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燃油耗尽时,朝阳正从内华达沙漠的地平线上爬起。杨博文扶着左奇函跌跌撞撞地走进一处废弃气象站,墙壁上的弹孔和干涸的血迹显示这里不久前发生过激烈交火。
"接应点就是这里?"杨博文警惕地扫视四周,超常的听觉捕捉到角落里老鼠窸窣的声响。
左奇函靠在生锈的铁柜上喘息,荧光蓝色的血渍在他衬衫上晕染开来越来越大:"坐标没错...但看起来我们来晚了。"
杨博文踢开里间办公室的门,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三具尸体横陈在地——两名亚裔男子和一名白人女性,死亡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女性死者手中紧握着一部卫星电话,杨博文蹲下身,发现她颈动脉处有个细小的针孔,周围血管呈放射状青黑色。
"和塔娜一样的症状。"他轻声说。
左奇函踉跄着走进来,脸色惨白得吓人:"检查她的口袋。"
杨博文从女性死者外套内袋摸出一个金属徽章——中国国安部的鹰徽,背面刻着"7-2-9"的数字编号。
"接应小组被灭口了。"左奇函的呼吸变得急促,"科尔森比我们想象的渗透得更深。"
突然,杨博文的耳廓微微颤动。五公里外,三辆军用吉普正全速驶来。他迅速翻遍整个办公室,在文件柜后找到一个隐藏的武器箱:两把92式手枪,四个弹匣,还有一枚烟雾弹。
"有人来了,最多七分钟。"他将一把枪抛给左奇函,"能走吗?"
左奇函试着站直身体,却猛地咳嗽起来,一口蓝色液体喷在手心:"不太妙...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血管里爬..."
杨博文撕开他的衬衫,惊愕地发现那些荧光纹路已经蔓延到胸口,像发光的树根盘踞在心脏位置。最可怕的是,这些纹路似乎在缓慢蠕动,如同有生命一般。
"我们得尽快联系——"
"已经来不及逃了。"左奇函打断他,擦了擦嘴角的蓝色液体,"准备谈判吧。"
杨博文明白他的意思。以他们现在的状态,根本跑不过全副武装的追兵。他快速检查武器,将办公室布置成简易防御工事,把唯一完好的椅子摆在正对门口的位置。
五分钟后,引擎声在气象站外熄灭。靴子踩踏碎玻璃的声响环绕建筑一周,然后归于寂静。
"杨先生,左先生。"一个彬彬有礼的男声通过扩音器传来,"我是特勤局谈判专家罗伯特·吴。我们注意到其中一位受伤了,可以提供医疗援助。"
杨博文和左奇函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种标准的人质谈判开场白,用在两个逃犯身上显得格外讽刺。
"医疗援助?"左奇函哑着嗓子回应,"像你们提供给塔娜的那种?"
短暂的沉默后,对方换了策略:"我们知道你们拿到了国安部的通讯设备。那是个误会,我们与中方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杨博文悄悄移到窗边,透过百叶窗缝隙观察外面。六名穿黑色战术服的特工呈扇形包围建筑,领头的是个亚裔男子,手持扩音器。但更远处沙丘上还埋伏着两名狙击手,枪口反射着晨光。
"良好合作?"左奇函冷笑,"是指你们偷窃杨氏军工技术,还是用中国女性做人体实验?"
罗伯特·吴的声音沉了下来:"左先生,你现在的血液中含有高度危险的合成病原体。不立即接受专业治疗,你活不过二十四小时。"
杨博文的手指扣紧了扳机。这可能是恐吓,也可能是真的——左奇函的状态确实越来越糟。
"放他走。"杨博文突然开口,"我留下配合你们调查。"
"杨博文!"左奇函低吼。
"明智的选择,杨先生。"罗伯特的声音带着胜利的愉悦,"但我们需要确保左先生不会...传播感染。请两位都出来,手放在可见位置。"
杨博文知道这是个陷阱,但他们别无选择。他搀扶起左奇函,低声说:"数到三,我扔烟雾弹。"
左奇函微不可察地点头,右手悄悄摸向腰间的匕首。
推开门的瞬间,沙漠炽热的阳光刺得杨博文眯起眼。罗伯特·吴站在二十米外,西装革履与周围全副武装的特工格格不入。他领带上的银色领带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杨博文的强化视力突然捕捉到异常——那枚领带夹的侧面有个微小的镜头。更奇怪的是,当左奇函咳嗽时,罗伯特的视线立刻锁定在他嘴角的蓝色液体上,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他们不是要抓我们。"杨博文用中文极快地说,"是要采集你的血液样本。"
左奇函微怔,随即会意:"看来我成了稀有物种。"
罗伯特微笑着走近:"请放下武器,两位。我保证你们会受到公正对待。"
"当然。"左奇函突然举起手枪,却不是对准罗伯特,而是自己的太阳穴,"除非你先解释,为什么对我的血这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