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东汉末年兴东汉
本书标签: 古代 

6

东汉末年兴东汉

晨雾笼罩着汉水,远处的襄阳城若隐若现。刘恒站在渡船上,望着越来越近的荆州治所,心中百感交集。自从那日在渡口设计擒获两名刺客后,他们一路南下,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皇叔,那就是襄阳吗?"少帝刘辩站在刘恒身旁,小脸上写满好奇。经过一个多月的颠簸,少年已经适应了旅途艰辛,甚至长高了些许,原本苍白的脸颊也有了血色。

刘恒点点头:"对,荆州牧刘表就在城中。他是汉室宗亲,按辈分算是陛下的叔祖父。"

少帝若有所思:"他会帮我们吗?"

这个问题刘恒也在反复思考。历史上的刘表号称"八俊"之一,坐拥荆州富庶之地,却缺乏进取之心,最终错失良机。但如今有了少帝这个变数,情况或许不同。

"只要展现我们的价值,刘表会做出明智选择。"刘恒轻声道。

身后传来马蹄踏击甲板的声音。吕布牵着赤兔马走来,这位三国第一猛将今日特意披挂整齐,威风凛凛。赤兔马却显得有些萎靡,不像往日那般神采飞扬。

"奉先,赤兔怎么了?"刘恒注意到马儿眼中的红光暗淡了许多。

吕布心疼地抚摸着马颈:"自那日长嘶后,就一直这样。不吃不喝,也不让旁人靠近。"

正说着,荀彧从船舱走出,羽扇轻摇:"公子,刚收到消息,刘表已得知我们到来,派人在码头相迎。"

刘恒眉头一挑:"哦?是何态度?"

"表面礼数周全,实则戒备森严。"荀彧压低声音,"蔡瑁率水军在江上巡逻,蒯越带兵在码头列阵。说是迎接,更像是示威。"

刘恒冷笑:"这是要给我们下马威啊。"

渡船缓缓靠岸。码头上,数百名士兵整齐列队,盔明甲亮。为首一人约四十岁年纪,面容清瘦,三缕长须,一派儒雅风度。

"那位就是蒯越,蒯良之弟,刘表心腹谋士。"荀彧在刘恒耳边低语,"此人智谋过人,不可小觑。"

船板搭好,刘恒整了整衣冠,率先下船。少帝跟在身后,吕布、荀彧一左一右护卫。赤兔马被留在船上,由魏续照看。

"可是刘恒公子当面?"蒯越拱手行礼,声音温润,"在下蒯越,奉刘荆州之命,特来相迎。"

刘恒还礼:"久仰蒯先生大名。这位是..."他侧身让出少帝。

蒯越目光一闪,随即郑重下拜:"臣蒯越,拜见陛下。陛下驾临荆州,实乃万民之幸。"

少帝略显紧张,但很快镇定下来,学着刘恒教他的样子虚扶一下:"爱卿平身。朕...朕此番南来,多有叨扰。"

蒯越起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少帝如此年幼却举止得体。他侧身做请:"刘荆州已在州牧府设宴,为陛下接风。请随我来。"

一行人登上早已备好的马车。刘恒注意到,车队前后都有重兵护卫,说是保护,更像是监视。

襄阳城比刘恒想象的还要繁华。街道宽阔,店铺林立,行人衣着光鲜,丝毫没有战乱年代的萧条。可见刘表治理荆州确实有方。

州牧府气势恢宏,朱漆大门前,两排甲士肃立。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站在台阶上,身着紫色官服,正是荆州牧刘表。

马车停下,刘恒率先下车,正要介绍,少帝却已经自己走了过去,对着刘表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侄孙刘辩,见过叔祖父。"

这一举动出乎所有人意料。刘表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上前扶起少帝:"陛下折煞老臣了!快请进!"

刘恒与荀彧交换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少帝这一手以亲情打动刘表,远比摆皇帝架子高明得多。

宴席上,刘表坐了主位,少帝居客座首位,刘恒、荀彧、吕布依次而坐。荆州文武官员分列两侧,其中一名满脸傲气的中年武将格外显眼——蔡瑁,刘表妻弟,荆州水军统帅。

酒过三巡,刘表放下酒杯,切入正题:"陛下远道而来,不知有何打算?"

少帝看向刘恒,后者会意,开口道:"刘荆州,董卓篡逆,废立天子,天下共愤。今陛下幸得脱险,欲在荆州暂驻,号召天下忠义之士共讨国贼,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表身上。

刘表捋须沉思片刻,缓缓道:"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愤。表虽不才,亦知忠义二字。只是..."他话锋一转,"荆州地狭民贫,恐难当大任啊。"

刘恒听出弦外之音——刘表这是在讨价还价。他正欲回应,荀彧却轻咳一声,抢先道:"刘荆州过谦了。荆州带甲十万,沃野千里,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若能奉天子以讨不臣,何愁大业不成?"

刘表眼中精光一闪,看向荀彧:"这位先生是..."

"颍川荀彧,字文若。"

厅内一阵骚动。荀彧的名声显然已经传到了荆州。

刘表态度明显热络起来:"原来是荀文若!久仰大名!"他略一沉吟,"既如此,表愿奉陛下为主。不过..."

