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弦断锁宫秋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宫廷  古言     

第十二章 菊香满纸

弦断锁宫秋

晨露未晞时,周明远已带着学子们在晒谷场铺开竹席。昨日采回的野菊被细心摘去杂质,一朵朵摊在席上,嫩黄的花瓣沾着水汽,在初阳里泛着莹润的光。

“先生说,要晒足三日,每日翻动三次,这样泡出来的茶才清冽。”一个圆脸少年边翻菊瓣边念叨,指尖被花茎的细毛蹭得发痒。周明远笑着拍他后背:“记这么牢?回头让先生多教你识几种草药。”

谢昭宁挎着竹篮从后厨出来,篮里是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裹着桂花糖的甜香漫开。“先歇会儿,垫垫肚子。”她把米糕分给众人,目光落在廊下——林砚白正坐在石桌旁,手里拿着支狼毫,在宣纸上细细勾勒。

走过去才看清,纸上是那只伤愈的小狐狸,正蜷在草窝里啃饼屑,尾巴蓬松得像团火。“昨日见它眼神灵动,便想着画下来。”林砚白笔尖一顿,墨点在狐耳旁晕开,倒添了几分憨态。谢昭宁指尖轻点纸面:“这里的绒毛该再淡些,风吹过的时候,会有些透明。”

他抬眼望她,晨光恰好落在她眉梢,鬓角别着朵半开的野菊——许是方才摘花时不小心沾上的。“还是你看得细。”他搁下笔,取过旁边的细砂纸,轻轻磨去那点多余的墨渍。

午后,京里的信使到了。苏夫人的信里夹着片染红的枫树叶,字迹娟秀:“京中已落霜,太子近来总念着书院的银杏,说等放了年假,定要亲自来扫落叶。”信末还附了张药方,是给小狐狸调理身子的,旁注“按此方煎药,三日一服,切记用山泉水”。

“太子还记着前年在院里埋的酒呢。”谢昭宁折好信纸,眼里漾着笑意。那年太子微服来书院,与他们在银杏树下埋了坛青梅酒,约定“待菊花开满坡,共饮此酒”。林砚白接过药方看了看:“苏夫人有心了,这方子比我想的周全。”

暮色漫进书院时,晒好的第一拨野菊已收进陶罐。周明远取来三只白瓷杯,各撮了一小撮干菊,注以沸水。金黄的花瓣在水中缓缓舒展,茶香袅袅升起,混着窗外的桂花香,清得人心头发颤。

小狐狸不知何时溜到桌下,用脑袋蹭谢昭宁的布鞋。林砚白舀了勺凉白开,放在碟子里推过去,看它小口舔着,忽然道:“等它伤彻底好了,就放生吧。山里才是它的家。”

“嗯。”谢昭宁望着杯中沉浮的菊瓣,“就像有些牵挂,放在心里就好,不必时时攥着。”

夜渐深,林砚白在灯下补那本被虫蛀了页脚的《千金方》,谢昭宁坐在对面,将晒干的野菊装入锦袋。月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像幅被拉长的画。

“明日去后山看看吧,”她忽然开口,“听说那里的枫叶红透了,正好采些回来,夹在书里当书签。”

林砚白握着针线的手一顿,针尖在烛光下闪了闪:“好,顺便看看有没有熟透的野山楂,给孩子们做糖葫芦。”

窗外,秋虫的鸣叫声渐稀,陶罐里的菊香却越发清透。仿佛这书院的时光,也跟着这香气,变得绵长而甘甜。

上一章 第十一章 霜叶红时 弦断锁宫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三章 枫火映山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