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因长松连中三元、状元及第的狂喜尚未完全散去,那琼林宴上的琼浆玉液仿佛还在唇齿间留香,府邸各处悬挂的红绸彩灯仍透着喜气。然而,这状元府的喧腾与荣光,在一日午后,被一道来自九重宫阙、象征着无上尊荣与未来权柄的金色圣旨,彻底推向了另一个凡人难以企及的巅峰。
宣旨太监特有的、带着宫廷韵调的高亢唱喏声,穿透了盛府前院的宁静:
“圣旨到——!盛相盛琮,明嘉县主盛明兰接旨——!”
整个盛府瞬间被这声音点燃,又旋即陷入一种屏息凝神的肃穆之中。盛琮作为当朝宰相,反应最为迅捷,他强压下心中那如擂鼓般的预感,立刻率领阖府上下,从后院匆匆赶来的盛老太太、卫恕意、华兰、长松、长栋、长柏、如兰,以及在盛家小住的嫣然、桂芬等人,齐刷刷地跪满了正厅内外。
阳光透过高悬的匾额斜射进来,将宣旨太监手中那卷明黄绸缎映照得熠熠生辉,上面盘踞的五爪金龙仿佛活了过来,散发着令人不敢逼视的威严。
太监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字字清晰,如同金玉坠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定位,阴阳协和,风化之原,实始闺闱。储贰之重,国本攸关,必择淑媛,以赞内治。咨尔明嘉县主盛氏明兰,乃当朝宰辅盛琮之嫡幼女,平乐郡主卫氏之女也。毓质名门,幼承庭训,秉性温良,德容兼备。柔嘉维则,克娴内则之仪;淑慎其仪,允协坤贞之德。芳龄虽稚,慧心早成,深得朕躬与皇后嘉许。兹仰承天命,俯顺舆情,特册封尔为皇太子妃。尔其祗勤夙夜,翊赞元良,茂修蘋藻之诚,克尽温恭之范。待及笄之年,行大婚之礼,入主东宫,正位中馈。钦哉!”
“另,平乐郡主卫氏恕意,诞育淑女,功在社稷,教女有方,慈范堪嘉。特晋封为‘平乐公主’,食邑加增,以彰懿德。钦此——!”
最后一声“钦此”落下,偌大的盛府正厅内外,落针可闻。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那圣旨上的金字还在众人眼前灼灼发光。
震撼! 这是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念头。
赐婚东宫!太子妃!未来的国母!
盛老太太激动得浑身微微发颤,浑浊的眼中瞬间盈满了热泪,她紧紧攥着身边卫恕意的手,那是她盛家无上的荣光啊!一品国夫人的诰命已是顶峰,未曾想有生之年竟能看到孙女成为未来的皇后!卫恕意更是如遭雷击,脑中一片空白,巨大的荣耀与随之而来的、对幼女未来的深切担忧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忘了呼吸,直到听到自己晋封公主的旨意,才恍然回神,巨大的喜悦与惶恐同时袭来,让她伏地的身躯微微颤抖。盛琮面色沉静如水,但紧抿的唇线和微微起伏的胸膛,泄露了他内心激荡的惊涛骇浪。他深深叩首,声音沉稳而洪亮:“臣盛琮,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女明兰,叩谢天恩!”
