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TF家族四代练习生  TF家族练习生     

(二十二)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

晨光爬上排练室的木桌时,张函瑞补画的延长线在阳光下泛着浅黄,像根被晒软的麦芽糖。他伸手摸了摸,铅笔的粉末沾在指尖,混着窗台上的雨痕,在掌心画出个歪歪扭扭的音符。“你们看,”他举着掌心给大家看,“连手心里都能长出调子。”

左奇函正用布擦吉他包,被雨水泡软的帆布上,蒲公英杆戳出的小孔里渗着水,他往孔里塞了片晒干的野菊花瓣,说要给包“留点春天的底味”。擦到琴颈时,发现指板上的水渍晕成了圈,像串没干透的和弦,他索性顺着水渍弹下去,和弦里果然带着点潮乎乎的润,引得杨博文赶紧打开铁皮盒,把干荷叶凑过去接音,叶面上的纹路被震得轻颤,像在记谱。

王浩的草纸被夜雨洇了边,边缘卷成波浪形,倒像片小小的荷叶。他把新写的句子抄在光洁的地方:“‘雨痕在纸上走成溪,字在水里长出鳍’”,笔尖划过纸页的声,正好合上陈浚铭调试相机的“咔嚓”响。官俊臣蹲在旁边吹叶哨,用的是片被雨水泡得发绿的玉米叶,哨音里裹着水汽,飘到王浩的纸页上,竟让墨迹微微发颤,像字真的在水里动起来。

聂玮辰在溪边捡了块带水纹的石头,扁平的石面上,天然的纹路像无数根平行的谱线。他把石头架在陶片鼓旁,用断了半截的鼓槌轻轻敲,石面发出闷闷的响,比陶片多了点土的沉。“这是大地的拍子。”他指着石纹最密的地方,“你看这间距,跟张函瑞画的小节线一模一样。”张函瑞果然凑过去比了比,连石缝里嵌着的细沙,都像故意点上的跳音符号。

雨又下了起来,这次是毛毛雨,细得像缝衣线,把玉米地织成了绿纱帐。七个人坐在排练室门口看雨,杨博文的铁皮盒敞着,里面的干荷叶渐渐吸饱了潮气,舒展成原来的模样,边缘还卷着点去年的阳光黄。他突然想起什么,往盒里丢了颗野菊籽,“让雨把它泡软了,秋天就能长出会唱歌的花”。话音刚落,左奇函的吉他就弹出段新调子,和弦里掺着雨丝的轻、荷叶的软,还有王浩用铅笔敲草纸的响。

陈浚铭的镜头对准了雨里的玉米叶,叶片上的水珠顺着叶脉往下滚,在叶尖悬成小小的球,像挂着串透明的音符。有片叶子被雨压得弯了腰,水珠“啪”地落在另片叶子上,溅起的细雾里,他竟拍到了道迷你的彩虹,正好架在两片叶子中间,像道七彩的连音线。“这才是最妙的谱面。”他把相机往大家眼前凑,“连彩虹都来当装饰音了。”

张桂源的薄荷苗喝足了雨,叶片舒得更开,嫩得能掐出水来。他用搪瓷缸接了缸雨水,红绳石子在缸底晃出细碎的银,“等天晴了,就用这水泡薄荷,让凉里带着雨的甜”。小鱼“谱谱”在缸里格外活泼,尾鳍扫过石子的响,混着窗外的雨声,像段没写词的伴奏。有次左奇函弹到间奏,它突然跃出水面,落下时溅起的水花打在缸沿,“叮当”声正好补上了缺的音符,引得七个人笑出了声,惊得雨里的麻雀扑棱棱飞。

老爷爷披着蓑衣来了,蓑衣上的棕榈叶被雨水泡得发亮,像片小小的玉米叶森林。他带来了新晒的荷叶茶,用粗瓷碗泡着,碗沿飘着淡淡的绿。“你们听这茶在碗里转的圈,”他指着碗底的漩涡,“跟聂玮辰敲石头的拍子一个路数,都是跟着地心转的。”七个人果然侧耳听,连茶水翻涌的轻响,都像故意踩着鼓点在跳。