"不过什么?"吕布忍不住问道。

刘表微微一笑:"表有三事相求,若陛下与诸位能成全,荆州上下必誓死效忠。"

刘恒心知肚明——这是刘表的考验。若不能通过,恐怕连全身而退都难。

"叔祖父请讲。"少帝镇定地说,小手在案几下紧握成拳。

刘表满意地点头:"其一,襄阳蒯氏有一难题,困扰多年,望诸位代为解之;其二,蔡将军想向吕将军讨教几招武艺;其三,襄阳名士庞德公乃表之故交,若能请其出山相助,必能大增声威。"

三个条件,一文一武一人脉,正是考验刘恒团队的全面能力。刘恒看向荀彧,后者微不可察地点点头。

"我们接受。"刘恒朗声道。

宴席散去,刘恒一行被安排在州牧府旁的客馆休息。刚安顿下来,吕布就忍不住抱怨:"那刘表老儿好生无礼!竟敢对陛下提条件!"

荀彧摇扇笑道:"吕将军息怒。刘表此举,实则是试探我们是否值得他冒险支持。若能通过考验,必得重用。"

少帝忧心忡忡地看向刘恒:"皇叔,那三个条件难吗?"

刘恒安慰道:"陛下放心,臣等自有应对之策。"

正说着,魏续慌慌张张跑进来:"不好了!赤兔马病得更重了!"

吕布大惊,箭步冲出房门。刘恒等人紧随其后,来到后院马厩。只见赤兔马躺在地上,口吐白沫,眼中红光完全消失,呼吸微弱。

"怎么会这样!"吕布跪在马旁,手足无措。

荀彧检查了一下:"像是中毒,但不知是何毒物。"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陌生的声音从马厩外传来:"此马非病,乃失其主也。"

刘恒转头,看到一个身着异域服饰的男子站在月光下。他高鼻深目,左耳戴着一枚金环,腰间挂满奇特的符牌,其中一枚与刘恒的玉佩形状极为相似。

"你是何人?"吕布警惕地挡在赤兔马前。

男子微微一笑,口音古怪:"我叫安珀,来自大月氏。这匹赤兔马,我认得。"

刘恒心头一震——安珀?吕布曾说赠他赤兔马的西域商人叫"安什么",莫非就是此人?

安珀不等邀请,径自走到赤兔马旁,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倒出几滴金色液体滴入马口。片刻后,赤兔马的呼吸平稳了些。

"你对它做了什么?"吕布又惊又喜。

安珀神秘地笑了:"赤兔非寻常马匹,它体内流着'龙血',能辨忠奸,识天命。如今它感应到真命之主有难,故而萎靡。"

"真命之主?"刘恒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你是说..."

安珀的目光越过众人,落在少帝刘辩身上:"小皇帝,你最近是不是总做同一个梦?黑龙吞噬太阳?"

少帝惊讶地瞪大眼睛:"你...你怎么知道?"

安珀从腰间取下一枚符牌,上面刻着奇异的纹路:"因为我也做过同样的梦。那是天命示警。"他转向刘恒,"赤兔马需要真命之主的血才能恢复。"

"什么?"吕布大怒,"你敢伤害陛下!"

安珀摇头:"非是伤害,而是救赎。只需三滴血,滴入马口即可。"

众人面面相觑。这要求太过诡异,但赤兔马的情况确实危急。

少帝咬了咬嘴唇,走上前:"如果我的血能救赤兔,我愿意。"

刘恒想要阻拦,却被荀彧拉住:"公子,或许可以一试。"

少帝取过吕布的匕首,在指尖轻轻一划,挤出三滴血滴入赤兔马口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赤兔马猛地睁开眼睛,瞳孔中红光暴涨,一声长嘶响彻夜空,随即矫健地站了起来,亲昵地用头蹭着少帝的肩膀。

安珀满意地点头:"果然如此。赤兔已认你为主,小皇帝。"

吕布又惊又喜:"赤兔,你还认得我吗?"

赤兔马转头看向吕布,眼中流露出亲切之色,但明显对少帝更为亲近。

安珀解释道:"赤兔一生只认二主。第一主已逝,吕将军是第二主,如今小皇帝是第三主。它能感应天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未来之主。"

刘恒心中震撼。这一切太过玄奇,但亲眼所见又不得不信。他看向安珀:"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

安珀笑而不答,只是取下腰间那枚与刘恒玉佩相似的符牌:"这枚'天命符'与公子的玉佩本是一对。持此物者,可感应天命所归。"他将符牌递给少帝,"小皇帝,好好保管它。当黑龙真的出现时,它会保护你。"

少帝接过符牌,好奇地翻看:"黑龙真的会出现吗?"

安珀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比你想象的更快。"说完,他转身欲走。

"且慢!"刘恒叫住他,"先生既知天命,可否指点我们如何应对刘表的三重考验?"

安珀回头,神秘一笑:"第一题答案在水镜庄;第二题关键在'七探蛇盘';第三题..."他指了指少帝,"小皇帝自有办法。"

言罢,他大步走入夜色中,很快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众人呆立良久,荀彧率先打破沉默:"此人来历神秘,但似乎并无恶意。他留下的线索,或许真能帮我们通过刘表的考验。"

吕布仍沉浸在赤兔马认新主的震惊中:"赤兔真的认陛下为主了?那某..."

少帝连忙道:"奉先将军永远是赤兔的亲人。朕...我只是暂时照顾它。"说着轻抚马颈,赤兔马温顺地低下头。

刘恒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预感——少帝、赤兔马、安珀的出现,似乎都指向某个未知的命运。而刘表的三重考验,只是这个命运的开始。

"明日我们分头行动。"刘恒做出安排,"文若去水镜庄寻找第一题的线索;奉先准备与蔡瑁的比试;我和陛下想办法拜访庞德公。"

众人点头同意。夜风拂过,带来远处汉水的潮声。襄阳城沉浸在一片静谧中,无人知晓,这座城池即将因为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而改变它在历史中的轨迹...

---

上一章 5 东汉末年兴东汉最新章节 下一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