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知否:盛家盛世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知否盛明兰 

第三章 明华议亲·双府争聘显荣光

知否:盛家盛世

盛琮拜相的余波尚未平息,一股新的暗流又悄然涌动于盛京勋贵之间——宰相府嫡长女、明华县主盛华兰的亲事。

十五岁,及笄之年,花信初绽,更兼父亲位极人臣,母亲是超品郡主,自身封号在身,品貌气度冠绝京华。华兰的亲事,早已不是盛家一府之事,而是牵动着整个盛京顶级权贵圈层目光的风向标。

慈安堂东暖阁内,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截然不同。卫恕意端坐在紫檀嵌螺钿玫瑰椅上,手中拿着一份薄薄的洒金笺,正是镇国公府送来的拜帖。帖子措辞恭敬,言明国公夫人将于明日巳时登门拜访。

“母亲,”华兰侍立一旁,穿着一身莲青色缠枝莲纹杭绸褙子,身姿挺拔如新竹,面上沉静无波,只耳根处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泄露了少女心事,“镇国公府……世子爷他……”

卫恕意放下拜帖,抬眼看向女儿,目光温和而锐利:“华儿,你可知镇国公府为何能越过忠勤伯府,让国公夫人亲自递帖登门?”

华兰微微垂眸,声音清越:“其一,镇国公府乃开国勋贵,世袭罔替,根基深厚,远非新晋的忠勤伯府可比。其二,赵允世子自身已在军中历练,颇有实绩,前程远大,非忠勤伯世子可比。其三……”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母亲,“国公夫人亲自登门,是给盛家、给父亲母亲、也是给女儿最大的体面。”

“不错。”卫恕意赞许地点头,“亲事结的是两姓之好,更是两家未来数十年的休戚与共。门第、根基、子弟前程、家风、乃至对方主母的诚意,皆是考量。镇国公府,样样都压了忠勤伯府一头。”她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深意,“忠勤伯府今日也递了帖子来,你猜是谁?”

华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忠勤伯世子夫人?”

“正是。”卫恕意唇角微勾,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忠勤伯夫人自己都未露面。诚意高下,立判。”她起身,走到华兰面前,轻轻抚了抚女儿肩头并不存在的褶皱,“华儿,明日你需在屏风后仔细看着。记住,不必紧张,你是盛相的嫡长女,平乐郡主的女儿,明华县主,这满盛京,能配得上你的人家,屈指可数。你只需拿出你平日的气度,便是最好的应对。”

“女儿明白。”华兰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羞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属于盛家嫡长女的沉稳与自信。

---

翌日巳时正,镇国公府的朱轮华盖大马车在八名盔甲鲜亮的府兵护卫下,稳稳停在盛相府门前。车门打开,先下来两名衣着体面、神色恭谨的大丫鬟,随即搀扶出一位仪态万方的贵妇人。

镇国公夫人年约四旬,身着深紫色云锦织金翟鸟纹大袖衫,下系同色系马面裙,发髻高绾,正中一支赤金点翠嵌红蓝宝五凤朝阳大钗,凤口衔下的珍珠流苏垂至肩头,通身气派雍容华贵,眼神锐利却不失和气。她一下车,目光便扫过相府那森严的门楣和门廊下肃立的仆役,眼中掠过一丝满意。

早已候在门前的卫恕意,一身品月色织金缠枝莲纹通袖长袄,头戴赤金点翠衔珠凤钗,笑容得体地上前相迎:“国公夫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请进。”

“叨扰郡主了。”镇国公夫人笑容满面,亲热地挽住卫恕意的手,一同向府内走去。她身后跟着两名捧着沉重礼盒的健妇,礼盒上盖着大红绒布,只看那抬盒子的架势,便知分量不轻。

两人一路言笑晏晏,国公夫人言语间对盛琮治水安民的功绩推崇备至,对盛家门风赞不绝口,又提及自家世子赵允在边关历练的辛苦与长进,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亲近之意,又不显得过分谄媚。

慈安堂正厅,早已布置得庄重典雅。盛老太太也换上了见客的常服,端坐主位。镇国公夫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晚辈礼:“给国夫人请安!您老精神矍铄,真是盛相爷和郡主娘娘的福气!”

