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朱墙锁月
本书标签: 古代  九子夺嫡  十四阿哥     

安分

朱墙锁月

自那夜按揉之后,胤祯来她这里的次数渐渐多了些。

他大多是在傍晚时分过来,带着一身的疲惫——有时是练了一天骑射,手臂酸痛;有时是在书房温书到深夜,脖颈僵硬。来了也不多话,只让柒月替他按揉。

她的手法愈发熟练,知道他哪处穴位最吃劲,哪处肌肉常紧绷。指尖落在他肩上、颈后,能清晰地感受到少年人日渐结实的肌理。他会闭着眼,眉头渐渐舒展,偶尔发出一两声轻浅的叹息,像是卸下了一身重担。

至于男女之事,反倒成了次要的。十次里有那么一两回,他会留宿,却也多半是沉默的,带着点例行公事的意味。柒月并不在意,比起那些,她更喜欢他放松下来的样子,更喜欢这片刻的、没有身份隔阂的相处。

他们开始有了零星的交谈。

他会说些书房里的事,抱怨某位师傅讲课太过枯燥;会说起骑射时赢了三哥,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的得意;也会偶尔问起她的过去,问她在太医院的日子。柒月总是捡着有趣的说,说那些炮制药材的趣事,说给小主们按摩时听来的笑话,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苦楚与委屈。

一日,她把那盒精心调制的玫瑰胭脂和麝香面脂拿出来,递到他面前:“爷,这是奴才做的,不算什么好东西,您要是不嫌弃,就给德妃娘娘带去吧。”

胤祯愣了一下,拿起那小巧的瓷盒,打开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是你做的?”

“嗯,闲来无事弄的,想着娘娘或许能用得上。”柒月低着头,有些忐忑。

他没多说什么,只把盒子收进袖袋里:“我替你送去。”

几日后,柒月听说,德妃娘娘收到胭脂时,笑得格外温和,还特意夸了句“老十四有心了”。柒月听了,心里像揣了块暖玉,熨帖得很。她知道,德妃不是喜欢那胭脂,是喜欢儿子的这份心意。而她,能借着他的手,让德妃高兴,已是难得的体面。

相比之下,魏氏那边就热闹多了。她心思活络,总变着法地讨好在胤祯——做些精致的江南点心,绣些活灵活现的荷包,甚至学着唱江南小调。那些娇俏的讨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胤祯有时也会去魏氏那里坐坐,尝两块点心,听两句曲子,但留宿的次数并不多。

管事嬷嬷看在眼里,对柒月愈发客气。在她们看来,魏氏虽娇媚,却失了分寸;柒月虽沉默,却胜在安分——不多言,不邀宠,只做好分内事,还能替阿哥分担忧愁,讨得德妃欢心。

这份“安分”,很快又换来了赏赐。这次是一个锦袋,里面装着几对金耳环,一支嵌宝银钗,还有一只玛瑙镯子。那镯子是樱桃红的玛瑙,水头足,圈口不大,戴在腕上,衬得肌肤愈发白皙。

柒月把镯子小心地戴在手上,冰凉的触感从腕间传来。她摩挲着光滑的镯身,心里清楚,这赏赐是给“安分”的奖赏,是对她“懂事”的肯定。

她和魏氏,就像两支花。魏氏是热烈的玫瑰,拼命地舒展花瓣,想把所有的艳色都呈现在他面前;而她,更像墙角的兰草,默默地待在那里,不争不抢,只在他需要时,散发一点微弱的香气。

她不知道这样的“安分”能换来什么,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有没有半分在意。可在这深宫里,比起魏氏的张扬,或许她的沉默,才是更稳妥的生存之道。

腕上的玛瑙镯子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一个无声的提醒——守好自己的本分,别奢求太多。

上一章 手艺 朱墙锁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