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疏影问月照卿心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婚事成劫

疏影问月照卿心

景和十一年初夏,京城合欢花开得如云似霞,丞相府与将军府却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周昭祈获封威远将军的喜报尚未凉透,吏部尚书赵珩便联合御史台,以“周家军权过重、柳周两家过从甚密”为由,接连上奏折弹劾。

“父亲,赵珩此举分明是公报私仇!”柳妙涵在书房外听见父亲与幕僚的谈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上元节那晚赵珩递来的糖葫芦,想起他看周昭祈时眼中的嫉恨——原来从那时起,祸根便已埋下。

正思忖间,春桃匆匆跑来:“小姐,将军府来人了,说周小将军请您去后花园一叙。”

绕过开满石榴花的月洞门,周昭祈正站在湖边的九曲桥上,一身素色锦袍衬得脸色有些苍白。他前日为替父亲辩解,在朝堂上与赵珩激辩至午时,此刻眼底还带着血丝:“妙涵,婚期……恐怕要延后了。”

柳妙涵的心一沉,却见他从袖中取出个紫檀木匣:“这是我母亲的遗物,一支凤头金簪。原想等大婚时为你簪发,如今……”他顿了顿,声音艰涩,“赵珩等人拿‘结党’说事,圣上已下旨暂缓议亲,待彻查清楚后再做定夺。”

阳光透过花叶洒在金簪上,凤头的红宝石眼睛熠熠生辉,却映得柳妙涵眼眶发酸。她推回木匣:“我不要什么簪子,我只要你平安。”自北境归来后,她已学会不再只做被保护的那一个,“赵珩能在朝堂上做文章,我便能在府中寻线索。我母亲常与各府夫人往来,或许能从内眷口中探到些什么。”

周昭祈猛地抬头,见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果决。他想起昨夜父亲提及柳丞相已开始暗中调查赵珩贪墨的证据,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好,那你万事小心,若有异动立刻告诉我。”

此后数日,柳妙涵以探望各府夫人为名,穿梭于京城贵女圈。在尚书令夫人的茶会上,她假装无意地提起赵珩之子近日新置了三处别院,引得几位惯于攀比的夫人纷纷议论;在御史中丞府的赏花宴上,她又“不慎”将茶水泼在赵珩外甥女的衣袖上,借机翻看其妆奁里的西洋香料——那正是赵珩贪墨案中流失的贡品。

与此同时,周昭祈则在军营中加紧整肃军务,同时派亲信暗查赵珩安插在边军的眼线。一日深夜,他收到柳妙涵托人送来的密信,信中用胭脂水画着一支折断的如意——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意为“已找到赵珩贪墨的关键物证”。

“是赵珩写给江南盐商的密信,被他小妾藏在妆匣夹层里。”柳妙涵在城郊破庙中与周昭祈会面,将用油布包好的信笺递给他,“信中提及用军饷调换官盐,难怪边境军粮屡屡短缺。”

周昭祈展开信纸,目光如电。信中字迹虽刻意模仿,但若与赵珩平日手札比对,必能发现破绽。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触感微凉却带着力量:“妙涵,你做得很好。”

就在此时,庙外忽然传来马蹄声。周昭祈猛地将她护在身后,拔剑出鞘。却见来的是他的亲卫:“将军,宫里来人了,说圣上要召见您与柳相,即刻入宫!”

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凝重。这恐怕是赵珩的反制——与其让贪墨证据曝光,不如先下手为强,坐实“结党”罪名。

入宫的马车里,柳妙涵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并蒂莲玉佩。周昭祈忽然握住她的手,从怀中取出那支凤头金簪,轻轻插在她发间:“别怕,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护着你。”

金簪的重量压在鬓边,像一个沉甸甸的承诺。柳妙涵抬头看他,烛光透过车窗映在他脸上,勾勒出坚毅的下颌线。她知道,这场风波已非儿女情长所能左右,而是关乎两个家族的存亡。

御书房内,皇帝高坐龙椅,赵珩与几位御史分列两侧,目光如刀。柳丞相与周昭祈并肩而立,神色从容。当赵珩声泪俱下地控诉“柳周结党,意图谋反”时,周昭祈忽然上前一步,呈上那封密信:“陛下,臣有证据,证明赵尚书才是通敌贪墨、构陷忠良的罪魁祸首!”

殿内瞬间死寂。柳妙涵在殿外听着里面传来的争执声、物品碰撞声,手心早已被冷汗浸透。她抬头望向夜空,合欢花的影子在宫墙上摇曳,像一场无声的默剧。

不知过了多久,殿门终于打开。柳丞相与周昭祈并肩走出,虽面带疲惫,眼神却透着如释重负。周昭祈快步走到她面前,不顾旁人目光,轻轻握住她的手:“没事了,赵珩已被拿下,圣上命我彻查此案。”

柳妙涵看着他眼中的光,忽然想起方才在破庙中,他为她簪发的模样。金簪的凤头硌着鬓角,却让她感到无比安心。

上一章 箭伤初愈心更炽 疏影问月照卿心最新章节 下一章 红妆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