老太太含笑让她起身:“国公夫人太客气了,快请坐。”

宾主落座,丫鬟奉上香茗。国公夫人带来的礼单已由管家呈到卫恕意面前。卫恕意目光扫过,心中微动。礼单极厚,开篇便是前朝书画名家真迹两幅,紫檀木嵌百宝插屏一座,赤金累丝嵌各色宝石头面一套,上品蜀锦十匹,辽东百年老参一对……林林总总,价值不菲,更难得的是那份用心,既显国公府底蕴,又投了盛家书香门第的雅好。

“夫人太过破费了。”卫恕意合上礼单,语气真诚。

“郡主说哪里话,”国公夫人笑道,“盛相爷国之栋梁,郡主贤名远播,国夫人更是德高望重,这点薄礼,聊表敬意罢了。”她话锋自然一转,看向侍立在卫恕意身后的华兰,“这便是华兰县主吧?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这通身的气派,这端庄的仪态,真真是凤凰儿一般的人物!”她目光灼灼,毫不掩饰欣赏之意。

华兰上前半步,对着国公夫人盈盈一福,姿态优美,声音清越:“华兰见过国公夫人。夫人谬赞,愧不敢当。”

“当得起,当得起!”国公夫人笑容更深,从腕上褪下一只水头极足、翠色欲滴的翡翠镯子,拉过华兰的手就戴了上去,“好孩子,拿着玩。我家那小子,前些日子在御前得了官家几句夸奖,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我常说他,多学学盛相的家风,看看人家华兰县主是如何端庄持重的!”

这话捧得极妙,既抬高了盛家,又点出了自家儿子的优秀。卫恕意与老太太对视一眼,俱是含笑。

此时,暖阁西侧的紫檀木嵌云母屏风后,几双小眼睛正努力透过缝隙向外张望。

六岁的明兰被八岁的嫣然紧紧抱着,生怕她弄出动静。明兰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厅中那位通身珠光宝气、气势逼人的国公夫人,小嘴微张。她脖子上还戴着昨日平宁郡主给的白玉平安扣,温润的玉石贴着皮肤。她伸出小手,无意识地摸了摸那玉扣。

七岁的如兰挨着嫣然,也看得聚精会神,尤其看到国公夫人把那漂亮的镯子戴在大姐姐手上时,忍不住小声“哇”了一下。站在她们身后一步的林噙霜,一手轻轻按在八岁的墨兰肩上。墨兰今日特意穿了身崭新的粉霞色绣折枝梅花小袄,梳着精致的双螺髻,簪着小小的珠花。她看着厅中那位气派非凡的国公夫人,再看看被众星捧月般夸赞的华兰,又低头看看自己身上虽新却远不及华兰身上衣料名贵的袄裙,小嘴微微抿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和……不甘。

厅中气氛正融洽,管家盛忠却面带难色地快步进来,走到卫恕意身边,低声禀报:“郡主娘娘,忠勤伯府世子夫人……递了拜帖,人……已到二门了。”

声音虽低,但在场都是人精,如何听不见?镇国公夫人端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神色如常地继续品茶,仿佛未曾听闻。

卫恕意眉梢微挑,心中了然。这是忠勤伯府得知镇国公夫人登门,急了。她面上不动声色,只对盛忠微微颔首:“请世子夫人前厅稍候,奉茶。”

盛忠领命而去。

镇国公夫人放下茶盏,笑容依旧得体:“郡主事务繁忙,府上贵客也多。今日能得见国夫人和郡主,又与华兰县主说了会儿话,已是心满意足。改日再设宴,请郡主和县主过府赏菊,万望赏光。” 她主动起身告辞,姿态从容,丝毫不提忠勤伯府半句。

卫恕意和老太太也起身相送,言语间满是客套与亲近。一直送出正厅门廊,看着国公夫人仪态万方地登车离去。

待国公府车驾消失在影壁后,卫恕意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对盛忠道:“请忠勤伯世子夫人到偏厅吧。”

偏厅的布置远不如正厅庄重奢华。忠勤伯世子夫人是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妇人,容貌尚可,穿着茜红色织金褙子,头上珠翠不少,却显得有些堆砌,眼神中带着几分急切和不易察觉的讨好。她带来的礼物也摆在旁边,多是些时兴的绸缎、药材和几件成色普通的金玉首饰,礼单薄薄一页。

