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悦心斋记事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主  权谋 

第二章 茶未凉,人复来

悦心斋记事

萧逸景捏着那块梅花酥,指尖触到酥饼边缘的温热,倒愣了愣。他原以为沈清欢会像其他店家那样,忙着奉承讨好,或是故作清高推拒,没料到竟是这样干脆的递过来,眼神里干干净净,没半分算计。

他挑了挑眉,将梅花酥凑到鼻尖闻了闻。清甜的香气混着淡淡的黄油味,不像宫里那些精致点心带着股腻人的甜香,倒像是春日里刚摘的花蜜,清清爽爽的。

“这玩意儿,当真值得那些酸儒抢破头?” 他故意扬高了声音,嘴上不饶人,却还是咬了一小口。

酥皮在舌尖瞬间化开,层层叠叠的酥松裹着清甜的豆沙馅,甜得恰到好处,一点不齁。萧逸景眼睛亮了亮——他自小在锦衣玉食里长大,什么珍馐没尝过,却被这一口朴实的酥饼勾得舌尖发麻,竟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

沈清欢没接他的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他,嘴角噙着点极淡的笑意,像看着个贪吃的孩童。

“啧,也就那样。” 萧逸景咽下最后一口,抹了抹嘴角的酥渣,偏要嘴硬,“比御膳房的差远了。” 话虽如此,却把空了的碟子往沈清欢面前推了推,意思再明显不过。

沈清欢眼底的笑意深了些,转身去后厨又拿了一碟来。这次的梅花酥还带着刚出炉的热气,酥皮上撒了层细细的白糖,在夕阳下闪着微光。

“公子慢用。”

萧逸景也不客气,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塞,含糊不清地问:“你这茶馆就你一个人?”

“嗯。” 沈清欢应着,开始收拾案上的琴弦,指尖拂过弦身,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什么珍宝。

“一个人忙得过来?” 萧逸景瞥了眼后厨的方向,“连个跑堂的都没有?”

“熟客们都体谅,忙时自便,闲时才需招呼。” 沈清欢的声音很轻,混着窗外的风声,竟有种奇异的安宁,“况且……我也喜静。”

萧逸景这才注意到,这茶馆虽小,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角的竹篮里叠着干净的茶巾,柜台上的算盘珠子亮得发光,连琴案下的炭火盆,都扫得干干净净,不见半点灰烬。这沈清欢看着清瘦,倒不是个娇气的。

他忽然想起随从说的话——“沈掌柜原是江南来的,孤身一人,三年前盘下这铺子,硬生生撑到现在”。心里莫名地动了一下,嘴上却依旧不饶人:“喜静?我看你是穷得雇不起人吧。”

沈清欢的动作顿了顿,没回头,只是轻声道:“或许吧。”

这声“或许”,不卑不亢,倒让萧逸景觉得自己失了言。他干咳两声,拿起案上的茶盏猛灌了一口,却被烫得“嘶”了一声,引得沈清欢回过头来,眼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关切。

“慢点喝。” 沈清欢走过来,拿起茶壶往他杯里兑了点凉水,“刚沏的,烫。”

指尖不经意间碰到萧逸景的手背,微凉的触感像电流般窜过,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各自收回手。萧逸景的耳尖莫名地发烫,他别过脸,假装看墙上的字画,心跳却快了半拍。

“你这字……” 他指着墙上那幅“心远地自偏”,想岔开话题,“笔锋太软,没力气。”

沈清欢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是他昨夜随手写的,笔锋里确实藏着几分挥之不去的漂泊气。他没辩解,只是道:“公子见笑了。”

“笑什么?” 萧逸景忽然来了兴致,几步走到柜前,拿起桌上的狼毫笔,蘸了墨就往宣纸上写,“你看,要这样才像样!”

他写的是“气吞山河”四个字,笔锋凌厉,带着股少年人的锐气,却少了几分章法,墨点溅得宣纸上到处都是。写完还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怎么样?比你的强吧?”

