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帝王心:卿本棋局
本书标签: 古代  双洁  女强   

第二章 御花园里的“偶遇”与昭仪的酸话

帝王心:卿本棋局

祁晔那句辨不出褒贬的话,像一颗小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慈宁宫暖阁里漾开无声的涟漪。

徐昭仪精心描画的柳叶眉几乎要拧成疙瘩。陛下非但没有斥责谢婉宁失仪,竟还……竟还说了那样的话!什么叫“手艺比规矩好”?这分明是回护!是纵容!甚至,那语气里一丝难以捕捉的异样,让徐昭仪心底那点幸灾乐祸瞬间被一股更强烈的酸涩和嫉恨取代。她涂着鲜艳蔻丹的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软肉里,面上却还得勉强维持着得体的微笑,只是那笑容僵硬得如同画上去的。

太后谢明懿眼底的笑意却深了些许,雍容地抬手:“好了好了,不过是一颗果子,也值当你们这般大惊小怪?婉宁,快起来吧,地上凉。” 她语气温和,带着长辈的慈爱,目光在祁晔和谢婉宁之间不着痕迹地掠过。

“谢太后娘娘恩典,谢陛下宽宏。” 谢婉宁的声音依旧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后怕和感激的颤音。她扶着身旁锦杌的边缘,动作略显“虚弱”地站起身,鹅黄的裙裾如水波般漾开。起身时,她似乎因跪得久了,腿脚微麻,身形轻轻晃了一下,那纤细的腰肢仿佛弱柳扶风,琥珀色的眼眸里瞬间蒙上一层惹人怜惜的水汽,目光“恰好”又“无助”地飘向近在咫尺的玄色身影。

祁晔负手而立,身形未动,甚至连眼皮都没多抬一下。只是在那道带着水汽的目光扫过来时,他拈着那颗“罪魁祸首”荔枝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了一下,指节微微泛白。

“皇帝下朝了?今日朝事可还顺遂?” 太后适时开口,打破了这微妙的沉默,将话题引开。

祁晔这才将目光从谢婉宁身上彻底移开,转向太后,微微躬身:“劳母后挂心,并无大事。” 他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冷冽,仿佛方才那点小小的插曲从未发生。他走到太后榻前另一侧的紫檀圈椅坐下,姿态端方,玄色龙袍上的金线龙纹在光线下流淌着内敛的威严。有宫女立刻奉上温度刚好的香茗。

谢婉宁低眉顺眼地退回到自己的锦杌上,重新拿起一颗荔枝,动作放得极轻,仿佛生怕再出一点差错。她垂着眼帘,长睫如蝶翼般覆盖下来,掩住了眸底深处一闪而过的狡黠光芒。成了。那指尖的轻蹭,那辨不清情绪的话语,像羽毛搔过心尖,留下一点隐秘的酥麻和期待。她知道,这微小的涟漪,会在他心里漾开。她太了解祁晔了,他那张冷硬的面具下,藏着她自幼便熟知的、属于“晔哥哥”的某些东西。

暖阁内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和谐。太后与皇帝说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多是些宫中琐事或京中趣闻。谢婉宁安静地坐在一旁,继续扮演着温顺乖巧的晚辈,偶尔在太后问及时,才用那娇软的声音答上一两句,内容无外乎是些女儿家的花样子、新得的胭脂水粉,天真烂漫,毫无心机。她剥荔枝的动作越发娴熟流畅,莹白的果肉一颗颗落入玉盏,汁水染得指尖愈发粉嫩。

徐昭仪如坐针毡。看着谢婉宁那副低眉顺眼、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再想到陛下方才的回护,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脑门。她几次想插话,都被太后四两拨千斤地挡了回去,或是被祁晔那无形的威压慑住,只能强忍着。那精心剥好的荔枝放在她面前的小碟里,她却一口也咽不下去,只觉得堵得慌。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祁晔放下茶盏,起身道:“母后若无其他吩咐,儿臣还有些奏章需批阅,先行告退。” 他的目光礼节性地扫过众人,在谢婉宁低垂的发顶停留了不到一瞬。

“国事要紧,皇帝去吧。” 太后含笑点头。

祁晔转身,玄色的龙袍下摆划过一个利落的弧度,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仪,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暖阁。那股迫人的气势也随之消散。

暖阁里似乎连空气都松快了些。

徐昭仪憋了半天的气,此刻终于找到了宣泄口。她看着谢婉宁那副“柔弱无辜”的样子,只觉得刺眼至极。她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嘴角勾起一抹刻薄的笑意,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暖阁里的人听见:

“谢妹妹这‘剥荔枝的手艺’,果然是深得圣心啊。难怪陛下金口玉言,夸赞有加。” 她刻意加重了“手艺”二字,语气里的讥讽如同淬了毒的针,“只是妹妹常在太后娘娘和陛下跟前走动,这规矩体统,还是得多上心些才好。今日是颗荔枝滚到御前,无伤大雅,陛下宽仁不予计较。若是他日,不小心冲撞了什么要紧物事,或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惹了圣怒,那可就不是一句‘手艺好’能轻轻揭过的了。到时候,恐怕连太后娘娘的脸面,都要跟着受累呢。”

