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种田科举两不误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三章 灯下赶活计

种田科举两不误

回到家时,日头已偏西。六个孩子排排坐在门槛上,像一群等待归巢的小鸟,看到赵茹的身影,都“腾”地站起来,小短腿“噔噔噔”跑过来围住她。

“娘!”“娘你回来了!”

最小的小宝跑得最快,一把抱住她的腿,仰着小脸问:“娘,饿。”

赵茹心里一软,摸了摸他枯黄的头发:“娘这就给你们找吃的。”

她先把从张屠户家换来的粗麻布和麻绳放在桌上,又在灶房翻了一圈,除了中午剩下的小半碗稀粥,就只有几个干瘪的红薯——这是原主之前挖回来窖藏的,本想留着过冬,现在也顾不上了。

“二柱,生火。”赵茹把红薯洗干净,放进锅里,添了点水,“今天煮红薯吃。”

二柱眼睛一亮,连忙蹲到灶门前,麻利地划着火石。红薯虽然比不上白米饭,但在这缺粮的日子里,已经算是好东西了。

赵茹没闲着,搬了张破旧的木桌到灯下,又找来几块平整的石头当凳子,拿出粗麻布和麻绳,开始琢磨怎么缝装肉的袋子。

张屠户要的是装肉的袋子,得结实耐用,还得方便提携。她前世网购时见过不少帆布袋,虽然材料不一样,但样式可以借鉴。

她先把麻布铺平,用手指大概量了量尺寸,裁出两个长宽差不多的长方形,然后拿起针线,用最结实的锁边缝法,把两块布的三边缝起来,留着上口不缝。又在袋口两边各缝了一根粗麻绳当提手,针脚细密又紧实,比寻常人家缝的袋子要规整得多。

李大勇端着刚煮好的红薯走过来,看到她缝的袋子,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娘,你缝得真好看!”

以前娘缝东西,针脚歪歪扭扭,常常没几天就磨破了,哪像现在这样整齐。

赵茹笑了笑,拿起一个红薯塞给他:“快吃,吃完了去把弟弟妹妹叫过来。”

红薯煮得软糯香甜,孩子们捧着烫手的红薯,小口小口地啃着,脸上满是满足。赵茹自己也拿了一个,刚咬了一口,就听见外面传来“哐当”一声响,像是有人踹门。

“赵茹!在家吗?赶紧把银子交出来!”一个粗嘎的声音响起,正是张屠户的声音。

孩子们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红薯都差点掉地上。李大勇立刻把弟弟妹妹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门口。

赵茹皱了皱眉,刚跟张屠户说好的,怎么又来了?

她放下红薯,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张屠户,我们不是说好了,我给你做活抵债,这十天你不上门骚扰吗?”

张屠户脸上带着酒气,显然是喝多了,他斜着眼睛看赵茹:“谁说我来要债了?我是来看看你活做得怎么样了!别是糊弄我!”

“活还没做完,明天一早给你送去。”赵茹冷冷地说,“现在天黑了,我要赶工,就不招待你了。”

“嘿,你个娘们还挺横!”张屠户被她的态度激怒了,伸手就要推她,“我看你就是不想还钱,故意拖延时间!”

“住手!”李大勇冲了过来,张开双臂挡在赵茹面前,“不许你欺负我娘!”

他个子还没张屠户高,却梗着脖子,眼神倔强,像一头护崽的小狼。

张屠户被他这模样逗笑了,伸手就要去拨他:“哪儿来的小崽子,也敢拦我?”

赵茹一把将李大勇拉到身后,自己迎上张屠户的目光,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冷意:“张屠户,你喝醉了,我不跟你计较。但你要是敢动我儿子一根手指头,今天这债,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立刻还清——然后,咱们就去官府说道说道,看看你逼债逼到孤儿寡母门上,还动手动脚,是个什么道理!”