“给郡主娘娘请安!”世子夫人见卫恕意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姿态放得很低。

“世子夫人不必多礼,请坐。”卫恕意在主位坐下,语气平淡,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

“郡主娘娘,”世子夫人坐下后便有些急切地开口,“我家婆母(忠勤伯夫人)本欲亲自登门,奈何昨日偶感风寒,实在起不得身,心中万分愧疚,特命我代她前来,向郡主娘娘和国夫人赔罪,并奉上薄礼,为华兰县主贺。”她说着,示意丫鬟将礼单呈上。

卫恕意接过礼单,目光随意一扫,便放在一旁,语气听不出喜怒:“伯夫人有心了,请代我问候。只是华儿的亲事,老太太和我尚需仔细斟酌。”

世子夫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忙道:“是,是!县主金尊玉贵,自然要慎重。只是……”她往前倾了倾身子,压低声音,“我们府上对县主,是真心实意求娶!我家世子(忠勤伯世子)虽……虽不如镇国公世子那般在军中显赫,但也是勤勉上进,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职,前途也是看好的!我们府上人口也简单,婆母性子最是和善,县主若过了门,定是当家主母,绝无委屈!”

她这番话,急切地将自家优势道出,却恰恰暴露了底气不足。卫恕意端起茶盏,轻轻撇了撇浮沫,并未接话。

屏风后,如兰听得似懂非懂,只觉得这位世子夫人说话又快又急,远不如刚才那位国公夫人从容。墨兰则紧紧盯着世子夫人头上的金钗,又看看卫恕意放在一旁的那份薄礼单,小眉头蹙得更紧。

世子夫人见卫恕意不语,心中更急,还想再说什么,卫恕意却已放下茶盏,淡淡道:“世子夫人的心意,我已知晓。只是此事关乎华儿终身,还需从长计议。府中尚有庶务,就不多留夫人了。”

这便是送客了。世子夫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讪讪起身告辞。

送走了忠勤伯府的人,卫恕意回到慈安堂正厅。华兰已从屏风后走出,站在祖母身边。老太太捻着佛珠,缓缓开口:“都看清楚了?”

华兰深吸一口气,目光清澈而坚定:“回祖母,看清楚了。镇国公府,门第显赫,世子有为,国公夫人诚意十足,行事有度。忠勤伯府……”她微微一顿,声音平稳,“门第稍逊,世子前程有限,世子夫人……略显浮躁,诚意不足。”

卫恕意走到女儿身边,轻轻握了握她的手:“华儿,你自己的心意呢?”

华兰白皙的脸上再次泛起红晕,但这一次,她没有回避,脑海中闪过昨日在府中回廊“偶遇”那位随母亲前来、身形挺拔、面容英朗、目光清正的镇国公世子赵允时,心头那瞬间的悸动。她抬起头,目光迎向母亲和祖母:“孙女……孙女觉得,镇国公世子,是良配。”

卫恕意眼中笑意弥漫开来,与老太太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好。”老太太一锤定音,“盛忠,派人递帖子去镇国公府,就说后日,我请国公夫人过府赏菊品蟹。”

尘埃落定。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开。盛相嫡长女明华县主,花落镇国公府世子赵允!一时之间,盛京权贵圈无不震动,有羡慕镇国公府攀上高枝的,也有感慨忠勤伯府不自量力的。盛家门庭,再次因这桩门当户对、强强联合的亲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在慈安堂的暖阁里,明兰正坐在祖母膝前的地毯上,努力想把脖子上那枚温润的白玉平安扣解下来玩。如兰凑在旁边叽叽喳喳地形容着国公夫人有多气派,世子夫人头上的金钗有多闪亮。墨兰则独自坐在稍远的锦杌上,小手无意识地揪着衣角,看着明兰手中那枚价值不菲的玉扣,又想起华兰手上那只翠得晃眼的镯子,眼神复杂难明。窗外,秋阳正好,却已隐隐有了深秋的凉意。

盛老太太看着怀中懵懂玩玉的明兰,又看看神色各异的孙女们,轻轻捻动佛珠,低语如风:“树欲静而风不止。这盛京的天……看着晴好,谁知何时变呢。”

上一章 第二章 平乐郡主·姐妹情谊动京华 知否:盛家盛世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 稚龄县主·御园初逢小龙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