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甄嬛传:浮生一晌皆是虚妄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安陵容  安陵容重生     

第三十九章

甄嬛传:浮生一晌皆是虚妄

紫禁城的冬日常是铅灰色的,可碎玉轩却因着一个人的归来添了许多亮色。

淳儿侍寝后得了皇上的宠爱,性子越发活泼灵动,前几日软磨硬泡求了皇后,竟真搬回了碎玉轩与甄嬛同住。

甄嬛身边有了这个整日叽叽喳喳的开心果,眉宇间的愁绪淡了不少,连带着整座院子都热闹起来,暖炉里的银炭烧得旺,空气里总飘着甜香。

“淳儿都这般大了,还把这些香粉当宝贝,巴巴催着咱们来看。”

甄嬛嘴上嗔怪着,指尖却温柔地拂过桌上排开的香粉盒,眼底满是宠溺,伸手将一盒胭脂递到淳儿面前。

淳儿嘟着嘴接过,用指尖捻了些香粉在掌心搓揉,嘟囔道:

“能不着急嘛?宫里的嬷嬷总说我肤色不够白,日日逼着我往身上抹香粉,如今得了好东西,自然要拿来给姐姐们瞧瞧。”

她说着眼睛一亮,拿起桌上那个酱紫色珐琅圆钵,钵身刻着缠枝花卉纹样,精致得很。

“姐姐看这个,这是扬州来的茉莉粉,说是用头茬白茉莉花晒干了细细磨碎,再兑了珍珠粉调的,您摸摸,这粉又细又滑,比雪还白呢,闻着还有茉莉香!”

甄嬛笑着接过,取了些粉涂在手腕上,指尖轻轻一抹,粉质细腻得几乎看不见痕迹,肤色顿时亮了几分,馥郁的茉莉香混着暖炉的炭火气息散开:“果然是上好的香粉,难怪你宝贝得紧。”

安陵容坐在一旁绣着帕子,闻言抬头看了看那圆钵,轻声点头:“我那里倒有一盒葵花粉,白是白,只是香气淡得很,远不如这个清雅。”

她的声音温温柔柔的,像碎玉轩檐角滴落的雪水。

淳儿把香粉往桌上一放,垮着脸抱怨:“原以为每日描眉画眼就够麻烦了,如今倒好,嬷嬷说身上也得抹,胳膊腿儿、脖颈后,哪儿都不能落下,真真累人得很。”

甄嬛被她逗笑,满眼娇惯地轻点她的额头:

“这你就不懂了,粉抹得多才能养得皮肤白嫩细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得天天抹、夜夜抹,日子久了,才能养得肤色像剥了壳的鸡蛋似的,又嫩又滑。”

安陵容听着也起了玩心,拿起一盒桃花粉就往淳儿身上轻扑:“来,我帮你扑些,保准又香又白,皇上见了定更喜欢。”

淳儿笑着躲闪,裙角扫过暖炉,带起一阵热风:“姐姐别闹!说起来,昨夜我去侍寝,心里好奇得紧——皇上身上白不白呢?”

安陵容手一顿,脑海里莫名闪过些模糊的画面,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指尖的香粉都洒了些在衣襟上。

淳儿见她笑得欢,像是得了鼓励,说得更起劲儿:

“我先前总闭着眼不敢看,昨夜就想瞧瞧,结果皇上发现了,还问我‘你今日怎么老盯着朕看?是不是喜欢朕身上这件二龙抢珠的寝衣?’”

她捏着嗓子学皇上的语气,逗得甄嬛也笑起来。

听到“二龙抢珠的寝衣”,安陵容脸上的笑意倏地淡了。

这一世她早就送过寝衣给皇上,那时菊青已经到她身边伺候,虽大多时候在外院,偶尔也能进内屋帮忙。

她为了试探菊青,从未刻意防备,若是菊青真如前世所想那般心系甄嬛,甄嬛早就该绣件寝衣来争宠了。

可如今甄嬛风头正盛,哪里用得着靠绣寝衣博欢心?