华兰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心中是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骄傲,她的妹妹,她从小呵护的小六,竟成了未来的太子妃!长松、长栋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郑重与决心,妹妹成了太子妃,他们作为兄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未来的路更要走得堂堂正正,成为妹妹最坚实的后盾。长柏眼中闪过欣慰与了然,他深知明兰的聪慧与稳重,只是这泼天的富贵背后,是无尽的艰险。如兰懵懵懂懂,只觉得“太子妃”听起来好厉害,替六妹妹高兴,又隐约觉得六妹妹似乎离她更远了。嫣然和桂芬跪在人群中,眼中满是激动与祝福,尤其是嫣然,想到义妹即将拥有的尊贵身份,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酸涩。
而风暴的中心——年仅十三岁的明兰,此刻正跪在父母身后半步的位置。她小小的身躯包裹在县主规制的浅绯色宫装里,显得格外纤细。圣旨宣读时,她一直低垂着头,乌黑浓密的睫毛在白皙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遮住了她所有的情绪。她安静地听着那些华丽的辞藻——“毓质名门”、“德容兼备”、“翊赞元良”……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沉甸甸地压在她稚嫩的心头。
太子妃……未来的皇后……
那个在御花园初遇时,会和她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会偷偷塞给她甜糕、笑起来眉眼弯弯如星月的太子哥哥赵昕……从今以后,他不仅仅是她的“昕哥哥”,更是她的君,她的夫,她需要用一生去辅佐和守护的储君。
巨大的、不真实的荣宠感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她淹没。随之而来的,是更深沉的、几乎让她喘不过气的责任与压力。宫廷,那是一个比盛府后宅复杂千倍万倍的地方。她想起卫恕意曾教导过的宫廷礼仪,想起华兰姐姐掌家时遭遇的种种暗算,想起那些宫宴上看似和善实则暗藏机锋的贵妇贵女……她小小的拳头在宽大的袖袍中悄然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刺痛,才让她勉强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当父亲洪亮的谢恩声响起时,明兰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她抬起头,脸上已不见丝毫慌乱,只有属于“明嘉县主”的、超越年龄的沉静与端庄。她向前膝行半步,与父亲并肩,以最标准的宫仪,深深叩首下去,额头触碰到冰凉光洁的金砖地面,声音清越而平稳,清晰地响彻在寂静的大厅:
“臣女盛明兰,叩谢皇恩浩荡!定当谨遵圣训,克己复礼,不负陛下、皇后娘娘厚望,不负太子殿下期许,不负盛家门楣!”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一刻,那个在家人眼中聪慧灵秀、偶尔还有些娇憨的小六,仿佛瞬间褪去了孩童的稚气,显露出未来国母的雏形。她挺直的脊背,像一株在风雪中初绽的寒梅,纤细却蕴含着惊人的韧性。
盛琮侧目看着身旁的女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有骄傲,有心疼,更有深沉的期许。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捧在手心的小女儿,便踏上了那条通往帝国权力之巅、同时也布满荆棘的凤路。盛家的荣光攀至顶峰,而明兰,也将独自面对属于她的、无人可以替代的惊涛骇浪。
“平乐公主”卫恕意看着女儿那挺直的背影,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是喜极而泣,亦是忧心忡忡。她晋封公主的喜悦,在女儿未来的重担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华兰悄悄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母亲冰凉的手,给予无声的安慰。嫣然望着明兰的背影,眼中含泪,却是欣慰的微笑。
宣旨太监满意地看着盛家的反应,尤其是明嘉县主那远超年龄的沉稳应对,脸上堆满了笑容:“恭喜盛相!恭喜平乐公主!恭喜明嘉县主!陛下口谕,赐明嘉县主赤金嵌东珠凤钗一对、鸾凤和鸣玉璧一双、云锦霞帔十套、各色贡缎百匹、珍珠十斛、黄金千两,以为嘉勉!”
又是一片谢恩之声。
当宣旨队伍带着丰厚的赏赐离去,盛府的大门缓缓关上,隔绝了外面无数或艳羡或探究的目光。府内,那压抑已久的狂喜与激动终于如同决堤的洪水般爆发出来!仆役们奔走相告,欢声雷动;主子们则聚在正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盛老太太拉着明兰的手,老泪纵横:“我的小六……我的小六有福气啊!祖宗保佑!盛家列祖列宗保佑!”卫恕意将女儿紧紧搂在怀中,声音哽咽:“明儿……娘的明儿……”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华兰也围过来,又是笑又是抹泪。
明兰依偎在母亲和祖母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亲人的激动与爱意,心中那沉重的压力似乎被驱散了些许。她抬起头,看向父亲盛琮。
盛琮站在稍远处,看着被家人簇拥的女儿,目光深沉。他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明兰的肩膀,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沉声道:“明儿,路,才刚刚开始。谨记‘戒骄戒躁,谨言慎行’八字。”
明兰迎上父亲深邃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那双清澈的眼眸中,最初的惊惶与茫然已渐渐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她知道,属于明嘉县主无忧无虑的闺阁时光,在这一道圣旨降下的瞬间,便已宣告结束。前方等待她的,是东宫的巍峨宫门,是帝国未来的权柄中心,是史书工笔的审视,更是她必须独自去走、去闯的——凤凰之路。
盛家的门楣,因这道圣旨,被镀上了一层真正的、属于皇权的璀璨金光。而盛明兰这个名字,也自此与国祚相连,开启了她注定不凡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