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F家族四代练习生  TF家族练习生     

(十七)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

夜色再次漫上来时,排练室的灯亮得格外暖。张函瑞摊开新的谱纸,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窗外玉米匾的轻响缠在一起,倒像是在给曲子搭新的骨架。王浩调着收音机,指针划过几个波段,突然停在一段评弹上,软糯的吴语混着三弦的颤音飘出来,张桂源捏着搪瓷缸的手顿了顿,红绳石子在缸底轻轻磕了两下,“这个调门儿软,能不能和咱那几句土话融融?”

陈浚铭的镜头转过来,正好拍到张函瑞往谱纸边缘画野菊的动作,花瓣弯得像月牙,旁边被他注了行小字:“此处可加评弹尾音,像野菊藤绕着玉米杆”。官俊臣凑过来看,嘴里还含着杨博文给的橘子糖,说话含混着甜:“我刚才练吆喝时,试着拐了个弯,像老爷爷卖糖葫芦时拖的长音,你们听听?”

他清了清嗓子,吼出的调子果然带了点颤,尾音绕了个圈,惊得窗台上的野菊瓶又晃了晃,这次晨露早被晒干了,瓶壁上留着圈淡淡的水痕,像给花瓣镶了圈银边。左奇函抱着吉他扫了个和弦,刚好接住那声吆喝的尾音,“成了!就这么唱,像山里的回声撞在晒谷场上,亮堂!”

杨博文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摸出个小纸包,是卖糖葫芦的老奶奶中午塞给他的,说是自家晒的桂花干。他倒出一小撮撒在谱架旁的铁皮盒里,桂花香混着收音机里的评弹漫开来,王浩笑着拧开盒盖,“这下连香气都能录进歌里了。”

改到后半夜,饿意漫上来时,聂玮辰从鼓后摸出袋烤红薯,是巷口杂货铺阿姨给的,还带着余温。掰开来的瞬间,甜香裹着热气扑了满脸,张桂源咬了一口,突然指着红薯皮上的焦痕,“你看这纹路,像不像咱老家灶台上的裂纹?烧火时映着光,也是这样弯弯曲曲的。”

张函瑞立刻在谱纸上画了道波浪线,“这里的节奏就得这样,像红薯在灶里慢慢烤,忽快忽慢,带着烟火气。”陈浚铭举着镜头,把烤红薯冒的热气、少年们沾着糖渣的嘴角、还有铁皮盒里桂花干的影子全收了进去,画面暖得像要化开。

天快亮时,第一缕光从窗缝挤进来,落在鼓面上的野菊瓣上。不知是谁夜里落了片在那儿,被露水浸得半湿,沾在鼓皮上像枚小小的印章。聂玮辰这次没再让它留在那儿,而是小心地揭下来,放进张函瑞夹野菊的那页草稿里,刚好压在“踩碎玉米光”的字迹上,花瓣的纹路和笔画叠在一起,倒像是给歌词绣了朵花。

巷口的玉米匾旁,卖糖葫芦的老爷爷正支起摊子,冰糖在晨光里闪着亮。张桂源跑过去,把新改的吆喝唱给他听,老爷爷听完,从糖锅里舀了勺糖稀,在玉米匾边的石板上画了个圈,“你看这糖稀,得慢慢熬才稠,调子也一样,多裹点日子的滋味,才耐听。”

糖稀很快凝成透明的壳,被风一吹,轻轻颤着。杨博文蹲下来看,左奇函突然拉了拉他的胳膊,“你看那圈糖稀映的光,像不像高音的谱号?”果然,晨光透过糖壳,在玉米堆上投下道弯弯的影子,正和谱纸上的符号重合。

回去的路上,张函瑞摸出铁皮盒,里面已经攒了不少东西:野菊瓣、桂花干、半块橘子糖纸,还有陈浚铭录下的各种声音——玉米响、吆喝声、老奶奶的絮叨、甚至聂玮辰敲鼓时不小心碰掉的鼓槌声。他晃了晃盒子,里面发出细碎的响,像整首歌在轻轻哼。

官俊臣突然指着远处的山,“等歌写完,咱去山顶唱吧?让风把调子吹到谷里,吹到玉米地,吹到卖糖葫芦的摊子那儿,让所有听过的、没听过的,都能接住这声儿。”

张桂源的搪瓷缸在手里晃了晃,红绳石子撞出清脆的响,像是在应和。阳光漫过排练室的窗,照在谱架上的野菊乐谱上,背面“明天练和声”的字迹被晒得更暖了,仿佛能闻见橘子糖混着桂花的甜。

那些藏在调子深处的东西,正像巷口的玉米一样,在时光里慢慢饱满。等真到了开唱那天,定有野菊顺着调子爬上山,有玉米光跟着节奏跳,有老爷爷的笑声裹着糖霜落下来,把整座山都浸成甜的、暖的、亮堂堂的。

上一章 (十六)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