她瞥了眼站在一旁垂首伺候的菊青,菊青脸上安安静静的,瞧不出半分异样。

安陵容心里微微发沉,原来自己错了这么多事。

淳儿没察觉她的异样,压低声音继续学:“皇上又说‘别盯着了,早点睡吧’,我就追问‘皇上是不是特别喜欢这件寝衣?是谁送的呀?’皇上笑着说‘那你去问你莞姐姐吧’。”

甄嬛被她说得脸颊绯红,嗔怪道:“越发没规矩了,净胡说八道。”

“我才没胡说!”淳儿急得拍桌子,拿起一块马蹄糕塞进嘴里,含混道:“我还问皇上‘是不是莞姐姐做的?您特别喜欢?’皇上说‘嗯,你莞姐姐不善女工,能给朕绣件寝衣,这份心意最难得’。”

甄嬛被她打趣得羞红了脸,连忙推她:“快去快去,看看小厨房蒸的梅花糕好了没,再闹我可要罚你了。”

淳儿一听有梅花糕,眼睛都亮了,拍了拍手就往外跑,边跑边喊:“我去看看!回来分姐姐们吃!”

安陵容望着她活泼的背影,眼底掠过一丝羡慕,更多的却是担忧:

“淳儿在咱们面前口无遮拦倒无妨,可若是在外头也这样,怕是得罪了人都不知道。她待姐姐亲近,姐姐得好好提点提点她才是。”

甄嬛点点头,拢了拢身上的素色披风:“难为你这般细心。对了,近日怎么不见你带宝鹃出来?往日你去哪都带着她的。”

安陵容看了眼身旁的菊青,唇边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指尖轻轻拨弄着衣襟上的玉扣:

“菊青是姐姐赏的,先前一直让她在宫里熟悉事务。前几日宝鹃病了,上吐下泻的,请了太医来看也不见好,我便让她在宫里歇着了。”

甄嬛闻言关切地问了几句病情,安陵容都温温柔柔地敷衍过去,指尖却无意识地收紧了些。

眼瞅着快到年下,宫里渐渐热闹起来,红绸灯笼开始往廊下挂,各宫都忙着备年货。

偏今年年羹尧在京中过年,华妃仗着兄长的势,越发张扬起来,竟邀了众嫔妃去清音阁听戏。

清音阁内暖意融融,紫檀木的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桌上放着蜜饯、点心和热茶。

皇后身着明黄色绣凤纹常服,端庄地入座,目光扫过众人,轻声问:“今儿都预备了什么戏?”

华妃穿着石榴红撒花宫装,外罩一件银鼠皮披风,自从周宁海被处置后,她身边的太监换了几个,却依旧挡不住那份张扬气焰。

她斜睨了一眼回话的太监,懒懒道:

“回皇后娘娘,是南府的戏子唱《刘金定救驾》,余下的就让各小主点自己喜欢的。”

皇后微微颔首:“嗯,倒也热闹。”

一旁的华妃却吊着眼角,语气带着几分轻慢:“让他们开唱吧,本宫和皇后先点着。”

那太监连忙应声退下,江福海捧着戏本上前,恭敬地放在皇后跟前:“请娘娘先点戏。”

皇后刚要伸手去拿,华妃眼疾手快,一把抢过戏本,翻了几页笑道:

“本宫记得有一出《鼎峙春秋》,讲的是三国志的故事,热闹得很,皇后觉得如何?”

她的腔调带着几分刻意的亲昵,却掩不住压过正宫的架势。

皇后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没接戏本:“既然你想看,那就先点这出吧。”

“姐姐,华妃娘娘怎么抢在皇后娘娘前头呀?”淳儿趴在椅背上,小声问前面的甄嬛,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甄嬛连忙回头,用帕子掩着嘴附耳道:“这出戏武打多,热闹得很,你不是最爱看武戏吗?”

