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各有心思
德妃用了那盒胭脂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柒月耳中。
听说起初不过是随手一用,给儿子个面子,谁知那日康熙正好翻了永和宫的牌子,陪德妃用晚膳。席间见她唇色明艳,衬得气色极好,随口赞了句“今日瞧着格外精神”。德妃心里欢喜,便把功劳记在了那胭脂上,转头就吩咐柒月,往后每月都做些新鲜的送来。
这道吩咐,让柒月凭空多了个去永和宫的由头。每月初一,她捧着新制的胭脂水粉去请安,能在德妃面前站片刻,说上两句关于花材、香料的闲话。德妃虽依旧威严,看她的眼神却温和了些,偶尔还会问起十四阿哥的起居,叮嘱她“伺候好主子”。
这是魏氏没有的机会。柒月心里清楚,这并非自己手段高明,不过是借了胭脂的光,沾了德妃疼儿子的情分。
魏氏也没闲着。
柒月偶尔从宫女口中听到,她近来学了些新的江南小曲,调子婉转缠绵,十四阿哥偶尔会留在她院里听上半宿。她还亲手绣了件月白色的寝衣,针脚细密,领口绣着暗纹的兰草,据说十四阿哥很是喜欢,连着穿了好几晚。
“魏姑娘那手艺,真是没话说,针脚比宫里的绣娘还好呢。”春桃说这话时,眼里满是羡慕。
柒月听着,心里平静无波。她见过魏氏两次,一次是在宫道上远远遇见,那姑娘穿着水绿色的衣裳,身段袅娜,见了她也只是淡淡颔首,眼神里没什么敌意,反倒带着一丝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疲惫。
柒月不讨厌她。
她们本就是一样的人,都是被选来伺候阿哥的工具,都想在这深宫里,在那位少年主子心里,争得一席之地。魏氏用她的小曲和绣工,自己用她的医术和安分,不过是各凭本事罢了。
尤其是想到“福晋进门”这四个字,柒月心里那点微弱的竞争心便散了。
她们都知道,眼下的恩宠不过是镜花水月。十四阿哥早晚是要娶正福晋的,多半是出身显赫的世家贵女。到那时,她们这些通房丫头,能捞个“格格”的名分,安稳生下一两个孩子,已是最好的结局。
所以,趁着福晋还没进门,趁着这位少年主子的心还没被更多的人和事填满,她们都想多抓住些什么。魏氏的热烈,她的沉静,说到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在这座冰冷的红墙里,为自己挣一个稍微安稳些的将来。
这日柒月又去送胭脂,德妃心情好,额外赏了她一对玉坠。回到院子时,正撞见魏氏从十四阿哥的寝殿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空了的食盒,想来是送了点心过去。
两人在院门口遇上,魏氏停下脚步,第一次主动对她笑了笑,那笑容很淡,却带着几分释然:“柒月姑娘。”
“魏姑娘。”柒月也回了一礼。
擦肩而过时,柒月仿佛闻到她身上淡淡的脂粉香,和自己身上的药草香、花香混在一起,在寂静的宫道上,转瞬即逝。
她们都是水上的浮萍,风往哪吹,就往哪漂。唯一能做的,不过是拼命抓住身边那点能借力的东西,哪怕那东西,未必靠得住。