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西北角的“撷芳苑”。此处虽不如正院轩敞气派,却胜在精巧雅致。院中几竿翠竹临风,墙角数丛芍药含苞,一池活水引入,锦鲤悠然游弋,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致。这正是英国公嫡四子张若昀与其妻盛清兰的居所。
初夏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暖融融地洒在临窗的软榻上。盛清兰斜倚着一个杏子黄的引枕,身上盖着薄薄的锦被。她已褪去了新嫁娘的羞涩,眉眼间多了几分少妇的温婉娴静。此刻,她面色略显苍白,带着几分倦怠,一只手不自觉地轻轻抚上依旧平坦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她与张若昀的第一个孩子。
张若昀坐在榻边的绣墩上,他继承了英国公府男儿的英挺轮廓,眉宇间却比父兄多了几分书卷气。他刚从衙门回来,官袍都未来得及换下,便守在了妻子身边。看着清兰微蹙的眉头,他眼中满是担忧和初为人父的笨拙关切。
“可好些了?晨起那阵吐得厉害,这会儿还难受吗?”他声音放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伸手将榻边小几上一盏温度刚好的红枣燕窝羹端过来,“母亲特意让厨房熬的,最是滋补养胃,多少用一点?”
清兰勉强笑了笑,接过青瓷小碗:“好多了,就是有些懒懒的。劳烦夫君挂心。”她舀起一小勺,温热的甜羹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稍稍压下了那点烦恶之感。嫁给张若昀已近三年,这位将门公子待她极好,知她喜静,特意布置了这雅致的院落;知她思念娘家姐妹,常陪她回盛府小住。如今有了身孕,更是将她捧在手心里。
“太医说了,头三个月反应大些是常事,让你宽心静养,切莫忧思。”张若昀看着妻子小口喝着羹汤,心头微松,忍不住又絮叨起太医的叮嘱,“想吃什么、用什么,只管吩咐下去,千万别委屈了自己和孩子。”
清兰放下碗,看着丈夫紧张的模样,心中暖意融融,那点不适仿佛也淡了些:“我省得的。母亲日日遣人来问,送来的补品都快堆满库房了。倒是你,衙门里事忙,不必日日如此早回来看我。”
“再忙也比不上你和孩子要紧。”张若昀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他目光落在清兰的小腹上,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和小心翼翼的喜悦,“父亲和母亲知晓你有孕,欢喜得不得了,连大哥二哥都特意送了东西来。母亲说了,这是咱们这一房的长孙(或长孙女),定要平平安安才好。”
正说着话,外头传来侍女恭敬的通禀声:“四少爷,四少奶奶,宫里太子妃娘娘派人来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均有些意外。清兰忙道:“快请。”
进来的是明兰在东宫的心腹女官丹橘,身后跟着两个捧着锦盒的小内侍。丹橘笑容得体,恭敬地行礼:“奴婢丹橘,奉太子妃娘娘之命,特来探望四少奶奶,并送上贺礼。”
“有劳丹橘姑娘。”清兰在张若昀的搀扶下坐直了些。
丹橘笑容更深:“太子妃娘娘听闻四少奶奶有喜,心中十分欢喜。娘娘说,她身在宫中,不便亲自探望,心中甚是挂念。特命太医院精通妇科的胡太医,日后定期来府上为少奶奶请脉安胎。”她侧身示意,后面一位太医打扮的老者上前行礼。
清兰和张若昀心中都是一暖,明兰此举,考虑得极为周到体贴。
“娘娘还说,”丹橘继续道,“这些药材补品,都是皇后娘娘和宁国公主赐下,宫中御用的上品,最是温和滋养,给四少奶奶养身子用。”小内侍上前,打开锦盒,里面是上等的血燕、阿胶、人参、灵芝等物,光泽莹润,一看便非凡品。
“多谢太子妃娘娘恩典!也代我们谢过皇后娘娘和宁国公主关怀!”清兰和张若昀连忙谢恩。这份来自东宫和皇后、公主的关怀,不仅是心意,更是一种无形的荣宠和保障。
丹橘又说了几句吉祥话,传达了明兰让清兰安心静养、勿念其他的叮嘱,便带着太医告退了。
看着内侍们将锦盒小心地安置好,室内恢复了宁静。清兰靠在引枕上,轻轻抚着小腹,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初嫁时的忐忑,想起了在娘家时与姐妹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如兰妹妹前些日子也风风光光地嫁入了周国公府,听说日子过得简单快乐。明兰……那个曾经在她身边跑来跑去的小小幼妹,如今已是尊贵的太子妃,在深宫中步步为营,却依旧心系着她们这些姐妹。而墨兰……清兰眼神暗了暗,那个曾经心比天高的庶妹,早已为她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在永昌伯爵府的后院妾室堆里挣扎沉浮,成了盛家不愿提及的污点。至于林噙霜,那个曾经在盛家后宅搅风搅雨的姨娘,更是早被父亲远远打发到了庄子上,再无声息。
如今,她盛清兰,在这英国公府里,有体贴的夫君,有即将出世的孩子,婆家看重,娘家荣耀,连宫里都如此关怀。这份安稳的幸福,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
“在想什么?”张若昀见她出神,温声问道。
清兰回过神,对他展露一个温柔而满足的笑容:“没什么,只是觉得……现在这样,真好。”她将手轻轻放在张若昀的手上,“夫君,我们一起等着这个小家伙平平安安地到来。”
张若昀反手握住她的手,两人目光交汇,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窗外,阳光正好,撷芳苑里一片生机盎然,预示着英国公府这一房,即将迎来新的希望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