王浩的草纸快用完了,他把最后几页撕下来,折成小船放进门口的雨水洼里。纸船载着没写完的句子往玉米地漂,雨丝落在船面上,晕开的墨迹像给字长了翅膀。“让雨带着它们去扎根。”他笑着说,“等玉米成熟时,秸秆里就能长出带墨香的调子。”张函瑞赶紧在纸船尾巴上画了个延长记号,“这样它们就知道,故事还没写完呢”。

雨停时,天边挂起了彩虹,一头搭在玉米地,一头落在溪边,像座七彩的桥。七个人踩着湿软的田埂往溪边走,鞋底沾着的泥在地上拖出浅痕,像串没上墨的音符。左奇函的吉他包上,蒲公英杆沾着的野菊花瓣被雨泡得发胀,倒像是朵微型的花。他边走边弹,琴箱的震动顺着田埂传下去,惊得泥土里的蚯蚓钻出半截身子,在泥上扭出弯弯曲曲的线,像段会动的旋律。

聂玮辰的石头鼓放在溪边的卵石堆上,敲起来混着溪水的流响,竟多了点水的清。他把断鼓槌插进石缝,说要给石头“留个伴”,鼓槌顶端沾着的泥,在石面上画出个小小的三角,像个顿音符号。官俊臣的叶哨吹起新练的旋律,哨音顺着彩虹的弧度往上爬,七个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斜斜的,投在彩虹的光晕里,像串被染上颜色的音符。

张桂源在溪边舀了缸新水,红绳石子在缸里转着圈,水面漂着片彩虹映照的光斑,像块碎金子。他把缸举起来对着太阳,光斑透过水落在野菊丛里,在花瓣上晃出细碎的影,“你们看,连水都在给花画谱子呢”。杨博文掏出铁皮盒,把刚才丢进去的野菊籽捞出来,籽壳被水泡得发软,他往上面哈了口气,“给它沾点人的暖,好快点发芽”。

排练室的墙上,张函瑞补画的延长线被夕阳照得发亮,从青苔边一直爬到屋顶,像条要往云里钻的长蛇。王浩把写满的草纸钉在延长线末端,纸页被风掀起的角,正好和线连成一体。“这线哪有头啊。”他望着远处的彩虹,“等秋天来了,就往玉米穗上画,冬天来了,就往雪地上画,明年春天,再往新抽的芽上画。”

左奇函的吉他突然响了,还是下午那段带着雨味的调子,只是这次,和弦里多了点彩虹的亮、泥土的暖,还有七个人脚踩湿泥的“咯吱”声。陈浚铭的镜头转着圈拍,拍到铁皮盒里舒展的荷叶、搪瓷缸里游动的“谱谱”、石头鼓上的断鼓槌、草纸折的小纸船,最后定格在七个人的笑脸上——每个人的嘴角都沾着点夕阳的金,像刚偷吃了蜜。

夜幕降临时,雨彻底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把玉米地照得像铺了层银。排练室的灯亮着,七个人围着木桌整理乐器,左奇函的吉他弦上凝着水汽,弹起来带着点朦胧的润;聂玮辰的石头鼓放在窗边,石纹里的水正慢慢往下渗,在地上晕出淡淡的圈;杨博文的铁皮盒盖得严严实实,里面的荷叶、野菊籽、玉米叶哨子,正借着月光悄悄发酵,像在酿一坛会唱歌的酒。

张函瑞趴在桌上画新的谱子,笔尖划过纸页的声,和“谱谱”尾鳍扫石子的响,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他画了道长长的弧线,从排练室的灯一直画到窗外的月亮,弧线旁标着七个小小的音符,每个音符里都画了个笑脸。“你们看,”他把谱子推到中间,“咱们的调子,早跟着月光往天上长了。”

七个人凑过去看,果然见月光透过窗棂,在谱子上投下细细的光,把那道弧线染成了银,像真的要往云里钻。他们知道,这段故事还长着呢。就像雨会停、虹会消、玉米会黄、野菊会谢,但只要这延长线还在画,只要铁皮盒里的宝贝还在增多,只要“谱谱”还在搪瓷缸里游,只要七个人还能围在一起弹唱,那些藏在雨里、风里、泥土里的调子,就会一直长下去,长出新的音符,长出新的颜色,长出新的暖,在每个寻常的日子里,悄悄发着光,慢慢酿成诗。

上一章 (二十一) 星光交织的轨迹(桂瑞)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