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种田科举两不误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六章 千金赏识

种田科举两不误

礼部尚书府的订单虽然有惊无险地完成,但赵茹心里清楚,尚书夫人并未真正认可她的手艺。这让她有些失落,却也更坚定了要做出特色的决心——她的绣品,不必迎合所有人,只要懂的人欣赏就好。

没想到几日后,尚书府的丫鬟突然找上门,说是千金有请。赵茹有些疑惑,还是带着阿莲一同去了。

尚书府的后花园景致雅致,千金正坐在凉亭里看书,见赵茹来了,笑着起身相迎:“赵绣娘,那日匆忙,还没好好谢你。你的绣品,我很喜欢。”

“能得小姐喜欢,是我的荣幸。”赵茹客气道。

千金摆摆手,示意丫鬟奉上茶水,才轻声说:“我母亲性子严谨,总觉得规矩最重,其实她私下里也夸过你的针法细腻。倒是我,更爱你绣品里的灵气——那凤凰的羽毛,像是能随风动;蝴蝶的翅膀,连纹路里都藏着光。”

赵茹没想到她看得如此细致,心中一暖:“小姐过奖了,我只是想把看到的、想到的,用针线表现出来。”

“这才是最难的。”千金眼中闪过欣赏,“我有个不情之请,下个月我要去参加一场赏花宴,想请你为我绣一件披风,主题是‘月下海棠’,不知你可否应允?”

赵茹欣然应下:“能为小姐效劳,是我的福气。”

“工钱我会按双倍给你,”千金笑着补充,“但我有个要求——针法和配色,全凭你心意,不必拘于俗套。”

这正是赵茹求之不得的。她回到家,立刻开始构思“月下海棠”的图样。不同于传统的浓艳色彩,她想用月白为底,绣上几枝含苞待放的海棠,花瓣边缘用银线勾勒,再点缀几颗露珠似的水钻,营造出月光洒落、海棠初绽的朦胧意境。

阿莲凑在一旁看她画样,小声说:“娘,这样的颜色会不会太素了?”

“素净才见风骨,”赵茹笑着解释,“赏花宴上定是百花争艳,素色反而更能出众。”

接下来的几日,赵茹全心投入披风的制作。她特意选用了上好的杭绸,轻薄如蝉翼,绣线更是挑了最细的蚕丝线,一针一线都格外用心。李大勇看她熬得眼睛发红,每晚都给她泡一杯菊花茶,说是能明目。

披风快完工时,尚书府的丫鬟又来了,这次还带来个消息:“赵绣娘,我们家小姐说,那日在书铺与李公子相谈甚欢的那位公子,是当今吏部侍郎家的小公子。侍郎大人听说李公子是新科秀才,有意请他去府里坐坐,讨教些学问呢。”

李大勇又惊又喜,赵茹也替儿子高兴——这可是结交权贵的好机会,对他日后求学大有裨益。她连忙叮嘱:“去了侍郎府,要谨言慎行,多听少说,别失了分寸。”

“娘放心,我记下了。”李大勇认真点头,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两日后,“月下海棠”披风终于绣成。赵茹展开披风,月白色的绸面上,几枝海棠悄然绽放,银线绣就的花瓣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露珠似的水钻一闪一闪,仿佛真有月光洒落在花瓣上。阿莲和二丫看得眼睛都直了:“娘,这披风太美了!像画出来的一样!”

送到尚书府时,千金正在试穿赴宴的衣裳,见到披风,立刻披在身上,对着镜子转了两圈,惊喜道:“太完美了!这正是我想要的感觉!赵绣娘,你的手艺,真是绝了!”

她拉着赵茹的手,亲昵地说:“以后我的衣裳绣品,都交给你做。对了,我还认识几位相熟的姐妹,她们都爱新奇玩意儿,我把你引荐给她们如何?”

这无疑是天大的机遇。赵茹连忙道谢:“多谢小姐抬爱。”

千金笑着摆手:“该谢的是你,做出这么好的东西。对了,下月初有个绣品交流会,京城里好些有名的绣娘都会去,我带你一起去见见世面?”

赵茹自然求之不得。

离开尚书府时,赵茹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刚走到巷口,就看到李大勇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

“娘,侍郎府的小公子果然在!我们聊了好久的书,他还送了我一本绝版的《论语注解》!”李大勇献宝似的拿出书,“侍郎大人也夸我见识不错,让我常去府里看书呢!”

赵茹看着儿子眼里的光,心里比自己得了赏识还高兴:“好,好,这是好事。”

晚上,小院里的灯光下,赵茹一边整理丝线,一边听李大勇讲侍郎府的见闻。二柱和二丫趴在桌上,用赵茹剩下的边角料学绣海棠,阿莲则帮着把绣好的帕子叠得整整齐齐。

“娘,以后我们是不是就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了?”二丫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赵茹笑着点头,摸了摸她的头:“是呀,只要我们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她看着窗外京城的夜空,虽然没有村里的星星亮,却透着一股繁华的暖意。从青牛村到小镇,再到这京城,她带着孩子们一步步走来,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踏实的心。

而这双绣出无数繁花的手,未来还会绣出怎样的风景?赵茹不知道,但她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前路就永远有光。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绣品风波 种田科举两不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交流会显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