这话夹枪带棒,既暗讽谢婉宁以色侍人、举止轻浮(手艺好),又影射她恃宠生娇、不懂规矩,甚至暗示她可能连累太后。字字句句,歹毒非常。

暖阁里侍立的宫人们头垂得更低了。

太后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眼底闪过一丝不悦。她正要开口,却见下首的谢婉宁有了动作。

谢婉宁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徐昭仪预想中的羞愤或惊慌。那双琥珀色的大眼睛里,此刻盛满了纯粹的、懵懂的困惑,仿佛完全听不懂徐昭仪话中的机锋。她微微歪了歪头,像只不解世事的小鹿,声音又软又糯,带着十二分的真诚:

“昭仪娘娘说的是呢。” 她轻轻放下手中刚剥了一半的荔枝,用一方干净的素白丝帕细细擦拭着沾了汁水的指尖,动作优雅又带着点天真的笨拙,“婉宁在家时,母亲也总念叨我规矩学得慢,不如学些针线女红、琴棋书画讨巧。今日御前失仪,确实是我不好,多亏陛下宽宏大量,姑母慈爱,才没被责罚。” 她说着,还心有余悸般地拍了拍胸口,小脸微微发白。

她顿了顿,那双湿漉漉的大眼睛真诚无比地望向徐昭仪,充满了求知欲:“只是…昭仪娘娘方才说的‘不该说的话’…是指什么呀?婉宁愚钝,还请娘娘明示,日后也好避开,免得真闯下大祸,连累了姑母她老人家,那婉宁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她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和后怕,眼神清澈见底,仿佛真的只是在虚心求教。

“你!” 徐昭仪被她这番“天真无邪”的反问噎得胸口一窒,差点背过气去。她能说什么?难道能直白地说“不准你勾引陛下”?这话她敢当着太后的面说出口?看着谢婉宁那副纯然无辜、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徐昭仪只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憋闷得几乎要吐血。她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精心维持的端庄几乎要裂开。

太后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无法捕捉。她放下茶盏,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了,徐昭仪也是一片好心,提点你两句。婉宁年纪小,慢慢学便是。” 她轻描淡写地将徐昭仪的刻薄定义为“好心提点”,又点明谢婉宁“年纪小”,堵住了徐昭仪所有后续的发难可能。“哀家也有些乏了,你们都散了吧。”

“是,臣妾/臣女告退。” 徐昭仪纵有千般不甘万般怨恨,此刻也只能强压下去,和谢婉宁一同起身行礼告退。

退出暖阁,春日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徐昭仪冷冷地剜了谢婉宁一眼,那眼神淬了冰,带着毫不掩饰的恨意和警告,重重地哼了一声,扶着自己贴身宫女的手,头也不回地朝着自己宫苑的方向快步离去,背影都透着怒气。

谢婉宁站在原地,看着徐昭仪气冲冲的背影消失在宫墙拐角,脸上那副天真懵懂、惶恐不安的表情瞬间如同潮水般褪去。琥珀色的眼眸恢复了惯有的清亮,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慵懒的玩味。她轻轻勾起嫣红的唇角,那笑容如同偷吃了蜜糖的小狐狸,狡黠又得意。

“小姐,您刚才可真是…” 一直跟在身后沉默的大丫鬟素心,此刻才低声开口,语气里带着无奈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性子沉稳,最是明白自家小姐这“演戏”的功力,也知道徐昭仪睚眦必报的性子。

“真是什么?” 谢婉宁挑眉,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越,带着点漫不经心。她从袖中抽出方才擦手的丝帕,随意地递给素心,“喏,脏了,回头洗洗。”

另一个活泼些的丫鬟锦书凑上来,眼睛亮晶晶的,压着兴奋:“小姐您刚才演得太像了!奴婢瞧着那徐昭仪,脸都气绿了,跟咱们府上后厨那腌坏了的酸黄瓜似的!” 她年纪小,藏不住话。

“嘘!” 素心赶紧拉了她一把,警惕地看了看四周。

谢婉宁却浑不在意,她理了理被风吹拂到颊边的一缕青丝,目光投向远处层叠的宫阙飞檐,阳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上跳跃。方才暖阁里,他指尖的温度似乎还残留在手背上,那句听不出情绪的话也还在耳边萦绕。

“走吧,” 她声音轻快,迈开步子,月白的百迭裙摆划出优美的弧度,“去御花园转转,听说西府海棠开得正好。” 她脚步轻捷,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交锋从未发生过,只有眼底深处那抹慧黠的光,昭示着下一场“戏”的帷幕,或许正在无声拉开。春光正好,戏台广阔,她这位“角儿”,自然要好好唱下去。

上一章 第一章 慈宁宫里的“小戏精” 帝王心:卿本棋局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海棠树下的“知心”与兄长的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