沈清欢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没说话,只是拿起另一支笔,在旁边添了两个字——“清风”。字迹清隽,笔锋流畅,与萧逸景的张扬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像山河遇见清风,刚柔相济。

萧逸景看着那两个字,忽然觉得自己的“气吞山河”有点太招摇了。他挠了挠头,把笔一丢:“算了,跟你这酸文人比不得。”

沈清欢放下笔,将那张纸仔细叠好,放进案头的抽屉里。

“你这是做什么?” 萧逸景奇道,“这破字也值得收着?”

“公子的墨宝,自然要收好。” 沈清欢的语气很认真,不像在说笑。

萧逸景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他从小到大,闯祸无数,父亲总骂他“字如其人,潦草不堪”,还是头一次有人把他写得乱七八糟的字当宝贝收着。他看着沈清欢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人虽然性子淡,心倒是细。

日头渐渐沉了下去,巷子里的马车都走光了,只剩下萧逸景那辆宝蓝色的马车,孤零零地停在柳荫下。车夫不知从哪儿找了个小马扎,坐在车旁打盹,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喂,沈清欢,” 萧逸景忽然开口,“再弹首曲子来听听。”

沈清欢看了眼窗外的天色:“公子不回府?”

“急什么?” 萧逸景往椅背上一靠,摆出赖着不走的架势,“我爹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我听曲子?”

沈清欢无奈,只好重新坐下,指尖落在琴弦上。这次没弹《梅花三弄》,选了首更轻快的《流水》。琴声叮咚,像山涧的泉水流过青石,又像雨打芭蕉,淅淅沥沥,把这暮春的宁静都揉了进去。

萧逸景原本是带着几分戏谑听的,听着听着,却不由自主地静了下来。他看着沈清欢抚琴的样子,夕阳的余晖落在他纤长的手指上,把指节染成淡淡的金红色,腕间的银镯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竟与琴声格外和谐。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还在世时,也曾在月下弹过琴。那时的琴声是温柔的,像棉花糖,裹着满满的暖意。可沈清欢的琴声不一样,清冽里藏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像冬日里的暖阳,看着淡,却能一点点渗进骨子里。

一曲终了,沈清欢抬眸,正对上萧逸景望过来的目光。那双总是带着漫不经心的眼睛,此刻竟盛满了夕阳的光,亮得惊人,像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溢出来。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

萧逸景先回过神,猛地别过脸,耳根又开始发烫。他干咳两声,站起身:“行了,本公子要回府了。”

沈清欢也站起身,微微颔首:“公子慢走。”

萧逸景大步流星地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道:“明日……明日我还来。” 像是怕沈清欢拒绝,又补充了一句,“你那梅花酥,本公子吃顺嘴了。”

沈清欢的嘴角弯了弯:“我等着公子。”

这次,萧逸景没再嘴硬,转身掀帘而出。车夫被惊醒,揉揉眼睛:“公子,回府?”

“嗯。” 萧逸景应着,脚步却顿了顿,回头望了眼悦心斋的竹帘。帘内的灯火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晕透过竹帘的缝隙漏出来,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撒了一地的星子。

“走。” 他低声道,声音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笑意。

马车驶离青石巷时,萧逸景掀开窗帘往后看。悦心斋的灯火越来越小,最后缩成一点微光,藏在柳荫深处,却像颗种子,落进了他心里。

竹帘内,沈清欢收拾着茶盏,指尖触到那只萧逸景用过的杯子,上面仿佛还残留着他的温度。他望着窗外空荡荡的巷子,轻轻叹了口气。

这萧公子,倒不像传闻中那般讨厌。

案头的桃花瓣又落了一片,沾在琴弦上,像个小小的记号,提醒着他今日这非同寻常的喧闹。沈清欢拿起花瓣,夹进案头的琴谱里,那里夹着的,还有前几日阿婆送的樱花瓣,去年冬天的梅瓣,都是这三年漂泊里,藏起来的温柔。

他重新坐下,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挑,一声清越的音,淌过寂静的茶馆,落在渐浓的暮色里。

明日,该烤些什么点心呢?萧公子那样的性子,或许会喜欢带点坚果的吧。

沈清欢想着,嘴角的笑意,比窗外的月光还要软。

上一章 第一章 巷深闻香,弦外识人 悦心斋记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风波起,护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