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府上下还沉浸在新科状元郎长松带来的巨大荣耀与狂欢之中,那份因明兰被册立为太子妃而带来的、更深沉也更尊贵的喜悦,便以一种更为宏大庄重的仪式感,再次席卷了整个府邸——平乐郡主卫恕意,即将正式受封为公主。
旨意早已下达,今日,便是册封大典。盛府正门大开,丹陛仪仗自宫门一路铺设至府内正厅,皇家威仪赫赫。盛琮身着紫袍玉带,盛老太太一品国夫人诰命冠服加身,率领着盛家满门男丁女眷,肃立于正厅阶下,恭候天使与册封使的到来。
吉时将至,鼓乐齐鸣。宫中的内侍监身着绛紫袍服,手持明黄圣旨,在礼部官员与皇家仪卫的簇拥下,步履沉稳地踏入盛府。紧随其后的,是数名捧着紫檀木托盘的女官,盘中盛放着象征公主尊位的金册、金宝、九翚四凤冠、深青织金云凤纹翟衣、玉带、玉佩、彩绶……珠光宝气,华贵非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昭示着无上的荣宠。
卫恕意身着郡主规制的礼服,早已在正厅中央的香案前恭候。她身姿挺拔,仪态万方,多年的郡主风范让她在此刻显得格外从容。然而,当她目光触及那代表公主身份的金册金宝,尤其是那顶比郡主翟冠更加繁复尊贵的九翚四凤冠时,眼底深处依然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波澜。从孤女到郡主,再到今日的公主,这条路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夫君的深情、儿女的荣耀,以及命运不可思议的眷顾。
“宣——制!”内侍监尖细而威严的声音响彻庭院。
盛家满门,连同所有仆役,齐刷刷跪伏在地,屏息凝神。内侍监展开圣旨,清晰有力地宣读着早已晓谕天下的册封诏书,字字句句,皆是皇家对盛氏功勋、对太子妃母仪之德的最高褒奖与认可。当读到“特晋封平乐郡主卫氏为‘**宁国公主**’,锡之金册金宝,仪同亲王”时,整个盛府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一瞬,随即又被一种无声的、巨大的荣耀感所充盈。
宣旨毕,册封使——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室亲王,上前一步,亲自将沉甸甸的金册与金宝授予卫恕意。卫恕意双手高举过头,恭敬接过。金册冰凉沉重,上面镌刻着她新的封号与荣耀;金宝(印玺)更是权力的象征。这一接,便彻底接过了“公主”这一帝国女性所能达到的、仅次于皇后的至高尊位。
“臣妇卫氏,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卫恕意声音清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深深叩拜下去。她的额头触碰到冰凉的地砖,心中却是滚烫的。这一刻,不仅属于她个人,更属于整个盛家,属于她即将成为帝国未来国母的女儿——明兰。
礼毕,卫恕意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她转向盛琮和盛老太太,深深一礼。盛琮眼中满是欣慰与骄傲,轻轻颔首。盛老太太更是老泪纵横,握着她的手,连声道:“好,好!我的儿,这是你应得的!”卫恕意回握婆母的手,婆媳情深,尽在不言中。
紧接着,便是更为繁琐隆重的加冠服仪式。在正厅临时设起的帷幄内,数名经验丰富的尚宫、女官,小心翼翼地为卫恕意除去郡主的翟冠、霞帔,换上象征着公主身份的九翚四凤冠。那凤冠以金丝累成,镶嵌着硕大的东珠、红蓝宝石,四只金凤展翅欲飞,九只彩翚(雉鸡)环绕其间,华贵璀璨,重若千钧。深青色织金云凤纹翟衣层层加身,玉带束腰,彩绶垂落,玉佩环佩叮咚。每一步更换,都伴随着庄重的礼乐和女官们低低的祝祷声。
当最后一块玉佩系好,帷幔缓缓拉开时,焕然一新的“宁国公主”卫恕意出现在众人面前。方才的郡主已是雍容,此刻的公主,则更多了一种源自帝国最高封诰的、凛然不可侵犯的尊贵与威仪。那身翟衣仿佛将她周身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光晕之中,九翚四凤冠衬得她面容更加端丽绝伦,目光沉静而深邃,真正有了“天家贵胄”的气度。
盛家众人,包括盛紘、王若弗,以及小辈们如华兰、长柏、如兰、明兰(她今日作为准太子妃,身份微妙而尊贵,也着盛装出席观礼),再次齐刷刷拜倒:“参见宁国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敬畏与自豪。明兰看着母亲在众星拱月中,接受着全家的朝拜,心中百感交集。母亲的荣耀,是她的依靠,也是她未来道路的明灯。她为母亲由衷地高兴,同时也更深切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盛琮上前,作为夫君,亦是当朝宰相,他郑重地向自己的妻子,如今的宁国公主,行了一个臣子之礼。卫恕意连忙虚扶,夫妻二人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多年的相濡以沫,共同的养育子女,携手经营家族,终于迎来了这登峰造极的荣耀时刻。
册封大典礼成。盛府大开宴席,款待天使、册封使及随行官员。整个盛府,乃至整个京城,都在议论着盛家的煊赫——一门两状元(未来将是六元),太子妃之母晋封公主,当朝宰相权倾朝野,盛家之势,真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喧嚣散去,夜深人静。卫恕意独自坐在布置一新的、象征公主身份的寝殿内(盛府内专门为她辟出的更宽敞华美的院落),看着妆台上那顶在烛光下依旧流光溢彩的九翚四凤冠,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金册。身份已然不同,她是“宁国公主”了。这份尊荣,是女儿带来的,更是整个盛家和她自己半生经营的结果。她深知,荣耀背后,是更大的责任与需要更加如履薄冰的谨慎。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而睿智。从今往后,她不仅是盛家的主母,更是帝国的公主,她的一言一行,都将与盛家、与东宫、乃至与未来的国母明兰,休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