她的眼神太冷静,冷静得让张屠户心里发怵。他虽然蛮横,但也怕官府。真闹到官府去,他未必占理。

旁边邻居听到动静,也有人探出头来看热闹。张屠户脸上挂不住,啐了一口:“哼,算你狠!明天要是交不出像样的活计,看我怎么收拾你!”说完,骂骂咧咧地走了。

门被重新关上,屋里一片死寂。

二丫吓得“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抱着赵茹的腿瑟瑟发抖。其他几个孩子也脸色发白,眼里满是恐惧。

赵茹心疼得不行,蹲下来把二丫搂进怀里,又摸了摸其他孩子的头:“别怕,娘在呢,他不敢再来了。”

“娘,我们还是把二丫送走吧……”二柱小声说,他是真的被张屠户吓坏了,“我不想娘被欺负……”

“胡说什么!”赵茹打断他,语气严肃起来,“一家人就该在一起,少一个都不行。娘说了,能撑起这个家,就一定能做到。你们要相信娘,也要相信自己,咱们不靠别人,也能活下去。”

她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孩子们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李大勇用力点头:“娘,我相信你!我明天就去山上砍柴,卖了钱给你买线!”

“我也去拾柴!”二柱也跟着说。

看着孩子们眼里重新燃起的光,赵茹心里暖暖的。她揉了揉二丫的头发:“好了,不哭了,我们还要赶活呢。”

她重新回到桌前,拿起针线。刚才被张屠户这么一闹,她心里反而更有劲儿了。越是难,她越要做出个样子来!

孩子们也都安静下来,李大勇帮她把油灯挑亮了些,二柱带着弟弟妹妹坐在角落里,不敢出声打扰她。

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着赵茹专注的侧脸。她的手指飞快地穿梭在粗麻布上,针脚又快又匀。前世做项目时,她常常加班到深夜,早就练就了熬夜的本事。现在这点活,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只是这具身体实在太弱,坐久了腰就酸得厉害,眼睛也有些花。她揉了揉眼睛,喝了口凉水,继续赶工。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赵茹放下针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十个装肉的袋子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每个袋子都缝得结结实实,提手处还特意加固了,看起来比镇上卖的还要好。

“娘,你终于做完了!”李大勇一直没睡,见她停下,连忙递过来一块红薯,“快吃点东西,歇会儿。”

赵茹接过红薯,咬了一口,才发现自己的手指被针扎了好几个小洞,渗着血珠,刚才太专注,竟然没感觉到疼。

她不在意地擦了擦,对李大勇说:“你在家看好弟弟妹妹,我去给张屠户送袋子。”

“娘,我跟你一起去!”李大勇怕张屠户又欺负她。

“不用,”赵茹笑了笑,“这次他要是还敢胡来,我就真去官府告他。”

她把袋子仔细叠好,放进一个破旧的篮子里,拎着就往外走。

清晨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清凉,赵茹深吸一口气,脚步轻快了些。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靠自己的双手赚到的第一份“工钱”,虽然只是抵债,但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走到张屠户家门口,她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张屠户的老婆看到她,愣了一下:“赵家嫂子?这么早?”

“我把袋子做好了,给你送过来。”赵茹把篮子递过去。

张屠户的老婆接过篮子,打开一看,眼睛亮了:“哎哟,这袋子缝得真俊!比我上次在镇上买的还好!当家的,你快来看!”

张屠户从屋里走出来,显然宿醉未醒,还有些迷糊。他接过袋子看了看,原本带着几分不屑的脸,渐渐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袋子不仅结实,做工还精细,一看就耐用。他本来以为赵茹就是随便糊弄一下,没想到做得这么好。

“算……算你有点本事。”他难得地没说难听话,从怀里掏出五十文钱递给赵茹,“这是昨天的工钱。”

赵茹接过钱,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五十文。她把钱揣进怀里,心里踏实了不少:“那我今天做什么?”

张屠户想了想,“我家小子的衣裳破了,你给补补,再给我做两个装骨头的大袋子,还是五十文工钱,行不?”

“行。”赵茹爽快地答应了。

拿到张屠户家小子的破衣裳和布料,赵茹转身往家走。阳光洒在她身上,暖洋洋的。

怀里的五十文钱沉甸甸的,她摸了摸,心里盘算着:先去村里的杂货铺买些米和盐,再给孩子们买几块糖,剩下的钱,留着买针线和布料,争取多接些活计,早日把债还清。

日子虽然难,但只要肯努力,总会好起来的。

赵茹抬头看了看天,太阳正慢慢升起,照亮了青牛村的屋顶,也照亮了她脚下的路。

上一章 第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种田科举两不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 粗布变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