,衣上绣着茉雅奇设计的小鸭,弘暲指着 "嘎嘎" 叫,弘晅轻抚绣线。茉雅奇见弟弟穿自己设计的衣,骄傲挺胸;弘晸捧来能转的纺车模型,向父母展示。
胤禟揽着婉仪,看眼前温馨:娇女巧思化暖,稚子慧心解机。窗外夏虫唧唧,晚风带新棉晒干的暖香。案头 "瑞" 字在灯下生辉,凝着棉田丰饶、织机鸣响、孤老泪光、四嫂厚谊、稚子慧心与皇父期许。
婉仪轻靠他肩头:"九爷,咱们的 ' 平安乐 ',真把 ' 瑞' 气织进千家万户的暖意里了。" 胤禟收紧手臂,声沉而足:"嗯。有你,有孩子,有这 ' 惠' 及万民的 ' 瑞' 气… 福泽长着呢。"
灯火可亲,稚语绕膝,棉香盈室。府邸的寻常幸福,与天地间的温暖祥瑞,在夏夜交融,织就 "平安乐・瑞泽长" 的锦绣长卷,铺向辽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