淳儿一听有武戏,立刻忘了刚才的疑问,抓起一块松子糖塞进嘴里,乐呵呵地坐直了身子。

戏台上单皮鼓“咚咚”响起,节奏越来越快,一身戎装的武旦踩着碎步登场,翎子在头顶绕出漂亮的弧线,引得淳儿小声欢呼。

华妃看了两眼,又状似随意地说:“那臣妾再点一出《薛丁山征西》吧。”

曹贵人立刻笑着附和:“华妃娘娘好眼光!薛丁山征西大败敌军,恰如娘娘兄长年将军战功赫赫,真是扬名千古的佳话。”

这话捧得又准又巧,华妃听得眉开眼笑。

江福海将戏本递回皇后,皇后却没接,目光落在戏台上:“本宫只爱听《劝善金科》,再点一本《瑶台》吧。”

齐妃好不容易找到说话的机会,连忙接口:“娘娘仁心善行,恰如《瑶台》里的慈母,真是福泽天下的表率。”

皇后温和地看了她一眼:“《劝善金科》讲的是木莲救母,倒让本宫想起三阿哥,他对你倒是一片孝心。”

华妃听不得齐妃受夸,冷笑一声:“本宫记得齐妃手上那平金手炉,是三阿哥送的吧?”

齐妃一脸骄傲地扬了扬手:“华妃好记性!”

“三阿哥孝心重是好,”华妃话锋一转,语气里满是讥讽,“只是若能把这份心思多分些在读书上,皇上也能少生些气了。”

这话正戳在齐妃痛处,三阿哥读书不用功是宫里皆知的事。

齐妃气得脸都红了,想反驳却找不到话,看着手里的手炉只觉得碍眼,“啪”地一声摔在桌上,手炉撞得茶杯叮当响。

华妃却没停,又和皇后争论起月例银子的事,几番唇枪舌剑没讨到便宜,目光扫过戏台,话里带刺:

“这樊梨花虽是正妻,却总不得夫君喜欢,也是可怜得很。”

明着说戏,暗着讥讽皇后不得皇上宠爱。

皇后脸上笑意不变,慢悠悠道:“薛丁山后来可是三请樊梨花,可见正妻的分量终究不同。”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毕竟是正妻,名分定了,旁人再怎么折腾也越不过去。”

华妃被噎了一下,眼神一厉,话锋直指要害:

“说到底还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凉将门嫡女,才有底气。若是换成庶出女儿,没这移山倒海的本事,怕是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话音落下,清音阁内瞬间鸦雀无声,连戏台上的唱腔都显得格外刺耳。

安陵容握着茶杯的手猛地收紧,指尖泛白,庶出的痛处被狠狠揭开,她几乎能感觉到周围若有若无的目光。

华妃还嫌不够,转头看向皇后,笑得娇艳又猖狂:“您说是不是啊,娘娘?”

皇后脸上的笑容终于僵住,胸膛微微起伏,盯着戏台一言不发,指节捏得发白。

安陵容急得朝甄嬛使眼色,奈何两人隔得远,甄嬛一时没瞧见。

她正想开口解围,甄嬛却已站起身,盈盈一礼:“皇后娘娘,不如咱们再点一出《南柯记》吧?”

淳儿在一旁小声嘀咕:“姐姐,这戏闹了半天就为做个梦,多没趣儿呀。”

甄嬛含笑看了她一眼,声音清朗:“看戏不为有趣,只为警醒世人。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越是显赫就越容易登高跌重,人去楼空之时,谁还分得清嫡庶贵贱?谁还在乎钱财权势?不过是南柯一梦罢了。”

皇后听她巧妙解围,脸上的笑意松动了些,赞许地点点头,转头看向脸色铁青的华妃:“华妃啊,大家一起看戏图个热闹,你怎么好似不高兴?可别扫了众人的兴。”

华妃看着甄嬛气定神闲的样子,又看了看皇后恢复温和的脸,知道自己寡不敌众,只得扯出一个牵强的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乖乖闭上了嘴。

戏台上的武戏还在继续,翎子翻飞,锣鼓喧天,可台下的暗流却未停歇。

上一章 第三十八章 甄嬛传:浮生一晌皆是虚妄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